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革表面上是如何提高国企经营效率的问题,实质是公有制、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如何结合的问题,始终围绕着政府、企业和市场三者关系的逻辑而展开.从理论上看,渐进式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次优"的制度变革方式,因此国企渐进式改革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经济社会问题和隐患,并加大了后期改革的不确定性和成本.  相似文献   

2.
吴利明 《经济师》2014,(6):77-78
国家从2012年起率先在广东、广西两省进行了天然气定价机制的改革试点,采用"净回值法"的定价方法代替原先的"成本加成"方法。文章根据改革前后天然气类上市公司的一些经济数据,采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来研究定价机制改革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影响。同时,文章根据当前的改革方案,结合我国的实际,对定价机制今后的改革路线提出了具体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雒梦婕 《经济师》2011,(5):139-139,141
每一个医疗改革阶段都有自身的特点,同时也会对医院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产生指导性影响。在当前推行的新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完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改革过去那种在成本责任上"大锅饭"式的医院成本核算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资本市场由改革形成,改革是一切问题的出路.供给侧改革作为中国经济新的风向标,是以寻求经济增长动力为目标的新思路.供给侧改革是从生产端开始,以解放生产力的方式增多社会供给,最终推动企业经济增长.对于新三板制造企业来说,企业成本管控是供给侧改革下的重要思考部分,也是企业发展的重点关注点.本文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介绍了新三板制造企业成本管控的重要性、现实意义以及路径选择,并根据企业成本管控的理论提出了企业成本管控的思路.首先,要重构制造企业经营范式,降低企业发展创新成本;其次,企业可以结合互联网进行企业成本管控,打造制造企业线上公共网络服务平台;第三,要强化金融支持力度,结合"互联网+"平台降低制造企业融资成本;最后,要创新企业用工模式,从多视角探索降低用工成本的途径,保障企业人才的可持续性和"机器代工"工程的运行.  相似文献   

5.
财政改革始终内嵌于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有财政理论缺乏将中国改革作为一个特殊过程、从改革发展全局视角对财政改革的逻辑进行探讨,导致关于中国财政理论基础的讨论缺少相应的实践对照和改革语境。探寻中国改革发展过程中的财政逻辑,是构建和发展中国财政理论在方法论层面的有益探索。本文以40年改革实践的特殊过程为基础,系统梳理了财政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回答"财政在中国改革发展中的贡献"为理论命题,总结了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工具为改革进程承担成本和提供发展激励的实践逻辑。这种归结形成了中国财政理论认知区别于既有财政理论的特殊性,有助于进一步阐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和财政关系的实践形态,有助于客观评价40年财政改革绩效、展望未来财政改革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财政观的继承与发展,是构建契合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财政理论基础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各级政府在围有中小型企业改革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个难题:如何解决企业改革成本?改革成本支付成了国企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五次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实行大部制改革是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需要,有利于实现"小政府,大管理"的社会管理格局,有利于满足公众对政府改革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大部制改革,必须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念,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方式,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8.
万洋 《经济师》2012,(7):14-15
2008年10月16日,IASB和FASB共同发布了《讨论稿—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观点》(以下简称"讨论稿")。我国财政部在2010年4月2日发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文章在对国际财务报表列报改革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其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财务报表列报改革的国际趋同建议:制定贴近我国实际情况的实施细则,逐步贯彻资产负债观理念,降低执行成本、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等。  相似文献   

9.
农村税费改革中的政府失效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发"三农"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农民负担过重和农民增收难,但其根本原因是政府对农民利益缺乏保护力度,在制度设计上过多地考虑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低效率、高成本运转的需要。正在进行中的农村税费改革,尽管短期内取得较好效果,但仍然存在干预成本过高、干预负效应同时出现、各种干预措施之间存在冲突等政府失效问题,直接影响到改革的效率和可持续性,亟待从制度上创新。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制度设计与改革悖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较高的改革目标与紊乱的改革制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改革设计所表现的主体行为定位不清,服务对策化和双重效益目标,改革成本的计算偏差,导致了主观的人为设置的我种改革悖论,也反映出计划经济的思维惯性,缺乏坚实理论基础的改革设计,不实行宏观的改革成本转换,将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这一影响广泛而且资源耗费巨大的改革实践无疾而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反映出来的理论准备匮,制度设计粗糙,政策导向含混,对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有借鉴和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改革进程表现出强烈的拖延—危机冲击—突破的特征。文章通过将改革拖延和危机冲击对改革的影响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试图为理解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改革"拖延与突破"现象提供理论分析基础。结论表明:随着既得利益集团数目的增加,权力结构失衡导致改革推进越来越困难;成本分担问题是影响改革能否推进的主要因素;危机冲击通过影响改革相关方的成本分布推动改革突破;如果危机推动了改革突破,危机有利于社会总福利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中国渐进改革成本与国有银行财务重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渐进改革的平稳推进得益于新增改革成本能很快地被财政支付或通过国有银行转移,对渐进改革走势影响更大的是被转移至银行的存量成本。实证数据显示,国有银行财务重组中的不良资产处置过程客观上形成了对这一成本的发现机制,但现行的财务重组方案并没有对所有成本进行最终支付,而大量采取了“后摊”与“隐性负债”的处置方式,这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体现,其结果是改革成本向国家财政与中央银行的再次转移。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承担改革成本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理论的可行性,但由此造成的估值损失应该及时进行确认和记录的会计操作,中央财政预算要反映央行因参与财务重组而导致的实际资本下降。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6,(7)
云南省瑞丽市具有种植柠檬不可多得的地理环境优势,因而有着悠久的柠檬种植历史。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农业的发展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瑞丽市柠檬产业抓住"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这三大重点改革问题,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加快新常态下产业现代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些特点和经验教训中的重要方面作了回顾和反思,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起点比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都要低,但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同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打破了改革的初始阶段必须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障碍,实现了改革与发展同步进行并互相促进,实现了渐进的转轨方式,降低了改革的成本,实现了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总体目标,树立了藏富于民和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的思想.在总结改革的误区与教训中,分别对1988年夏季的价格"闯关"、国有企业的承包制、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作了分析.文章最后就如何评估渐进方式所带来的成本上升的风险、如何正确地发挥市场的功能和政府的功能、如何进一步培育要素市场、如何处理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并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黄赋 《经济纵横》1992,(7):23-25
<正> 历时十四年的改革实践证明,能否有效地解决改革成本的分担问题直接关系到改革的进退成败.鉴于此,本文拟就改革的成本及其分担展开讨论.一、改革成本的分类所谓改革成本,就是为实现新旧体制转换而付出的代价.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组织成本.即在改革中因经济管理机构变动而引起的成本.可分为两种:(1)由于组建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机构而发生的费用.经济改革要求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方案设计、政策协调、舆论宣传等工作.为此,必须支付体改部门的活动经费和工  相似文献   

16.
姚锡虎 《经济师》1993,(8):18-20
<正>国营企业在前十年 改革中充当的角色 国有企业在前十年的改革进程中,虽然自身改革滞后,而正由于如此,它实际充当了初级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展的“铺路石”。 反思我国经济改革的历史过程,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政府承担了初期改革成本大于改革收益的缺口,承担了大量的改革成本。这主要体现在改革初期政府的“让利改革”、“补贴改革”优惠政策改革上,即退常所说的政府“花钱改革”。但实际上,政治只是中间环节,改革成本的真正承担者主要是国有企业,说得更明确一些,就是政府在台上搞改革,国有企业在台下支撑着改革。据笔者观察分析,国有企业在前十年改革中充当实际改革成本承担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收入问题。解决农民收入提高主要依赖于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因此农村金融重建的目标应该是如何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根据农村信用社预算约束软化的现实。本文提出了农村信用社进行民营化改革的目标,并对民营化改革的可行性,以及成本和收益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从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国有铁路存在的代理问题与代理成本,认为如何有效化解代理成本是我国铁路改革的关键,并围绕有效化解代理成本,提出了我国铁路改革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洪燕琴 《经济师》2005,(12):220-220,289
文章在考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效果不显著的原因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改革主体的行为方式和选择。讨论表明,在国有银行改革主体之间存在着利益的矛盾冲突,要使改革取得最低的时间成本,必须提高经营者的改革预期收益,这样才能激励经营者的改革热情,进而推行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处于一个新的十字路口,理论界在如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上,既有共识又有分歧。回顾"前改革时代"改革起点的选择与历程有助于化解当前分歧、形成改革共识,为"后改革时代"的改革提供借鉴。"前改革时代"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其关键在正确选择了改革的起点,并逐渐形成了中国模式。借鉴"前改革时代"的经验,"后改革时代"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正确选择改革核心,稳定推进改革,科学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突破口,采取"两进两退"改革战略;以市场创新为核心,培育企业家与社会企业家精神;以接受舆论监督为切入点,推动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协同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