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晓群 《时代经贸》2008,6(4):85-87
东莞市以其独特的"东莞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也有着自身的缺陷,并面临着来自苏州等地的挑战.本文对东莞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实转制因为针对的是原材料和中间品进口环节,因而与探讨原材料和中间品当地供应的外向型产业关联后向化理论能够建立起联系.成本考虑、保密需要、当地已有供应能力、外资和内资的文化相容性、有无沟通平台、供货商转换成本、有无合作经验、跨国母公司因素、子公司有无采购权等是影响外向型产业后向化的重要因素.实转制有利于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实转制可通过以下四种模式实现潜在后向化:本地可供外企愿意采购的潜在后向化、本地可供外企不愿意采购的潜在后向化、本地不可供外企愿意采购的潜在后向化、本地不可供外企不愿意采购的潜在后向化.  相似文献   

3.
东莞市以其独特的"东莞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也有着自身的缺陷,并面临着来自苏州等地的挑战.本文对东莞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晓群 《时代经贸》2008,6(2):85-87
东莞市以其独特的“东莞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也有着自身的缺陷,并面临着来自苏州等地的挑战。本文对东莞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黎小艳 《当代经济》2006,(12):18-20
珠三角地区出现"民工荒"已是不争的事实,估计短期内仍将持续.要解决"民工荒"的问题,珠三角地区首先要加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其二,提高民工工资待遇,维护民工合法权益;其三,要有制度创新,适度放宽珠三角地区的户口限制;其四,要充分促进本地人的就业,让当地自愿失业和半失业人员转变成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6.
珠三角地区出现“民工荒”已是不争的事实,估计短期内仍将持续。要解决“民工荒”的问题,珠三角地区首先要加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其二,提高民工工资待遇,维护民工合法权益;其三,要有制度创新,适度放宽珠三角地区的户口限制;其四,要充分促进本地人的就业,让当地自愿失业和半失业人员转变成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7.
到境外办企业如何才能一举成功并非易事,根据一些成功企业的做法,本地化经营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堪称经营境外企业成功的妙诀。 这主要是因为,到境外、国外办企业要想成功,关键是能否抓住机遇。而机遇的流动性很大。但如果雇用本地人,由于他们熟悉当地的市场行情,再加上人缘熟等诸多有利条件,就能更多地把握住机遇,从而为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此乃其一。 其二,到境外、国外办企业,要想成功,要有一支精明、肯干、服管的职工队伍。特别是在服从管理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而雇用本地人管理本地人就易于收到此类效果。由于他们的政治、文化、生活习惯和兴趣相近,所以管理起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5,(10)
随着东莞经济的不断发展,新莞人市民化的要求越来越来迫切,如何打破目前困扰新莞人融入东莞当地的体制瓶颈,让新莞人能够平等地与东莞市民一同享受在这座城市的基本权利保障,显得非常重要。文章对新莞人市民化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浅析产业集群下的“苏州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州模式”是随着苏州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渐入人们的视野。但究竟什么是“苏州模式”,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统一的概念。从产业集群理论出发,从集群产生和演化方面分析,可以得出苏州模式政府主导的嵌入型特点;通过分析苏、温两地产业集群的主体,得出苏州模式下外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事实;从分析生产方式入手,得出了苏州刚性生产的特性,通过分析集群内企业网络特点。结论是苏州模式大致有契约性、区外网络和“核”状网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高科技产业集群人才吸引影响因素的分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汉、北京、苏州和东莞四地的高科技产业集群进行了实地调研。定量研究发现:区域宏观、集群中观和企业微观层面的8个因素共同影响着高科技产业集群的人才吸引力;这8个因素由内而外逐渐减弱,可以分为核心引力层、引力增强层和引力扩散层;无论是微观层,还是中观、宏观层,未来的成长与发展都是吸引人才最核心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