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6—2008年,以我国粮油为代表的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在全球化背景下.农产品价格上涨是由下述三个因素共同影响推动而成的:美元贬值和石油价格上涨;需求强烈、供给增加缓慢的国际农产品供求状况;国内“供弱需强”的供求关系和政府保护的“两难悖论”。此外.国内其他因素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等也间接影响着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程度。  相似文献   

2.
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入新一轮价格波动周期并呈现出新的特点。本轮农产品价格上涨,既有货币数量、自然灾害、国际市场等因素的短期作用,也有农业比较利益下降、农产品需求结构变化等因素的长期影响。其中,货币因素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针对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国内通胀压力明显加大的现实,在全面加强农产品价格调控工作的同时,货币政策应努力实现向"稳健"方向的真正转型。长期来看,继续深化农产品价格改革、不断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保护机制,才能确保充裕供应、从根本上预防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3.
借鉴Hummels和Klenow的三元边际分析框架,采用2000~2016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数据,研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农产品出口三元边际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主要来源于出口农产品数量边际变动,农产品出口扩展边际和价格边际的贡献相对较小;不同时期,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对中国出口东南亚不同国家农产品贸易波动的贡献存在差异;从影响因素来看,经济规模、收入水平、生产效率、地理距离和外部冲击是影响三元边际的重要因素,但不同因素对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的影响大小和方向不尽相同;由此提出了加大新产品引进和开发力度,提高出口农产品附加值,深化区域合作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8年1月—2010年11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协整理论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国际大豆市场和国内大豆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国际国内大豆市场价格之间在长期具有均衡稳定的协整关系,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的波动显著影响着我国市场大豆价格的变动;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向国内市场传导的过程具有由短期波动到长期均衡的自我修正的动态机制;国际国内大豆市场反向的因果关系并不成立,国内大豆市场对国际大豆市场影响有限。因此,为维持我国大豆市场价格的稳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国际价格预警体系,提高国内大豆产量,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充分发挥农产品进口及收储政策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1998年1月-2010年11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协整理论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国际大豆市场和国内大豆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国际国内大豆市场价格之间在长期具有均衡稳定的协整关系,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的波动显著影响着我国市场大豆价格的变动;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向国内市场传导的过程具有由短期波动到长期均衡的自我修正的动态机制;国际国内大豆市场反向的因果关系并不成立,国内大豆市场对国际大豆市场影响有限.因此,为维持我国大豆市场价格的稳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国际价格预警体系,提高国内大豆产量,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充分发挥农产品进口及收储政策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1998年以来的国内油价波动存在着“集聚”现象和“尖峰肥尾”特征,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的影响显著且长远,而国内油价对国际油价的影响相对较弱且短暂。同时,石油价格管制在短期内有助于增强国内石油市场抵御外部冲击的应对能力和波动记忆性,但在长期又会导致我国更大的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7.
货币超发还是输入通胀?——基于MS—VAR模型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膨胀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固有的内生性使得采用单方程分析不可避免会产生偏差。本文运用MS—VAR模型并利用2001年1月~2011年12月月度数据对我国通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高通胀水平下货币供应量、石油价格波动以及国内需求和通胀预期对价格水平均会产生正向冲击,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于价格水平的累计冲击响应效应为负;(2)相对而言,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于通胀水平影响最大。(3)货币供应量上升太快是我国2007年下半年来物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与汇率变动以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等外部冲击因素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基于VAR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取2007年01月到2010年05月的样本数据区间,基于VAR模型的基础之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农产品价格对本身的波动冲击和贡献率最大,其次就是通货膨胀,而货币供给量和农产品出口却对农产品价格波动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9.
自我国住宅市场化改革以来,房产兼有普通商品和投资品双重属性的特征愈发明显.本文基于这一视角,通过对影响住宅价格波动的众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分离出供给、需求与资本因子,并首次基于分离出的因子建立VAR模型,研究实体面供求与货币冲击对住宅价格的动态影响.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实体面供求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内均不显著,而资本因子波动为代表的货币冲击在短期内对住宅价格波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方差分解结果进一步表明,三个因子中资本因子对住宅价格波动的贡献最大,而房价预期则在方差分解中居于主导地位.在资本因子中,货币供应量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波动越来越频繁.从理论上讲,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通货膨胀效应、财富效应和供给效应.然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通货膨胀效应,但财富效应和供给效应并不明显.通货膨胀效应表现在:从长期趋势看,农产品价格及其波动与PPI和CH都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波动看,CH与农产品价格存在互动关系.财富效应不显著的原因在于尽管农民收入水平对消费总水平影响显著,但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较弱.供给效应不显著的原因在于短期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PPI没有直接影响,农产品价格是通过影响CPI间接影响PPI.因此,虽然企业利润对企业投资拉动明显,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对企业利润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11.
论点摘要     
<正>马宇在《财贸经济》2009年第12期发表的"外部冲击、公众预期与价格波动"一文通过回归分析、脉冲响应分析以及误差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研究了外部冲击、公众预期与我国价格水平波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第一,进口原材料价格变化对我国CPI波动影响显著。从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可看出进口原材料价格对CPI影响在当期就显现出来,一年以后达到最大。方差分解模拟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进口原材料价格对CPI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口原材料价格在5%水平下对CPI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与世界融合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分析国际市场价格向国内传导的理论路径和影响价格传导的具体因素,根据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为应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从宏观层面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争取国际市场定价话语权、建立国内大宗商品战略储备机制、努力实现国际间反通胀的协调配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何梅 《西部金融》2012,(11):43-46
本文运用VAR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通货膨胀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通货膨胀既有内部调整的原因,也有外部冲击的原因,并且有明显的时间特征。国际原油价格和国际食品价格等外部冲击是短期内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在中长期,内部调整因素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决定因素。同时,本文提出了控制通货膨胀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影响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波动的几大因素,以及由价格波动引发的对国内钢铁行业和其下游行业的影响,最后提出未来中国在铁矿石购买上可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保持持续增长态势,贸易逆差额度逐年扩大。通货膨胀压力的不断增强,将直接导致农产品出口价格提高,相对降低农产品进口价格,并通过影响国内农产品需求间接影响农产品进出口数量,实现对农产品进出口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影响。我国应通过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农产品品牌战略,完善农产品进出口机制,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方式,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善农产品贸易逆差形势。  相似文献   

16.
2014年7月份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下跌。2014年6月,国际油价曾经创下每桶超过140美元的最高纪录;2014年11月,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至每桶78美元,2015年1月,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49.95美元,创下了2009年以来的最低纪录。其实,从理论上讲,与其他大宗商品一样,石油的供给与需求是缺乏弹性的,任何外部冲击都有可能使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波动,以实现市场出清。因此,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价格波动本是寻常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我国农产品和猪肉市场的现状,分别从国内市场的供求状况、政府的政策、企业的行为、个人的预期和气候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农产品和猪肉价格波动的因素。在这些因素当中,有些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干预后降低其对农产品和猪肉的影响,有些则无能为力。如何有效的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本文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推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性冲击与资产价格波动的研究发现,我国存在着显著的流动性冲击引致资产价格波动的现象,但不同发展阶段有明显的差异:1991年以前,流动性冲击的产生原因单一,主要来自内部多变的信贷政策,且具有影响对象单一、作用周期偏短和效应发挥存在时滞等特点;1991年以后,流动性冲击的产生原因兼具内生性和外生性,不仅源自内部政策,而且也可能源自外部危机冲击,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体系对于流动性冲击的反应显著快于以物价指数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新一轮的周期性波动,由小宗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开始,逐步引发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引起农产品价格不合理波动的原因包括自然灾害、农产品生产成本、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国际市场价格的传导、中间环节过多、政府职能不健全等。对此,要进一步通过加强和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深化农产品价格改革等措施来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20.
对于2008年以来的通货膨胀,学界有货币超发说、外汇占款说、成本推进说、外部输入说等多种解释。通过综合考虑成本、流动性、输入性、经济增长、供求失衡等多种因素,分析本轮通胀的内部自生性和外部输入性,并选取国内劳动力成本、货币供应量、国际农产品价格指数、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等作为解释变量,实证考察了造成本轮通胀的原因。结果表明,引发本轮通胀的主因是成本和经济增长,其次是国际农产品价格和人民币汇率。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本轮通胀主要是自生性因素引起的,输入性因素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为抑制通胀,应该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并完善国际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定汇率升值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