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信社的贷款五级分类并不能简单地照搬商业银行的做法,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试点,取得经验以后再行推广.本文考察了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单位的具体实施措施,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贷款分类标准做出统一解释;建立并加强内控机制,降低分类随意性;疏通信息渠道,为做好贷款分类提供充足依据;要根据不同对象,采取灵活的工作方法,并加强对信用社员工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我国各类银行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已经过几年的试点和试运行,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的奈件已经具备.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办法的运行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贷款五级分类在执行中也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应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国际上贷款风险分类的通行做法.我国从1999年开始引入,2005年城乡信用社开始试点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但由于城乡信用社法人治理、内控机制不完善、不健全,人员素质差异及服务对象的较为特殊等原因,使其在五级分类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展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董自有 《西部金融》2006,(11):50-51
贷款五级分类是农村信用社全面准确地识别、反映和监控信用风险的重要手段,目前,该项工作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对商业银行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具有建设性作用。但是,发挥五级分类的作用,必须处理好“一逾两呆”与五级分类,分类过程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内部信贷管理和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城乡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推进城乡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实施的对策建议.如对自然人贷款制定专门的分类办法,加强信贷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2004年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商业银行基层操作人员在具体操作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操作方法 ,并重点就我国实践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优化企业资产结构、制定与贷款五级分类相配套的财会制度和税收政策等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肇始于2004年初的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采取了分阶段推进策略,从制度变迁视角分析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此间领导和培训产生了最重要的直接供给效应.分类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行为异动"问题表明分类成功之本在于在渐次推进过程中诱发以需求为主导的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10.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范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策:合理控制信贷规模,着力优化信贷结构;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银行业存贷款期限不匹配问题;认真扎实做好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切实加强对不良贷款的监测和考核。[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是金融界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改造后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将倍受公众关注,判别信贷资产质量的五级分类制度现实运作情况是存在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探究与反思.  相似文献   

12.
近期我国出现五级贷款分类细化的趋势,银行信贷管理的基础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受到普遍关注。新分类具有两维评级、事前分类性质、定量分析为主、动态预警等特点,同时在统计方面、实践方面和贷款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问题。对此,应积极改进思路并探讨方法,为我国细化的贷款分类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风险监管的过程中,贷款五级分类对银行信贷风险的监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五级分类推出的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分类结果的准确度较低。因此,应加大贷款分类培训力度,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全面掌握企业相关的信息,提高分类结果的准确度。同时,中央银行应重新确立考核标准,以便实现风险全面监管。  相似文献   

14.
贷款五级风险分类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前两类为正常贷款,后三类为不良贷款。贷款风险分类克服了贷款按期限分类所带来的不足,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便于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为更好地运用贷款五级风险分类法,还必须处理好其与期限管理、客户信用评级及提取呆账准备金等方面的关系,做好清分工作,保证信贷资产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推行的贷款五级分类法在实行中存在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会计、税收制度不配套,企业资本状况不佳,银行硬件环境存在不足,银行职工素质不高,操作不利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搞活国有企业,优化企业资产结构,制定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财会制度和税收政策,加快银行电子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贷款资产风险管理是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头戏。中国人民银行新颁布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与以往实施的以期限管理为主的贷款分类方法有着重大区别。本文从分类标准、会计指导思想、税负、风险评估、运行环境五个方面分析了新的贷款分类方法与以往实施的贷款分类方法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将对银行经营管理体制、宏观金融监管模式及相关部门、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甚至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要加强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全员培训,认真组织实施,强化检查督导 从西乡农村合作银行试运行贷款五级分类的经验来看,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岗位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政策界限,规范贷款五级分类操作程序,统一分类认定政策口径,是顺利开展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的基础;认真组织实施、强化检查督导,通过检查辅导、并轨考核,增强全体员工分类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开展分类工作的措施保障;加强全员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素质是保证五级分类这一先进管理方法落到实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刘瑜 《西部金融》2006,(12):46-47
乡村两级组织贷款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发放的贷款,目前,在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本文通过对乡村两级组织贷款的调查,旨在从客观方面分析乡村两级贷款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以推动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西部金融》2005,(6):5-15
本报告总结了我国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历史沿革,分析了五家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情况,并对辖区相关机构进行了调研,发现(1)五家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有明确的计提范围,但行际之间计提范围有差异;(2)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例符合监管当局的原则性要求,但各行提取比例有差异;(3)计提损失准备时各行对抵押物金额扣除不同;(4)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呈逐年上升(除深发展)趋势,抗风险能力趋于增强;(5)部分机构逻辑上存在利用贷款损失准备操纵利润的可能;(6)仅仅从贷款损失准备比例看,大多未体现周期特征,在经济周期高点可能相对少计提;(7)调查中发现五级分类目前还存在问题,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不牢靠.在此基础上,结合调研掌握的具体情况,本报告认为(1)银行监管、财政、税务等部门应加强协调,进一步规范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2)进一步完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夯实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3)结合我国目前信用环境,需要研究五级分类、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这两个环节抵押品、有效担保的处理原则,避免重复考虑、高估价值,使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更加审慎;(4)五级分类、特种准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以及分红政策等方面要充分考虑经济周期或者行业周期波动的影响,以使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更为前瞻、审慎,确保提足损失准备,及时弥补损失,增强资本基础,提高抗风险能力;(5)区别对待,分类监管;(6)重视贷款损失准备、资本充足率监管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的作用及其产生的宏观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一、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对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经营理念还需加强.目前大部分信用社人员特别是信贷管理人员对实施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后,如何改变现行期限分类方法,如何有效地运用“五级分类“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防范风险等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