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发布的《2008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网银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用户量和交易量同时高速增长,网银对于传统柜台业务的替代性也进一步提升,但用户使用网银的整体体验较差,大部分客户即使办理了网银也并不常用。另据有关专家分析,国内网银正在从功能服务向用户体验转变。因此,在保证网银安全的前提下,从各个方面改进网银的用户体验是网银发展的方向之一。那么,国内网银在这方面有哪些新的创新与应用呢?近日,记者与贺映文先生就桂林市商业银行创新的纯无驱USBKey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凭借快捷便利、即时性强、互动性强等优点,网银为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但是,用户真的清楚如何开立网银账户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专业术语是否动摇用户开设网银的信心?民生银行的网银服务机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民生银行的营业网点目前都布放了网银服务机,并有专职人员负责解说,用户可以在机器上直接体验网银的使用。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CFCA关于网银知识及安全教育普及的调查中,民生银行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3.
李银 《理财》2012,(5):57
互联网的应用日趋广泛,为我们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能的一些风险。有不少网银用户担心自己的账户是否安全,甚至不少网银客户打算放弃使用网银,一时间网银的安全性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在享受网银便利的同时也确保账户安全?记者调查走访时发现:目前网银安全最大的风险主要来自于用户的疏忽大意和不当使用。  相似文献   

4.
杜娟 《中国信用卡》2010,(13):41-42
自1996年中国银行首先建立银行网站以来,中国网银已走过十多年的历程。2002年开始发展网银业务的交通银行,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来说称不上是网银的先行者,甚至可以说是晚了一步,但仍以其丰富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  相似文献   

5.
《金融电子化》2009,(7):2-2
近期国内知名媒体就不法分子针对网上银行实施犯罪的行为,进行了集中曝光,在社会上,特别是网银用户中,引起强烈反响。近三成接受调研的用户表示将减少使用,近六成的潜在用户表示将推迟使用网银。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银行业也步入了网络时代。网银因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网银交易,并已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作为互联网上的虚拟银行柜台,网银为广大客户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捷服务。近年来,随着用户的银行账户及密码在网上交易中频频受到安全威胁,网银安全已备受关注。安全性作为网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及核心,从一开始就受到各家银行的极大重视,都采取了有效的技术和业务手段来确保网银安全。近日,记者采访了深圳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深发展”)电子银行部总经理蒋笑凡,听其介绍深发展在网银业务创新和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四通八达的今天,与时代同步、与网络技术相伴而生的网银,正逐渐成为提供便利、快捷的信息服务和交易服务的主要金融工具,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公开的数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银客户数量已达7400万,网银交易金额95万亿元。但是,网络黑客、伪冒网站等不安全因素,就像人体病毒与人体共生一样,始终伴随着网银的发展,专门针对网银的病毒和木马程序更是屡见不鲜,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政府有关部门和杀毒软件公司就会发布一些针对网银的新病毒样本信息。肆虐的病毒和木马程序,使网银用户在使用网银业务时心有余悸,一些用户担心在计算机上输入的密码"泄密",甚至有些用户极端地认为能不用网银的时候就尽量不用,加之一些媒体频频曝光网银案件,使得网银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安全问题成了始终附着其身挥之不去的困扰。用户,尤其是个人用户对此疑虑重重,商业银行和政府相关部门也在殚精竭虑地努力破解这道难题……目前,国内的网银大都已经采取了防病毒安全控件、余额变动提醒、预留信息验证等一系列安全措施来保障用户安全,但时有发生的网银案件,证明这些手段还不足以彻底解决阻碍网银进一步发展的安全难题。近日,记者先后采访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FCA")总经理李晓峰、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张健副主任,请这两位与网银安全密切相关的人士畅谈如何更好地化解网银安全风险,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网银业务。  相似文献   

8.
网上银行业务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个高速发展的年头。随着中国网民几何级数式增长、广大用户对网银认知度的提升以及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产业联动效应,各大商业银行的网银业务在创新中快速发展。面对新的用户需求和同质化问题,步入2010年后中国网银必须通过转型才能更上一层楼。近日,本刊记者就我国网银现状和未来发展等问题采访了交通银行(以下简称“交行”)电子银行部高级经理王兵。  相似文献   

9.
3月19日,以“安全网银,信心同行”为主题的“2009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在京拉开帷幕,今年是“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的第5个年头。调查显示,近七成网民对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存在质疑,安全已成为制约网银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网银用户发展增幅缓慢的大环境下,国内某大型国有银行新版网银客户数却逆市激增。该银行新版网银白2008年6月推出后,可谓是“e呼百应”。截至2008年9月底,  相似文献   

10.
早在2000年7月,中信银行就推出了网银,为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近几年来中信银行多次对网银系统进行改版升级,通过友好的操作界面和强大的服务功能带给客户全新的体验。“让客户用着舒服”是中信银行网银的设计理念,我就是受到这一富有人性化的理念吸引而成为中信银行网银用户的。  相似文献   

11.
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了一名叫"顶狐"的网络黑客,通过自己制造的木马程序,盗取大量用户的网上银行信息,从而导致大量网银用户存款被盗。网银安全再次成为众矢之的。网银真的这么不安全吗?不可否认,目前网银还存在安全隐患,还需要银行进一步改进,但用户自身使用是否也存在不当之处呢?是否因为它存在出现问题的可能,就放弃使用它?  相似文献   

12.
网银动态口令牌应用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网上银行用户的爆发式增长,针对网银使用的犯罪方式也随之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为了深入探讨网银安全性,从本期开始,本刊特别邀请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中心(北京)的技术专家撰写系列稿件,从多个角度阐述网银安全防范技术、用户身份安全识别等安全技术,期望对各大银行提升网银的安全性和易用性有所裨益,进而为广大银行用户提供更安全更高品质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13.
李家杰 《理财》2012,(9):55
有关专家表示,一些用户安全知识的缺乏,是网银继续普及和深入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网银安全问题80%是发生在信源方面,即用户客户端方面,而在信宿,即银行方面,其实是很少存在问题的。木马报警、拔掉网线、迅速关机、开机重装系统、飞奔至银行、查询账户,如果你是个网银用户,看到上面的情景一定会露出会心的苦笑。网银很方便,用户使用起来却慎之又慎,一有"险情"立马着急抓狂,蒙受损失后去找银行,银行却大喊冤枉。网银从诞生起,"安全问题"就说不清道不明。  相似文献   

14.
自从10年前中国银行首次推出网上银行服务以来,网银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很高的交易风险。随着网银普及率越来越高,网银安全事件也屡屡见诸报端,高达71.6%的银行用户表示他们不信任网银系统的安全。这种普遍不信任的心态,已经成为制约网银业务进一步扩展的最大障碍。因此,银行一直致力于寻找更安全的技术来保障用户的账户安全。近几年,动态口令(OTP,One Time Password)技术被越来越多的银行用来提高网银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银行"超级网银"系统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实现了各商业银行网银系统的互联互通,用户可以通过"超级网银"完成多家银行账户管理、跨行资金汇划等金融活动,提高了银行服务效率。但超级网银授权签约交易的安全性等问题也颇受公众关注,若处理不当,则易引发商业银行被诉风险,应引起各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对此,商业银行应通过有效的信息披  相似文献   

16.
一、网上银行发展势头健旺 据央行统计,我国目前已有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主页,其中,开展实质性网上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达50余家。网上银行用户由2000年下半年的90万人增加到2002年底的250万人,2003年仅中国工商银行透露的网上银行用户就已经达到了800万人。目前,我国网上银行个人客户超过4000万户,企业客户超过6万户。在上海地区。各行网银用户月均以两位数的百分比激增。到2005年底,预计国内网银用户将达到1.4亿。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去年底发布的《2007中国网银用户行为调查报告》,有37.8%的个人和31.7%的企业正在使用网银服务,分别比2006年增加了4.2和1.7个百分点。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大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加,网银客户的数量越来越多,网银安全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网银作为一项新型的银行服务手段,保证安全是其基础和核心。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电子银行部高级副经理艾菊,请她就如何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提高网银信息安全性以及网银的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博览》2008,(11):51-51
10月29日,交通银行在其门户网站上推出了企业网上银行在线预约回访服务,这是国内商业银行首次推出的企业网银在线预约服务,在企业网银用户和交通银行之间架起了一座规范、快速、有效的联系通道,为企业财务互联网运作打开一扇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9.
手机银行是继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之后又一种方便银行用户的金融服务方式。国内商业银行早在1999年就推出手机银行服务,却一度发展缓慢,而移动电子商务和3G技术的发展,使手机银行焕发生机。尽管短期内手机银行还被看作网银业务的补充,其用户数量和影响力更无法与网银相提并论,但就如同网上银行和自助银行等金融服务创新一样,手机银行的普及也必然要经历逐渐被认知、  相似文献   

20.
艺儿 《金融电子化》2008,(11):90-90
面对2008北京赛事期间网银需求的激增,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这家国内最大的银行意识到必须提早做好应对部署,为北京奥运提供畅通金融支付环境。随着网络应用的深入发展,网上银行已作为一种重要的支付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客户所青睐。工行通过事先精心计划及部署F5的解决方案.给北京奥运期间工行的用户始终支持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并为未来网银需求增长做了充分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