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邢俊英 《理财》2005,(3):60-62
2004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人民币存款和贷款的基准利率,其上调幅度为0.27%。这一举措无论对国家,银行,还是对企业和个人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从利率与企业融资和投资关系入手,分析加息对企业融资和投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10年5月4日,澳联储再度加息25个基点至4.50%,这是澳联储自2009年10月份以来的第6次加息.澳大利亚是金融危机后全球首个加息也是唯一6次加息的国家.此次加息使澳大利亚在利率正常化道路上的步伐远远领先于20国集团(G20)其他成员国.  相似文献   

3.
美联储加息通常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较大扰动,引发部分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撤离和汇率大幅贬值。2022年3月,美联储启动加息,标志着美国开启新一轮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过程。历次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汇率是否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次美联储加息将会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在国际形势多变、国内经济承压的局面下,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本文将从国际收支角度展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的房地产泡沫的判定及其预控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10月底人民银行加息,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关于房地产市场究竟存不存在泡沫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本文从影响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几个因素着手,对房地产泡沫进行判定并分析其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200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加速升值,同时国内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连续加息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从2007年9月到2008年4月,美联储连续7次降息,降幅达325个基点,中美利差逐步扩大。在此背景下,国内企业获取境内银行  相似文献   

6.
北京时间2016年12月15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0.5%至0.75%的水平,这是美联储时隔一年后再度加息,且对未来的预期比市场预估还鹰派. 靴子落地,一阵寒意席卷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紧跟美联储加息的步伐.中国会不会加息及何时加息这个问题,成了市场上关注讨论的焦点.对于央行来讲,当下加息与否成了一个两难的选择,但从最近中央经济会议的精神来看,笔者认为,中国央行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放加息这种大招,因为主动加息意味着刺破泡沫.  相似文献   

7.
一、美国历史加息周期回顾 2015年12月17日,美国联邦市场公开委员会(FOMC)发表声明,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预计已经开启新一轮的加息周期。将本次加息计算在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美联储共开启了五个加息周期,除去1997年仅一次的加息周期,本文主要分析其他四个加息周期。根据加息周期的特点,本文将其分为1994年2月至1995年2月预防通胀加息周期、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应对互联网泡沫加息周期、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遏制楼市过热加息周期、2015年12月份开始的恢复性加息周期,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8.
在2006年,我区的融资工作在央行连续加息和调整银行准备金率等严峻考验的基础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截至12月底,政府性项目融资总额为109.21亿元。从2007年起,上海世博会筹备进入了攻坚阶段,与此相关我区的各项重点工程纷纷进入了用款高峰。我区的融资规模还将进一步地扩大。  相似文献   

9.
2015年12月,美联储结束长达10年的低利率,宣布实施加息政策.然而,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并没有对全球其他主要国家产生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央行继续采取低利率及各种形式的宽松政策以应对经济衰退的困境.日本央行、瑞士央行和欧洲央行更不遗余力地推行负利率.  相似文献   

10.
美联储加息不仅对美国自身经济产生影响,还间接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金融形势。本文在回顾美联储加息历史进程的基础上,以福建省长乐市为例,分析美联储加息对涉外主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剖析美联储加息背景下需关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以来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为了防止通胀的抬头,1月12日央行将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上调0.5%,开启了数量型调控工具的时代。除此之外,预防和控制通胀预期的手段还包括加息和人民币升值。加息可能会  相似文献   

12.
2011年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月9日起,金融机构1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这是自去年10月份以来,央行第三次上调利率.同时,国家相关人士普遍预测,今年还可能进行两到三次的加息.需要注意的是,央行的近几次加息均为非对称性加息.以5年期存贷款利率为例,在这三次...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引发世界经济危机,美联储为了挽回经济下跌的颓势,先后实施了多轮QE,使利率维持在一个极低甚至近似为零的位置上,使美元流动性达到了最大。终于美联储于2014年10月宣布QE3的正式结束,同时意味着美元加息将成为必然趋势。2015年伊始,全球资本市场一直纠结于美元何时加息、如何加息的问题。现如今包括美联储众多官员在内的市场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年底加息基本已经板上钉钉。美元加息作为今年全球资本市场的重大事件,也是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参考项。本文将主要通过实证方法具体分析美元利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动的影响,并对现有专家学者的观点作出理性的判断,并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出个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美元加息对世界的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美国是当前的经济大国,引领全球经济的走向,在国家贸易和国家资本运转等的过程中,影响全球的经济体系。利率是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中介。在历史上美国多次通过调节利率来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元利率变化同样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所以需要了解美国提出加息后全球的经济环境以及美元加息的原因,紧接着研究美元加息对我国的影响,比如在国际资金流动、房地产行业、货物贸易、人民币币值、国际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并针对美元加息做出相应的政策变化。  相似文献   

15.
艾黄穗 《证券导刊》2010,(40):63-64
此次加息之后,人民币升值预期会进一步加强,从而吸引热钱的进一步流入,流动性依然充裕,而25个基点的加息对控制通胀的效果难言乐观。因此,此次加息不仅没有改变刺激此轮房地产股反弹的外部因素,甚至有强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以来,我国CPI持续上升,央行进行了多次加息,我国实际利率为负值。负利率对银行改革、资本市场、投资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鉴于负利率条件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状况,央行应继续采取加息、提高准本金率、控制人民币升值幅度等货币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度是国内外金融市场外汇资金需求迅猛发展的一年,突出表现在并购与投资需求、贸易与理财需求等方面;下半年伴随我国"二次汇改"、人民币加息以及美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等因素,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强烈,各银行外汇资金头寸紧张加剧。本文对利用本币资源优势推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现实背景、意义及措施建议作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证券导刊》2011,(25):40-42
加息引房地产行业受关注 7月6日晚间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25个基点。其中1年期贷款利率上调至5.65%,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上调至7.05%。这是2011年以来第三次加息,去年加息周期开始以来第五次加息,累积加息幅度已达1.25%。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政策调整是提高官方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美联储从2004年6月30日到2006年6月29日连续17次调高利率,将联邦基金率利率从1%调高至5.25%,欧洲中央银行也从2005年12月到2006年10月5次提高官方利率,将再融资利率从2%提高到3.25%,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也程度不等地提高官方利率。日本央行于2006年7月终于将其目标利率从维持5年之久的零水准调高0.25个百分点,同时在年内通过减少对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开始了收紧货币政策的进程。在发达国家持续加息的带动下,新兴市场国家,如韩国、印度和南非等也纷纷步入加息的行列。2006年间,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能源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的飞涨以及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各国中央银行普遍的紧缩货币政策已经带动全球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尽管美联储自2006年8月以来停止加息,但欧洲和其他主要国家的加息进程并没有减缓。国际资本市场深受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出现如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报刊扫描     
西方加息周期临近美联储或甘为人后这几天,全球投资人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可能提早转入加息周期的预期陡然升温。在欧洲,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此前就表示,不排除在4月就启动加息,欧洲的官员上周仍在大谈通胀风险。在美国,继上周末多位美联储官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