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青 《中国质量》2007,(4):28-31
享誉世界质量领域的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评价的依据——卓越绩效准则每年都在不断修订,以应对所有高层领导及其组织所面对的急剧变化的复杂经营环境,其中,每两年准则就要进行一次比较大的调整。与2005年的准则相比较,2006年准则只是增加了对于非盈利组织的相关内容.其他没有更多的改动,而2007年的准则在部分章节上进行了重新设计,修改的篇幅比较大,主要体现在战略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创新、创造经营结果的工作系统、员工的雇用、能力以及员工保有量等方面。组织要在所处的市场与区域中取得成功并保持领先地位,需要应对越来越复杂的挑战、选择与决策,而大多数情况下,组织和高层领导的每个选择与决策都交织在组织机构、运营、战略与绩效结果中。准则本次修订的目的正是在于适应这种变化。通过不断修订,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组织和高层领导关注并处理好组织结构、运营、战略与结果之间的重要联系,促进组织获得持续成功。  相似文献   

2.
方华 《上海质量》2009,(5):40-41
一、2009-2010版卓越绩效准则修订背景 美国波多里奇质量项目(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Program)自1987年设立以来,作为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评价准则和组织自我评价的依据——卓越绩效准则(Criteria for Performance Excellence)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进化,以帮助组织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与经济环境,使组织致力于实现以战略驱动的绩效并重视自身的管理与理念。  相似文献   

3.
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第一章“领导”条款关注组织的高层领导如何引领组织,包括确定组织的愿景、价值观和预期绩效。重点关注高层领导者在创建和维持高绩效组织方面的行动。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卓越的组织越来越关注环境、社会和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因此.2009—2010准则更关注组织如何为这些系统的良好运行做出贡献,以及组织特殊的贡献体现在哪里,组织是否能够全面履行其社会责任。强化了对可持续性、社会责任和高层领导模范作用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自1987年波多里奇质量项目(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Program)诞生之日起,20年来,作为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评价标准和组织自我评价依据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Criterial for Performance Excellence)逐年变化和发展,不断进行着重大的修订,以帮助准则的使用者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以组织的战略为核心,获得短期成功与长期持续发展的综合绩效结果.  相似文献   

5.
吕青 《中国质量》2009,(9):30-31
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第六章“过程管理”在准则中是组织所有关键工作系统和工作过程的汇总点,主要关注组织的工作是如何实现的。本章强调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并有效运用核心竞争力以取得组织的成功,实现永续经营,对潜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以及确保连续运营方面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2007年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对本章进行了重新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李明 《上海质量》2007,(7):22-25
关注美国波多里奇奖卓越绩效准则(以下简称波奖准则)的人,一定已经了解了该准则2007年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这一变化是波奖准则历年来一直坚持每两年进行一次修订的做法的结果,目的在于使波奖准则能始终起到有效指导组织及其领导者应对来自变化着的经营环境的挑战,使得组织在日趋复杂的挑战和抉择面前,能够把握正确的方向,取得持续卓越经营和保持市场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曹晓芳 《会计之友》2006,(35):80-81
为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特殊债权债务纠纷的解决,1998年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并于2001年、2006年对其会计处理进行了修订.但新修订的《准则》在非现金资产抵债、减值准备的处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阐述,以引起各方面关注.  相似文献   

8.
吕青 《质量管理》2009,(6):42-45
2009~2010版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第三章“以顾客为中心”围绕顾客参与和顾客的声音进行了重新设计,是准则修订三个最重要的关注点之一,本章的标题也由“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更改为“以顾客为中心”。随着组织参与到全球市场以及日趋激烈的本地市场竞争中,顾客的参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2009~2010版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第三章“以顾客为中心”围绕顾客参与和顾客的声音进行了重新设计,是准则修订三个最重要的关注点之一,本章的标题也由“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更改为“以顾客为中心”。随着组织参与到全球市场以及日趋激烈的本地市场竞争中,顾客的参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质量》2006,(3):9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GB/T 19580—2004),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它既为各级质量奖的评价提供了依据,更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标准颁布后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为帮助企业准确理解准则和成功实践卓越绩效模式,中国质量协会在多年对卓越绩效模式研究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不同需求,组织标准起草人、历年参加全国质量管理奖的评审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