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谈都市农业持续农业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领导报告中经常出现“都市农业”、“持续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等新概念,不时有一些同志询问其涵义,现就这个问题谈点认识。 “都市农业”的概念,是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最初的表述为“都市农业区域”和“都市农业生产方式”等。直到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撰写的《日本农业模式》一文  相似文献   

2.
本网记者从日前在京召开的全国农业产业化与乡镇企业工作专业会议上获悉:农业部决定从 2006年起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将始终围绕提高对农户的带动力这个核心,力争今后五年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抓住农产品加工增值这个关键环节,预计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将达到1.5:1,平均每年提高0.1个点。  相似文献   

3.
坚持“四个立足”发展高效农业李世学吉林省四平市地处松辽平原中部,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农业这个事关发展和稳定的全局问题,深入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前三年基本实现小康为目标,确...  相似文献   

4.
买方市场下的效益农业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效益农业的内涵 效益农业的战略构想,最早是由湖北省钟祥市于 1992年提出来的,到现在已为许多的专家学者、政府决策者、广大的农业从业人员所接受与欢迎。但是,由于理解的角度和层次不同,对效益农业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如从微观主体—农民这个层次上看,效益农业是指能够给经营者带来满意收入或利润最大化的农业。而从宏观主体—政府这个层次上看,效益农业又是指体现经济、社会、环境有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是一种能够将农民经济利益与农业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有机统一的制度框架和调控机制。尽管对效益农业内涵的理解存在着…  相似文献   

5.
《上海农村经济》1995,(9):26-26,42
随着上海改革开放的深入,按照“面向世界、面向二十一世纪、面向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上海要建成国际性大都市。于是对上海农业的特点,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和概括。以上海农学院教授为主,1994年完成的《浦东新区现代化农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是市科委下达的课题),首先提出了都市农业问题。“报告”提出了“都市型农业”和“城郊型农业”概念的联系和区别。这个报告认为:  相似文献   

6.
新鲜名词时时出现在耳边,但我们往往对其内涵与外延却不甚了解,这样的情形越来越出现在这个信息"爆棚"的时代。"都市农业"恐怕就是这几年在农业领域中出现得比较频繁,听得较多,但理论研究却相对落后。这种说法得到了北京市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史亚军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 2 0 0 0~ 2 0 0 2年 58家农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 :我国政府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缺乏效率 ,政府扶持并没有直接带来所期望的龙头企业农业相关产出的增长 ,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当地农产品原料产销的带动作用。这个结论意味着我国现行的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在操作上存在很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8.
1996-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农业问题○马晓河未来15年我国工业化将进入新的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随着产业结构加速转换,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份额无疑会显著下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削弱。相反,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  相似文献   

9.
分析世界各国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波动的规律,回顾我国经济发展40年的历史,我们深深的感到,处理好农业问题,把农业这个基础打好,对整个经济稳定增长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农业生产能否有一个稳定的增长,对治理整顿的成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论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三年,我国农业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是农产品价格全面持续疲软,各地普遍反映农产品“卖难”,农民收入增速下滑。对这种局面,决策部门和学术界的一致判断是:我国农业已经由主要受资源约束的发展阶段,转入受资源和市场双重制约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收为目标的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与以前历次农业结构调整相比较,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到底有什么不同?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到底应当从何入手?为确保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需采取哪些政策措施?本文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印度农业在过去 10年中一直显示出一些不稳定和增长减缓的迹象。在印率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 ,农业的增长率为 4 7% ,而在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 ,其增长率仅为约 2 %。农业占GDP的比重也在持续地下降。考虑到农业不仅保障着 7亿人的温饱 ,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 ,因此 ,有必要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 (2 0 0 2— 2 0 0 7年 )为农业增长率制定 4 %的目标。这需要成倍地扩大对农业的公共投资 ,并且集中努力于那些有大的发展潜力的领域 ,将农业经济从停滞不前引向迅速增长的快车道。向这个方向迈进的第一步 ,是认识到农业作业环…  相似文献   

12.
一、荷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 农业现代化既是一个时代的概念,又是一个产业的概念。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必须从多方面进行考察,通过对荷兰农业现代化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一)人员素质。农业现代化必须拥有大批文化和技术素质高的劳动者和技术人员,并在农  相似文献   

13.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农业科技创新这个主题并做出全面部署,对农发行支持农业科技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国有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在农业科技进步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农发行将采取哪些举措落实中央要求,进一步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农发行总行客户一部总经理朱远洋同志.  相似文献   

14.
韩国农业在世界农业史上的意义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镐澈 《中国农史》2004,23(2):108-115
数年前,由于大众趋于照搬西方农业的发展模式,忽视了传统和环境方面的因素,韩国的农业因而陷入了困境。随着2004年稻米市场的开放,这个国家的农业危机将更加严重。韩国农业拥有长达七千多年的历史,它不仅影响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而且也影响着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韩国传统农业为人们提供了食物、健康和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生活方式。农业的全球化虽然意义重大,但是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不容忽视,韩国传统的与环境友好相处的农业发展道路理应得到充分的尊重、保留和延续;否则,人民的健康和国家的繁荣将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业科技网站发展的几点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村经济正在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经历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这必然要求以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推广作为基础。然而,在这个阶段农业科技发展与需要却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没有形成面向市场、服务生产主体的科技创新机制、推广机制不活。1998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要突破口,互联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16.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与产出的研究郑子清王平才对投入与产出问题的研究,历来是经济学界理论者和实践者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农业综合开发这个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化农业的特殊的行为措施而言,更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从财务学角度看,财务可行性是建立在技...  相似文献   

17.
一、四十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与效益变化过程及现状 四十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与经济效益演变情况,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1952—196年,1965—1978年,1979—1984年和1985—1990年。 1952—1964年间,依靠传统技术,前期农业发展很快。后来经过三年困难时期,农业受到挫折。在这个阶段中,尽管先后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但是基本上还是属于传  相似文献   

18.
立足结构调整 优化农业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是农业生产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和优质化要求的客观规律,是农业经济实现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协调统一和健康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调整结构是手段,提高质量是关键,目的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围绕质量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无疑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革命性变化。面对新的变革,关键是在认真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中,提高两个认识、发挥四大优势、落实五项措施。一、提高两个认识  (一)要提高对新阶段的认识 经过2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保护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保护政策龚道广,杨耀辉农业保护政策,是指国家在处理农业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关系时,对农业这个基础产业所采取的一系列支持与保护政策的总称。我国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对农业要不要保护,怎样保护,理论界存在多种观点的争鸣,...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保护政策陶文芳(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保护政策,本质上是一种产业政策。它强调一个国家在处理农业产业和其它产业的关系时,对农业这个基础产业部门,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和保护。因此,农业保护政策的基本涵义可概括为:政府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