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常常被认为是医疗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依据,政府的过度干预又会导致医疗声誉机制的扭曲。改革现行“管办不分”的医疗卫生体制,由市场声誉取代政府行政干预,通过重复博弈建立医生与患者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关系,解决医疗卫生领域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常常被认为是医疗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依据,政府的过度干预又会导致医疗声誉机制的扭曲。当前应改革现行"管办不分"的医疗卫生体制,由市场声誉取代政府行政干预,通过重复博弈建立医生与患者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关系,解决医疗卫生领域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医生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患者的医疗消费状况。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医生处于信息优势地位,极易引发道德风险。医生行为扭曲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医生存在诱导需求、患者自身对医生行为的约束作用不够以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医生行为约束不足。控制医生的诊疗行为,是从根本上建立医生声誉机制、建立医患长期的合作制度和建立有效的第三方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4.
"过度医疗"即指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诊断和治疗的行为。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使患者、医生、监督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多重委托代理关系。鉴于此,从政府的第三方监督职能出发,将政府和患者作为共同委托人,避免政府与医院之间道德风险的发生,构建医生作为代理人的最优激励模型,并得出相关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未来的市场竞争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是实现快速应对市场、提高整体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在供应链合作中,各节点企业之间利益、目标的冲突以及彼此间的信息不对称,给各成员企业带来道德风险隐患,进而损害各成员企业的利益,危及供应链整体运营效益的最优化。防范和规避道德风险可以采取三种措施:健全、完善供应链激励约束机制;适时进行供应链流程重组,深化拓展供应链信息共享;政府介入,建立"声誉机制"。  相似文献   

6.
文章立足国有企业道德风险的现状,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国有企业存在短期行为与和谐社会不相符的情况,在分析声誉的信息效应、资本效应、社会感效应三大效应的基础上,通过K M RW声誉模型进一步证明声誉能对国有企业经理人的行为形成一种约束机制,进而分别建立了声誉三大效应下国有企业道德风险控制机制,对遏制经理人机会主义行为、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增加企业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国有企业道德风险控制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旅行社道德风险及声誉机制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风险问题导致旅行社质量供给不足。声誉能够解决道德风险问题,但声誉机制的作用受到消费者重复购买频率、旅行社时间视野和市场竞争水平的限制。要发挥声誉机制的作用,克服旅行社道德风险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居民出游率,拓宽旅行社时间视野,完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8.
医药合谋,即医生倾向于开昂贵的药方,是医疗服务提供者在医疗服务价格被政府管制于均衡价格之下而被迫采取的措施.在医药合谋下,处方药的供给商很难通过价格杠杆机制来推广自己生产、经营的药品.因此,要使价格机制发生作用,必须解除对医疗服务价格的管制,让市场来决定医疗服务价格.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存在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政府以及保险机构的重大难题.道德风险的存在引起了医疗费用快速不合理的增长、有限资源的过度消耗,扭曲了正常的医患关系,使人们处在一种信任危机之中,进而增加了社会运作的总成本,甚至影响到和谐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及其表现的分析以及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等方面的论述,得出合理的道德风险约束机制和防范措施,从而消除道德风险滋生的土壤.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上海钱业公会通过协调和自我实施,形成一个内部强制执行的多边声誉机制,使集体报复的威胁真实可信,让政府不敢轻易侵犯商人的权利.本文运用重复博弈理论证明,以多边声誉机制为基础的行业协会制度是一种有效的市场制度,它能够使政府遵守承诺、保护商人权利,扩大市场交易,增加社会收益和政府税收.  相似文献   

11.
保险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险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不利影响成为保险市场内在脆弱性的一个重要根源,只有解决好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保险市场才可能健康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合约,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声誉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健全保险中介市场,是提高保险市场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医患纠纷成因及其对策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患间传统的共同利益目标被打破,医患纠纷频发。基于当前医患纠纷高发态势,本文深入剖析了医患纠纷的成因:诱因是患方理想期待与现实诊疗效果的冲突,表层原因是医患双方的不信任,核心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进而从制度层面提出减少医患纠纷的对策建议,即建立医生激励机制、医方声誉机制、医疗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完善医疗信息公开制度和加强对医疗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3.
声誉机制能够产生“优胜劣汰”的压力,是对评级机构行为的重要约束。中国舍本逐末的评级制度安排和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不仅阻碍了声誉机制的形成,还为评级机构出具过高评级提供了空间。根据该情况构建的评级合谋市场均衡模型,证明了我国评级市场竞争增加会导致评级质量的下降。利用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进入城投企业债评级市场作为自然实验的进一步研究对理论进行了验证。分析表明,“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竞争机制在我国评级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为此,我国在长期内应当对评级行业的制度安排进行重新设计,建立以声誉机制为主导的市场环境;短期内则需要加强监管,同时控制评级市场的竞争程度。  相似文献   

14.
政府的侵权行为、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以及经营目标的复合化、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国有企业的还贷政治化倾向、还贷现实能力低下、内部公司治理不健全等,制度安排中由于资本市场不健全、产权不明晰、法律体系不完善、信誉机制缺失等,是导致我国债务软约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我国投资银行声誉形成机制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投资银行市场份额因素的检验,验证我国投资银行声誉形成机制的有效性。选取2000—2004年IPO市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成熟市场中有显著影响力的因素在我国的影响并不显著,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是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因素。这说明我国投资银行有损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并未得到有效惩罚,投资银行声誉形成机制失效。  相似文献   

16.
基于声誉和法律的不完全契约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契约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自我实施。契约的实施主要有两种手段——基于声誉的私人执行机制以及基于法律的第三方公开执行机制。另外,两种契约实施方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法律执行方式依赖于当事人对声誉的重视程度,而声誉执行方式又要求法律具有较强的威慑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契约是不完全的,契约的不完全导致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投资者维权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多数导致投资者选择结束其基金投资行为。此举造成开放式基金遭遇大范围的巨额净赎回,开放式基金陷入困境。本文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现有分析框架出发,结合我国基金业具体情况,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对策,即规范、约束契约主体行为,缩小契约“缺口”;构建第三方强制履约体系;建立“声誉”机制,促进基金契约自我履行等,以确保基金契约的较好履行,促进我国开放式基金规范、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