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司代表诉讼制度,源于英国1864年东潘多铅矿公司诉麦瑞威泽案的判例.该案创设了这样一条规则:如果少数股东指控控制公司的人欺骗了公司,则该少数股东可以以公司的名义提起诉讼.目前,世界上各主要国家都规定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我国也在新《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做出了相关规定,这无疑填补了立法空白,能够更好的保护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中美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进行比较,从制度层面和法理层面分析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公司法》76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可以继承,并允许章程予以排除。本文认为,在该法条适用中应该以维护公司利益、尽快解决继承问题、恢复公司原有秩序为目标,平衡继承人和剩余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4.
新民诉法第55条规定明确了民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法律地位,为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然而,该规定作为一种诉讼救济手段尚不能与现实的环境需求和社会需求相匹配,需要从利益维护路径的扩张和相关起诉主体职能的规定与限定两个角度进一步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投资者,尤其是非执行股东或少数股东的利益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一直是各国股份制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股东平等是现代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各国法律一般规定,每一股东根据其持有的公司股份的多少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由于每一股份的价值原则上是相同的,因而在决定公司事务时,持有多数股的股东(简称“多数股东”)便较非执行股东或持少数股份的股东(简称“少数股东”)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企业运作活动中,一般这不会产生不公正的结果。然而,在实践中,“多数股东”利用优势地位,通过控制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等途径,在处理企业有关业务时…  相似文献   

6.
经理权制度从设计上比照民法上的代理制度,即通过经理权内部的授予关系来限制和影响委托人与外部相对人的关系。《德国商法典》第49条第一款规定:“经理权是指被授予从事各种诉讼和非诉讼活动和在商事经营过程中进行法律活动的权利”;而对于法定代表人制度,《民法通则》第38条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相似文献   

7.
在理想状态上,公司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能够独立的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当其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是公司往往不仅会受到来自公司外部的侵害,当公司受到来自内部的股东、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不法侵害时想要追究内部人员的责任是十分艰难的。因此,公司法就发展出了一种替代的救济措施,也就是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本文主要介绍股东代表诉讼的历史沿革、性质、股东代表诉讼的当事人、程序、法律后果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一、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概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公司。与此同时,关于规范市场以及公司等主体行为的法律制度也日益完善。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作为商事主体,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和法律地位;公司的股东对公司的债务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承担责任。这条规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公司的产生。然而,该规定也同样会促使公司的股东利用此  相似文献   

9.
现代公司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股份有限公司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经理式股份有限公司。它的显著特点包括所有权和控制权彻底分离,股权高度分散,法人股东增加,董事会出现非股东董事,职业高层经理控制权加强,股东已减弱或失去对公司经营的总体控制。因现代公司中内部高级经理层对外部股东利益的侵犯,特别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公司并购的出现,在并购中公司经理人员大多采取以牺牲股东利益为特征的反收购措施,西方学者掀起了公司治理的研究高潮。20世纪九十年代后,“公司治理运动”开始向全世界扩展,许多国家和组织、公司纷纷制定自己的公司治理原则。公司治理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达到对外部股东、董事会和高级经理等相关利益者之间的权力制衡。并形成一套有效的科学决策机制,从而保证外部股东等相关利益方利益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0.
辩诉交易制度是美国的一种主要诉讼程序,它极大地提高了诉讼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已成为美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基石。虽然这一制度从产生到现在人们对其态度褒贬不一,但其因素已被许多国家借鉴,足见其存在的合理性。笔者认为,虽然我国是一个大陆法系国家,与美国的诉讼体系和诉讼结构有很大不同,但仍然可以借鉴这一有效制度。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十八次会议通过的新《公司法》,已经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成为公司运行的新准则。但是,对于股东出资不足的法律责任并未做全面的规制,实践中因出资不足导致行使股东权利及对外承担责任发生纠纷不可避免。本文以公司法相关规定为基础,就出资不足股东的行权及对外责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公司制的核心是公司治理结构,而判断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与否的关键是看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原则,董事会具有信托作用,作为被选择的股东代表,董事会被期望用它的诚实和能力去审视公司的战略计划和重大决策,并且根据全体股东的利益去监督和监控公司的管理层。但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董事会功能的弱化却正在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由于我国的公司制改革仍在进行当中,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中,通过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较好地解决了董事会功能弱化问题。因此,我国的上市公司有必要借鉴国外独立董事制度的成功经验加强和完善董事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一人公司又称"独资公司"、"独股公司",是指股东仅为一人,并由该股东持有公司全部出资或股份的有限公司.一人公司根据股东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国有独资公司、法人独资公司、自然人独资公司.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新通过的公司法正式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一人公司在我国的合法地位.公司法第58条规定:"本法所称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14.
公益诉讼制度是在公共利益被蔑视、弱者权利被侵害的社会环境中要求被建立的一种新型诉讼制度.我国至今尚未建立公益诉讼制度,使得众多满怀公益心的热心之士不是求诉无门就是屡诉屡败。为此,我国应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5.
对村财实行股份制管理,福建省厦门市禾山镇江头村的这一做法,为农村集体财产的管理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用机制来确保“干部清白,村民明白”。经过评估,江头村将村级集体财产3873万元折算成38730股,集体股占51%,村民个人股占49%,本村村民根据村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有关条件规定取得一定的股份,成为集体资产的股东。并成立由全体股东参加的“厦门市江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由股东代表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聘请公司总经理负责公司的经营运作。据了解,这个村集体资产自从去年底实行股份制以来,村财完全按照市场化原…  相似文献   

16.
修改后的《公司法》降低了公司设立和上市的门槛,规范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更为有效和周密地保护公司股东、债权人、劳动者以及公司本身的合法权益,防范、减少和化解公司内外的利益矛盾和冲突,这些变化不但能起到激励投资、保障公司制度规范运行的作用,也将直接影响到公司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吴小芳 《农家之友》2009,(20):103-104
行政公益诉讼指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对公共利益、社会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造成侵害或侵害危险时,法律允许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为公共利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虽然我国目前行政公益诉讼未被立法者所承认,但通过知悉西方法治国家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和探讨我国法律制度,可知,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既有必要性、重要性,也有现实性。  相似文献   

18.
祖迪 《致富之友》2004,(11):52-52
民事官司就是民宰诉讼,是指当事人之间因民事权益矛盾或者经济利益冲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在设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经人民法院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审理的特殊案件的活动.以及这些诉讼活动中所产生的法律关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19.
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是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一大进步,在实践中确实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但依然存在诉讼动力不足、检察机关角色冲突、诉讼程序笼统、取证举证困难等一些问题.社会组织作为公益力量的代表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具有不可比拟的独特优越性和现实意义,但因缺乏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而阻碍其在环境治理中...  相似文献   

20.
一人公司又称“独资公司”、“独股公司”,是指股东仅为一人,并由该股东持有公司全部出资或股份的有限公司。一人公司根据股东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国有独资公司、法人独资公司、自然人独资公司。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新通过的公司法正式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一人公司在我国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