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企业家人格解读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立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5):133-135
文章在回顾人格、企业家人格及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破解企业家人格与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的逻辑关系,以中国企业家为经验分析对象,提出如何从人格的角度促进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2.
霍炬  康丽琴 《山东经济》2004,20(2):64-65
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人力资本,尤其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关系鉴定问题被提到日程上来。从所有权安排理论和实践中企业家人力资本为企业所做出的贡献角度,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者首先应该分享企业所有权,尤其是企业剩余索取权。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计量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研究中一直是难点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人力资本潜在收益以及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不可分性。然而,企业只有对企业家人力资本投入和产出进行全面计量,才能对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活动作出准确评价,为企业后继人力资本投资活动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在对国内外现有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计量模型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了新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4.
曾庆学 《特区经济》2006,(12):168-170
在现代经济中,企业家人力资本是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核心。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现状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创新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评述,以期对我国的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张志华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142-145
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天然私有却无法转让的产权特征,决定了企业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内在矛盾的结晶.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特征使然.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产权在企业契约中外在表现为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对称性制度安排,是激励与约束企业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人力资本在美国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功翔  刘晨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0):141-14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角度研究企业治理,特别是现代公司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文章在定义企业家人力资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形成,阐释了企业家人力资本在美国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对我国公司治理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合运用契约经济学、企业家理论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等,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核心权益的分配,取决于企业家与其它生产要素所有者谈判时的谈判势力。研究得出对企业家人力资本谈判势力的影响因素模型,及其对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改革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闫瑞芳  李娟 《北方经济》2007,(22):48-49
企业家作为特殊人力资本应当参与收益分配,但是现行的会计制度对企业家的特殊贡献没有给予计量,本文旨在人力资本的价值确认研究的基础上,将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殊性加以考虑,来确定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力图将其纳入财务会计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人力资本供给,受企业家“定位前”人力资本原始积累的基本影响,但取决于企业家“定位中”与“定位后”人力资本持续变动的“有机构成”。在此两阶段,特定的组织场景逐渐“嵌入”企业家“心智模型”,由此生成企业家“背景取向型人力资本”,进而驱动企业家进入“适应性学习”过程。由这类企业家主导的企业有能力实现成长的持续性。文章基于对苏浙皖企业家经营实践与心路历程的实地调研,对这种人力资本“供给”的机理做了理论分析与实际论证。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企业家人力资本个量、总量和存量的三维视角,分析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释放的因素,主要包括物质报酬、控制权和剩余权比例、社会声誉;市场竞争环境、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人力资本产权保护制度、企业家政治经济职业地位,并指出要增加企业家人力资本供给,需要提高企业家内在需求的满意度,改善企业家发育和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新制度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的概念和分析工具,将意识形态作为影响经济绩效和制度演进的内生变量纳入分析框架,建构了颇具特色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意识形态的实质和起源、意识形态的变化、成功的意识形态的特征、意识形态的人力资本理论以及意识形态在经济发展和制度稳定或变迁中的作用等问题.新制度经济学较为成功地探讨了意识形态的经济性功能、制度性作用,对仍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后发型的中国等国家来说也不乏借鉴和启示意义.但是,如同任何其他理论一样,这一理论也有其不完善及有失偏颇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高科技企业家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9):99-102
关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评价问题是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针对高科技企业家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做了简单论述,并得出高科技企业家人力资本研究薄弱,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天然私有却无法转让的产权特征,决定了企业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内在矛盾的结晶。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特征使然。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产权在企业契约中外在表现为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对称性制度安排,是激励与约束企业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MBO与长虹换帅中的企业家人力资本补偿和激励缺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风华  王俊杰 《改革》2004,(5):97-100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素之一是确立企业家本位,基于企业家人力资本补偿和激励的管理层收购(MBO)是中国实施MBO的基本视角,企业家人力资本补偿缺失和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缺失是长虹换帅问题上的硬伤。  相似文献   

15.
本从企业产权角度分析了企业家人力资本这一异质型人力资本,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是目前国企产权改革的一个焦点,井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定价进行探计,提出用增量资本而非存量资本解决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改革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谢茂拾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9):92-96
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职业经理人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家,而作为另一种形式的人力资本载体的大股东则是"大股东企业家"。这一观点具有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是肯定了大股东的劳动者本质,纠正了传统理论关于大股东本质问题的认识误区,为资本创造社会财富的有益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政治与道德层面的支持;二是肯定了大股东获取股权之外的控制权活动所产生的增值收益的权力,必将促使现有理论对于控制权私利进行重新定义;三是公开肯定了大股东获取人力资本收益的正当性,从而为社会从法律层面建立大股东人力资本产权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制度性框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华 《特区经济》2007,224(9):112-113
本文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显示信号出发,分别在意愿企业家自我选择、劳动力产权主体选择企业家和物质资本产权主体选择企业家三种选拔制度下,分析比较了企业家人力资本期望值的大小,并从道德水平和风险态度两个方面对企业家的监督选聘机制和相应的博弈合作意愿进行了细致分析,进而认为股权物质资本聘任企业家人力资本制度是比较合理的企业家选拔制度。  相似文献   

18.
张体勤 《山东经济》2011,27(3):161-F0003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运行主体,企业成长问题是中外经济和管理学家们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企业家是决定企业成长发展的关键要素,是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人力资本。研究企业家人力资本自身的积累及其存量的一般性变化规律,对于促进企业成长乃至国家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民营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绩效实证研究》的研究价值在于:以民营中小企业的资料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剖析民营中小企业创建人的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的相关关系,探究具备什么样人力资本的人会创业成功,解答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的关系,弄清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哪些要素可以促使企业成长绩效的提高,为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陆明  蒋海萍 《特区经济》2007,226(11):267-269
就企业家群体而言,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供给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供给的相关环境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企业家人力资本供给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斌  兰玉杰 《特区经济》2006,(12):181-183
由业主制到合伙制再到现代股份制企业,在整个企业变迁过程中,企业家人力资本越来越显示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产权安排的不同模式和相机治理直接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受激励水平、程度以及企业治理效率。本文从历史、现实的逻辑对3种典型的企业形态中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产权安排进行考察,并提出现代股份制企业中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对称安排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产权安排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