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业科技企业是指从事现代农业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业务的企业。这类企业具有较强的科技意识、技术创新能力、科技管理机制及市场开发能力。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正从依靠以资源为基础的传统农业逐步转变为以依靠科技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的新阶段上来。发展和扶持农业科技企业,将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科技企业中,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不多,多数处于萌芽状态,企业规模较小,自主研发的能力差。目前,农业科技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资金不足,资金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相似文献   

2.
论农业科技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农业科技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与创新岳德荣郑玉亭赵国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科技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发展农业科技产业的重要基础。然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新形势下,农业科技企业在内部管理机制上还相当不完...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然而由于存在农业科研与生产脱节、农业企业(户)农技成果转化不力、农技推广机构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为此,本文在详细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谈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4.
泸西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生产条件薄弱,经济水平有限,对农业投入相对不足,加之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或参差不齐,因而对农业科技应用程度不高,带来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不高。为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对我县三塘、向阳、中枢、舞街铺、白水等乡镇进行了调研,并走访了生物创新办、千山公司。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科技园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伟 《农业经济》2005,(2):32-33
农业科技园是在一定区域内,以市场为导向,集成运用当代农业科技成果和农业生产设施,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进行试验、示范和生产,对农业生产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系运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式,集科技、生产、市场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企业密集区。以1994年科技部批复设立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开始,我国真正农业科技园出现只有11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对125家农业科技企业调研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同时运用26个指标对农业科教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企业自主创新的组织结构不够健全,投入技术创新的人员和经费不足,企业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较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处于—般水平,其中,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强于技术创新实施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企业内部因素是影响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结合农业科技企业的实例,具体总结了农业科技企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从企业自身经营机制和外部环境两个角度入手,就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难点问题展开了详细深入的讨论。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证结所在,进而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以此推动农业科技企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要地总结了农业科技管理的任务和特点、运用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农业科技政策与农业科技管理应研究的主要内容。加强农业科技管理是有效地运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就如何加强农业科技管理问题略抒己见,藉以祝贺《农业技术经济》杂志创刊100期  相似文献   

9.
发展市场农业应该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公司 农户的道路。应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运作规则建设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生产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应重视科技创新,以质量求发展,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通过品牌产品和特色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进而起到联结农户与市场的作用。福建省厦门中盛粮油企业有限公司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创新“5+1”工作模式促工业企业二次创业 湖南省龙山县坚持以“行政引导搭平台、市场运作建机制、龙头带动兴产业、科学发展惠三农、稳步推进创品牌”,将最初的农业和卫生两类科技特派员扩展到农技、卫生、食业、号业大户、烟草五类,并从县农村信用社选派信贷联络员,创新了“5+1”科技特派员工作模式。建立了由县委组纵部牵头抓总,形成了“县科特办+部门科特办+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三层管理的格局,产生了“研发一批项日、培养一批能人、搞活一方经济、带动一方发展、富裕一方百姓”的“蝶变效应”。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非公有部门的农业科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非公有经济,引导非公有部门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现实中存在诸多因素阻碍非公有部门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因此消除障碍促进非公有部门农业科技研究,是当前国家、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国家、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一些有利于非公有部门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促进非公有部门更好地进行农业科技创新,从而成为未来我国农业科技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江苏农村经济》2002,(9):31-31
昆山市石浦镇农业科技示范场,以发展设施农业为抓手,为各镇站办场及大面积农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带动、示范作用。 抓好机制创新,增强发展后劲。创办股份制企业,密切了公司与农户的关系。1998年,示范场注册成立了“昆山市绿苑农副产品实业有限公司”在机制上做到了产权明晰、权责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地处景色秀丽的千岛湖畔.成立于1989年,1996年实行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担负全县蚕桑生产、收供服务和茧丝绸经营与管理,是一家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网络健全、质量效益良好的国有企业。现为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省级农业科技企业,也是全省惟一的省级蚕桑业科技创新中心。内设7个科室、6个蚕茧管理总站、  相似文献   

14.
依靠科技推进海南农垦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吴友法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无论是从理论上或实践中看,必须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自发性的扩张力,即企业内在的需求拉力;第二方面是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牵引力,即供给动力。在这两种“合力”的综合作用下,科技成...  相似文献   

15.
<正>2月22日上午,团风县在总路咀镇举办2009年农业科技入户暨农资农机赶集启动仪式,该县水产局、农业局、农机局、畜牧局组织了全国各地70多家苗种、饲料、肥料、农(渔)药生产经销企业送生产资料和技术下乡,全县6000多户从事种养植(殖)的农户参加了科技培训和赶集活动。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省农业厅厅长陈柏槐,省水产局局长徐汉涛,省畜牧局、省农机办的领导以及黄冈市政协主席夏润祥,市委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走进农交会内蒙古绿太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1年,系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一绿太阳集团的骨干成员企业,通辽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级民营科技企业,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依法注册,专业生产、经营品牌农畜土物产品的公司制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科技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或生产经营方式,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在大力推进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农村对科技的需求骤增,但由于受科技载体、科技受体的影响,农业科技贡献率一直处于低水平徘徊,阻碍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因此,不断加强农业科技教育,提高农业科技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促进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与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对125家农业科技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不容乐观:企业自主创新的组织结构不够健全,投入技术创新的人员和经费不足,企业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较低;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不高,其中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强于技术创新实施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企业内部因素是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外部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不足,企业文化建设、治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总体一般……  相似文献   

19.
冯敏  徐冲 《农业经济》2023,(8):106-108
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推进乡村振兴、服务“三农”的有力举措。科技特派技术服务工作在辽宁省实施以来,对加快农村地区设施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提升企业生产技术与产品品质,深化产学研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辽宁省西部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例,探索科技特派技术服务对推进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20.
哲卞 《浙江林业》2007,(10):26-27
“俺老孙花果山”,也称俺老孙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综合性的农业企业。它拥有山地2400亩,经营种植、养殖和科技实验,每年为市场提供500多吨鲜果和山珍佳肴,是磐安县青少年科技实验基地,也是国内首家IMO认证的农业综合企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