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年县全国著名的蔬菜生产县和标准件生产县。近几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富民强县的一项重要举措,精心谋划,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在新增就业岗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被确定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县和农村劳动力就业试点县。  相似文献   

2.
在就业市场供过于求,就业岗位已经成为稀缺资源的形势下,一种受用人单位欢迎、让求职者就业无忧的“订单式”培训,给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绝佳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就业》2007,(6):8-9
广东是全国第一农民工流动就业大省。到2006年底广东流动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达2480万人,其中来自外省1800万人;本省尚有未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400多万人,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技能提升工作,在全省组织实施了“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马常青 《中国就业》2012,(12):46-47
2008年《就业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促进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围场就业服务局全面履行就业服务职能,在积极开发就业岗位的同时,始终把强化职业培训,提升就业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摆在重要位置。五年来,累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4659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8224人、创业培训1718人、企业在岗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20016人、培训企业班组长295人、培养新技师85人。通过培训,  相似文献   

5.
太湖县地处皖西南边陲,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是传统农业大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农业人口51.2万人。近年来,太湖在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农村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扎实做好统筹城乡就业和下岗失业职工就业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的提高,开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多次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表彰,被誉为“皖西地区就业工作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6.
刘琰  贾晓辉 《中国就业》2011,(11):52-53
山东省是人力资源大省,现有农村劳动力3400多万人,加快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技能促就业、能力促创业计划”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技能扶贫计划”和“特别职业培训计划”,集中对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失业返乡农民工、企业在岗农民工、农村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两后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54.6万人,196.5万人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就业》2008,(9):12-14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是当前就业工作的热点和重点,也是难点问题,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广东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面向该省下发的《广东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及转移就业实施办法》就这一问题提出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办法,很有代表性,本刊特予刊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周辉 《中国就业》2008,(9):30-32
当前,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促进就业转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业靠培训,岗位凭技能”的企业用人机制不断成熟,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加大,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9.
2009年,湘潭市就业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全年就业培训目标任务及要求,以再就业培训工作为中心,创业培训为重点,创新工作方式,强化服务管理,促进市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全市全年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2615人,培训合格率96%以上,培训后再就业率75%以上;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557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扶贫培训8232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阜宁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紧紧围绕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目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传技授业为根本,大力驱动失业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开发培训和劳动预备制度培训“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为稳定城乡就业局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十五”期间,阜宁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累计培训城乡劳动力21301名,培训中心分别被劳动保障部和省劳动保障厅认定为全国“首批星火职业技能远程培训项目实施基地”和省级重点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以来,安徽省望江县以全面贯彻落实新一轮再就业政策为重点,全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到去年12月底,全县共发放新版《再就业优惠证》146份,完成新增就业岗位2563个,占年目标任务的102.5%。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523人,占年目标任务的108.8%;安置“4050”人员314人,占年目标任务的1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与此同时,全县共开设免费技能培训69期,免费培训352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1043人,占年目标任务的114.6%,农村劳动力2477人,占年目标任务的95.3%;开展创业培训3期,培训90人,占年目标任务的100%;免费职介670人,占年目标任务的121.8%。  相似文献   

12.
潍坊市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以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和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转移输出扩大就业为主题,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积极探索“培训—就业—管理—保障”一条龙服务的路子,通过采取开展技能培训、拓宽转移渠道、强化就业服务、加强监督监察等多项措施,力争让农民变“能民”、成“市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技能下乡”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潍坊市赵戈镇一位年近六旬…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世界》2005,(1):48-48
(一)摸清底数。发动街镇和居委会每月对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情况进行摸查,做到年龄、性别、化、健康、家庭、失业原因、技能特长、择业意向、培训要求“九清楚”:为大龄和特困失业人员分别建档造册。(二)实施“再就业培训金钥匙计划”。广州市政府指定了78家培训机构和近百个工种,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可以在全市范围内自行挑选教育培训机构和失业项目参加免费再就业培训。  相似文献   

14.
今年我省将分别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对全省38,5万农民开展农民转产转岗就业技能和农村专业科技培训。  相似文献   

15.
李俊  李友成 《中国就业》2008,(11):17-18
近年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注重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实施“凤还巢”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蓬勃发展,带动了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走出了一条“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的新路子,劳务经济步入了“劳务输出-返乡创业-兴业反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辉煌“十五”,我国城镇新增就业4200多万人,帮助18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迈向“十一五”,就业再就业定下新目标:5年新增城镇就业4000 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万人, 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稳定就业,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国家将把扩大就业摆在更加  相似文献   

17.
葛炎  徐宁 《中国就业》2006,(4):40-41
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中,浙江省长兴县把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推进劳动力转移的关键环节来抓,在全县推行“农民技能培训教育券”制度,对农民技能培训实行政府买单,鼓励乡镇、部门和经济主体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有效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深入开展。自2004年9月实施以来,全县共发放培训券8050份,完成培训6694人,结算培训经费267.76万元。  相似文献   

18.
围绕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浙江省东阳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取得显著成效。2005年,全市18个镇乡(街道)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学校校和技校共完成培训2.75万人.开训课日达到二十多种.其中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0675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14587人,农业专业技能培训4l10人,与上年同比增幅达到73.6%,实现转移率达到80%以上。一年来,东阳市牢牢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  相似文献   

19.
赵新安 《活力》2010,(8):57-57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先后启动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等项目。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难题?本文拟结合我市实际.通过对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探索优化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北京房地产》2006,(10):I0005-I0006
为了推动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就业工作的意见》(京政农发[2006]8号)文件精神,努力开创农村劳动力向建筑业、房地产业转移培训就业工作新局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渠道安置京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特制定此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