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有机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而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也是我们抓好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行动指南。一、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必须找准与群众根本利益的最佳结合点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计生工作的主旋律。然而,由于群众受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与育龄群众的生育意愿仍有一定的距离,只要人们的生育意愿还高于现行的生育…  相似文献   

2.
国家严格的现行生育政策与公民多样化的生育意愿(需求)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与计划生育之间的矛盾,民主法治与计划生育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新时期计划生育面临诸多困境,成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计划生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而且是综合性更强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许静 《经济学(季刊)》2010,(1):27-37,67
以历次全国性有关生育率的各项调查数据为基础,介绍了中国当前的低生育水平和低生育动态模式。依据近几年全国性有关生育意愿的调查数据,计算了在有计划生育政策条件下和无计划生育政策条件下的中国育龄妇女的意愿生育率。在有和无计划生育政策条件下,中国育龄妇女的意愿生育水平均低于更替水平,生育意愿在一定的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可以保持稳定。使用官方公布的总和生育率与计算的育龄妇女的总和意愿生育率数据绘制了低生育水平和意愿生育水平之间的差距图。在低生育时代下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存在差距的现象与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如果要说哪一项社会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大,“生育政策”恐怕是最可能的选择了。在中国,作为生育政策的通俗化表达,“计划生育”四个字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专用名词,它的确切含义就是按政策生育而不是国外“家庭计划”的原意。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进入人口低生育时期,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怎样进一步做好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善,成为当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会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新的被动,必须及时调整策略,依据变化了的形势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一、要严格界定“农业人口”,把好生育政策关。我省针对不同户籍不同的生育政策:非农业的城镇人口实行一个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家庭生育意愿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式下,解决这一矛盾的手段应当由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向诱导性的经济手段转变—这就要求将利益导向机制引入到计划生育工作中。以云南省的计划生育实践工作为例,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对该省计划生育新政策如何影响家庭生育决策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利益导向机制的优越性。给出了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建立利益导向机制的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委员梁中堂同志的新著(《中国人口问题的“热点”》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出版),是作者近年来对于人口理论、人口发展战略和生育政策的研究成果。该书区别于其它学术著作的很大特点是:据理力争、深入浅出、毫无晦涩之言,表现出了浓厚的中国“乡土气息”。正如书作者在自序中指出的那样“实践是个伟大的学校。我的一些观点全然是土生土长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因此,该书无论是对于广大理论工作者,还是对于计划生育战线的实际工作者,甚至对于那些对中国人口问题仅表示关心的国内外的普通人们来说,都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热点”》一书分为三个内容和连同附录在内的五个部分。这三项内容是:人口理论、发展战略和生育政策。五个部分是:人口理论问题;中国人口发展战略问题;计划生育工作和生育政策问题;晚婚晚育加间隔生育试点问题;附录。  相似文献   

8.
自我国“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三孩”政策逐步实行以来,对生育率的提升作用、对城乡居民生育意愿的刺激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房价作为居民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目前更多受经济因素驱动的居民生育意愿有重要影响。基于对文献的梳理发现,房价对生育意愿有挤出效应和财富效应。因此,利用2018年CFPS家庭微观数据,研究房价对城乡居民生育意愿的挤出效应与财富效应。实证研究表明,房价对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具有负向影响即挤出效应,其他变量对生育意愿也有影响,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户籍状况、学历、政治面貌、生育保险、健康状况、家庭年收入、父母的经济帮助等。房价对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即财富效应,但是财富效应小于挤出效应,故总体上我国现阶段房价对城乡居民生育意愿仍然具有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社会上对是否应该放开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很多争论。争论的起因是由于一些调查数据反映的和某些学者估计出的我国目前生育率非常低;鉴于低生育率已经给比较发达的国家带来了很多问题,所以有人呼吁中国的生育政策应该放开。通过对放开生育政策和不放开生育政策两种情形可能导致的人口学后果进行估计,结合国外的经验和教训,从低生育率的长期后果来分析如何合理地选择生育政策。为了避免人口达到零增长后的快速负增长、快速老龄化和人口规模的迅速减少,国家应该密切关注人们生育意愿的变化,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放开生育政策,使生育水平保持在2.0左右,从而尽可能地避免长期的、过快的负增长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更为严重的人口与社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追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史,着重分析由极端"一胎化"转向以"女儿户"为核心的"现行生育政策"的艰难历程。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计划生育由原来政府向群众宣传、号召和提倡,快速转向了家庭按照政府指标来生育的强制生育制度,在此过程中,"一胎化"政策的产生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所在。80年代初,中央提出了以"女儿户"为核心的现行生育政策以替代极端"一胎化"政策,但该政策直到90年代初期才在全国大多数省份推行。一项由党中央明确提出的重大政策,需要耗时十年才得到基本贯彻,这在新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无论是极端"一胎化"的快速产生,还是"女儿户"政策的缓慢推进,要理解生育政策史上这些重大问题,关键还在于理解70年代末至整个80年代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的特殊政治结构与变迁。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应对当前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需要促进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同向发力,满足更多家庭的生育意愿。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7年数据,采用泊松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对适龄群体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适龄群体生育意愿有显著提升作用;相较于农村样本,社会资本对城镇适龄群体生育意愿的提升作用更明显,而在城镇样本中,社会资本对中等社会经济地位适龄群体生育意愿的提升作用更明显。本文为提升适龄群体生育意愿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制定和实施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下适龄群体的生育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2015年和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在不同收入阶层中受教育程度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在不同收入阶层中呈现差异性,在低收入阶层和中等收入阶层中,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会降低生育意愿,对生育意愿具有抑制效应,但在高收入阶层中没有呈现显著影响,稳健性检验进一步支持上述结论。从“教育—成本”“教育—文化”和“教育—阶层”三方面考察教育对不同收入阶层作用机制的差异,结果显示,在不同收入阶层中,受教育程度对生育意愿产生影响的机制不同。对中等收入阶层而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受到“教育—成本”“教育—文化”和“教育—阶层”三方面的共同影响;而在低收入阶层中,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主要是“教育—文化”机制在发挥作用。因此在政策制定时,应重点关注中低收入阶层群体的生育意愿,防止陷入低生育率陷阱。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天门市地处江汉平原,是一个拥有163万人口的省辖直管市.近年来,由于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到位,群众普遍认为计划生育政策放宽了,都能生二胎了.这样,政策外生育逐年反弹,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其它各项措施的顺利推行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以来,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争论又起,学者们对中国是否应该放松乃至取消计划生育作了大量的分析,如《经济学家茶座》就在第35辑发表了徐吕生老师的《百姓的自主生育妨碍了国家的强大吗?》,在第41辑发表了邹至庄教授的《中国的人口问题解决了吗》。作为一名关注和推广经济解释的青年教师,计划生育政策以及与此管制相关的经济社会现象是本人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就从管制及其突破为分析的出发点,分析中国现阶段一系列经济社会现象与计划生育政策之间的关系,以供各位“茶友”品鉴。  相似文献   

15.
当前,群众生育意愿和国家生育政策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如何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消弭这一矛盾带来的不谐和,是人口计生工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吉林省全面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五关爱”活动(关爱计划生育家庭,强化政策导向,稳定低生育水平;关爱新生儿,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关爱女孩,倡导男女平等,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关爱育龄群众,增进生殖健康,建设文明幸福家庭;关爱计划生育困难人群,实施扶助创业,推进脱贫致富)。这是新时期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新路子,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增强人口安全能力的有效途径。一、“五关爱”活动涵盖了人口安全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所谓人口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家…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报告中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做出了更为全面、深刻、具体的论述,强调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保证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具体到我们河北省辛集市,要做好新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为我市营造更加优良的人口环境,就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口与计生工作,通过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一个机制”,实现“六个突破”。一、建立和完善“一个机制”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的计划生育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指出“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之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将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由此可以看出,稳定低生育水平不单纯是计划生育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关系到能否实现我国…  相似文献   

19.
现行生育政策最初是在1982年中央11号文件中提出来的。它对于纠正从1978年开始提出并逐渐形成的“一胎化”生育政策的偏差,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控制人口效果方面,现行生育政策对于抑制农村妇女的早婚早育和多胎生育、调节和疏导我国第三次生育高峰却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相反,由于现行生育政策同广大农民的生育意愿之间的差距过大,在长期执行过程中一直在给农民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迅速改变现行生育政策,彻底纠正“一胎化”生育政策给社会稳定带来的隐患,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我国出台了《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指出已婚大学生可以合法生育。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群体,针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教育,目的是培育大学生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正确处理婚姻与学业的关系,集中精力完成学业,慎重考虑结婚、生育问题,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晚婚晚育。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不足、理念落后,使得一部分人简单地误解为计划生育就是限制生育,而计划生育教育无非就是告诉大家"只生一个好",甚至有一些人认同"计划生育政策就是侵犯人权"这样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