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寿险个人营销制度的发展,可以说寿险营销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国大陆各保险公司在1996年后普遍采用个人营销制,人寿保险业务突飞猛进.1997年大陆地区人寿保险费收入达到600亿元以上,首次超过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产险保费收入.  相似文献   

2.
夏卫新 《金融纵横》2002,(10):52-53,45
自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AIA)在上海引入寿险营销体制以来,我国个人寿险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个人业务保费收入占比已超过75%。营销体制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寿险业发展,可以说,寿险业的发展离不开100多万营销员的辛勤工作。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营销员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相似文献   

3.
谈产险个人营销业务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个人营销业务已经达到全部寿险业务保费收入的80%,相比之下,产险个人营销业务的发展速度远不及寿险。现在。产险个人营销要不要搞、能不能搞,已经不是问题了,关键是怎样搞好。  相似文献   

4.
最近,蚌埠市国税局对全市保险企业寿险业务佣金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进行了调查,发现保险企业寿险业务佣金支出管理混乱,扣除超标,企业所得税流失严重。一、保险企业寿险业务佣金支出的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体制的市场化,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对被保险人的死亡、伤残、疾病、年老丧失劳动力或保险期满给付保险金的寿险业务得到了稳步发展。“九五”期间,全市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寿)、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3家保险企业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年平均递增10.44%,2000年达到了18940万元。目前,全市保险企业开办的寿险业务有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四大类约30种。为了完善寿险市场,沟通寿险供求,节约经营成本,我市保险企业从1997年起在除团体人身保险业务外的所有寿险业务,广泛使用营销制即个人代理人制。在营销制中,营销员作为保险中介代理人,在保险公司授权范围内受托代为办理寿险业务。保险企业给付营销员报酬,实行佣金制,佣金是根据营销员代为办理寿险业务的业绩确定。保险企业佣金支出分为直接佣金和附加佣金。直接佣金是直接给付营销员的报酬;附加佣金是用于营销员津贴、福利、奖励、培...  相似文献   

5.
保险营销制引入我国后,寿险保费收入增长了近28倍,其中,营销渠道对寿险保费收入增量的贡献率超过50%。目前,我国营销队伍的主流——个人营销员的身份定位类似于国外的专属代理人,而相对独立的保险经纪人正处于起步阶段。个人营销员和保险经纪人能否和谐共存,共同促进保险中介市场的繁荣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在国外,已经有学者就专属代理和独立代理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而国内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对该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几篇重要文献做了简要评述,以期引起这方面更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据有关资料透露,目前境外寿险公司或港澳寿险公司在内地推行№下保单十分活跃,其规模已达到全国个人寿险保费收入的一成以上。2002年,香港寿险总保费中,来自内地的保费竟然占到了近三分之一,折合100多亿人民币。为此,保监会有关官员指出,地下保单严重影响了内地寿险业务的快速发展,造成寿险资金大量外流,损害了内地营销人员和寿险公司的合法权益。有关部门正思考着如何严加防范,采取强硬的行政措施予以取缔。  相似文献   

7.
我国保险代理人管理体制是从1992开始建立的,保险公司设立专门的推销本公司保险产品的保险营销部,招收保险营销员并与其签订代理合同,按营销业务支付佣金,保险公司对其代理人进行集中考勤并提供业务培训.目前依靠营销员展业已经成为我国寿险公司的主要展业方式.2003年底,我国共有保险营销员128万余人,保险营销员当年实现保费收入1613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42%.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寿险市场中法人业务之外的个人营销业务分割所得份额,往往取决于各寿险公司所属的营销员综合素质的高低。为了提高个人营销寿险的市场占有率,各寿险公司纷纷加速发展自己的营销队伍。为适应寿险营销员队伍扩容的管理需要,堵截诈骗案件的发生。1996年5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颁发的第一部与《保险法》相配套的规范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各家寿险公司都越来越重视营销业务的发展,因为各家公司基本上80%以上的业务收入,来自个人代理人销售的保费收入,可以说谁掌握了个人寿险市场的主导权,谁就将左右中国寿险市场的未来。随着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的增多,寿险营销代理人队伍迅速壮大。据统计,保险公司主体从1996年9家,增加到2003年底的60多家,寿险营销代理人队伍从1996年近2万人,增加到2003年底的100多万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人寿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为切入点,分析了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变化趋势和特点,从企业微观和宏观因素方面分析了各因素对不同寿险产品保费收入的影响。寿险公司本科员工比例对个人普通寿险产品保费收入有较大影响,大专及以下员工占比对个人分红寿险产品保费收入有较大影响,公司严格控制资产负债风险可以显著提高各种寿险产品的保费收入。金融发展水平对个人分红型寿险有较大的影响,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对保费收入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当人们对通货膨胀持悲观预期时,有利于提升寿险个人业务保费收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各家寿险公司都越来越重视营销业务的发展,因为各家公司基本上80%以上的业务收入,来自个人代理人销售的保费收入,可以说谁掌握了个人寿险市场的主导权,谁就将左右中国寿险市场的未来。随着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的增多,寿险营销代理人队伍迅速壮大。据统计,保险公司主  相似文献   

12.
年金保险大发展是发达国家 寿险公司业务结构转型的必然 美国年金保险的发展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美国年金保险保费收入和寿险保费收入占寿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在1986年以前,寿险保费收入一直多于年金保费收入,从1986年开始,年金保险保费收入第一次超过了寿险保费收入,此后年金保险保费收入的增长幅度一直快于寿险(参见图1)。随着年金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年金准备金也快速积累(参见图2)。  相似文献   

13.
自1992年底友邦保险公司在国内率先推行个人代理人开展寿险营销业务以来,个人代理人的营销业务保费收入的占比逐年上升,个人代理人的营销客户越来越多。由于个人代理人的流动与流失频繁,导致寿险公司的孤儿保单量不断增加。因此,孤儿保单的管理与服务已摆上寿险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位置,此项  相似文献   

14.
沈婷 《上海保险》2013,(11):5-8,27
我国国内保险业恢复经营三十多年来迅猛发展。2002年我国全国保费收入为3053亿元,2011年达到1.43万亿元,是2002年的4.68倍。按保费收入计算,我国已在世界排名第六位。中国的保费规模之所以能迅速扩大,与我国数百万的保险营销员密不可分。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保险营销员达到335.7万人。在寿险销售队伍中,直接与保险公司签约的营销员占了大部分。但是,  相似文献   

15.
梁媛  冯昊 《中国保险》2006,(12):28-31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欧洲的银行保险在我国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其发展的潜力不容忽视。自2000年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在同业中率先推出专门由银行代理销售的“千禧红”系列保险产品后,我国的银保台作迅速升温(表1)。2000年银行保险实现的保费收入为2.54亿元,仅占当年寿险总收入的0.25%,而~U2003年这一收入增至800亿元,占据寿险收入的25%,银保业务已成为仅次于个人营销业务的第二大寿险销售渠道。从2003年后,银保收入稳步增加,截至2006年第一季度,我国银行保险实现保费收入411亿元,比去年同期将近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16.
刘萌 《中国保险》2004,(4):53-55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寿险业营销理念的导入,推动了中国保险业的结构性变化,由非寿险业务主导市场的态势,渐变为寿险业务占较大份额的倒置结构。2003年全国保费收入3880.4亿元,非寿险仅占比23%左右,年增速也滞后于寿险近21个百分点,而寿险保费已有75%以上来自营销。构建有核心竞争力的营销模式,重组整体竞争优势,成为新形势下诸家非寿险公司提高适应效率的管理战略。  相似文献   

17.
潘峰 《证券导刊》2012,(42):51-52
目前国内市场,在寿险业务中,银行保险渠道与代理人(保险营销员)渠道约各占半壁江山;在产险业务中,电销渠道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渠道之一,新渠道占平安产险保费收入的30%左右,占太保产险保费收入15%左右。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灵璧县农行着力推进制度管理、考核激励和营销机制的改革创新,充分营造上下联动、部门互动和银保密切合作的经营氛围,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保险代理业务的新突破。截止4月底,实现代理保险保费收入1826万元,其中代理寿险保费收入1822万元,同比增加75万元,代理寿险市场占有率达75%。实现代理保险手续费收入52万元,同比增加7万元,在中间业务收入中的占比达61%。代理保费收入总额、代理寿险保费收入和代理手续费收入均居当地同业之首,位居全市农行第一名。  相似文献   

19.
对保险营销员税负过重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销员税负过重问题一直是限制保险营销队伍建设和寿险市场拓展的瓶颈。营销员实行的是代理人制度,与保险公司签订的是代理合同,没有底薪,收入来源于按保费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的佣金,不享受保险公司任何福利待遇及费用支持,包括“三险一金”企业承担部分。双重缴纳税金造成实际收入较低,导致营销员税负过重,我们将其税负与按工资薪金所得纳税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20.
关于完善保险营销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宇 《上海保险》2006,(2):60-60,56
从1992年友邦入驻上海建立营销员制度起,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个人寿险营销员已有一百多余万人,部分产险公司也建立了个人代理的营销模式,产险营销员的队伍也在逐年扩大。保险营销员制度为做大、做强我国保险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保险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以及民众对保险认识不断提高,保险营销员制度仍然存在着整个行业都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将就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