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11月13日白山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RAD/CC系统通过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江苏省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局、白山市气象局及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现场验收测试投入运行,运行2年来,根据使用CINRAD/CC新一代天气雷达过程中所发观的雷达设备硬件故障及维修实践,分析了雷达无回波和回波强度弱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快速准确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讨论应用差分GPS(DGPS)技术进行雷达标校的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并进行了精度分析。该方法已在某雷达的标校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3.
2012年4月24日石家庄市平山实施了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全程指挥、监测了此次人工增雨全过程。通过分析此次人工增雨前后雷达回波演变情况,发现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后,雷达回波强度增强、液态含水量增加、回波顶高向上扩展,作业影响区降水增多,说明增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针对2013年3月23日出现的降雹天气过程,利用Micaps资料及新一代雷达探测资料,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几方面综合分析了产生这次强对流天气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毕节地区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的运行状况,并对其软、硬件工作原理和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故障处理与维护措施,为雷达技术保障人员提供现场维修、维护及故障判断、检测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各种产品为天气预报提供了大量的预报信息.特别在做短时预报时,捕捉和跟踪大气中的小尺度天气系低秤凶挪豢商娲淖饔?为确保雷达的正常运行,对雷达设备的有效维护和故障的及时处理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飞行器发射试验前需要评估测量设备的精度。针对无校飞实验条件下的雷达测量精度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等效精度评估方法,利用历次试验的测量数据和试验前的测试数据评估参试雷达的测量精度。分析了雷达的测量信号流程,建立了检测信息、测试信息到测量精度映射的因子合成回归模型,给出了历次测试信息一致性的秩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在测试信息一致的前提下等效评估当前的测量精度。经飞行试验测量数据验证,所提方法对雷达的测量精度评估结果与实际精度的符合性较好,可用于无校飞试验条件下技术状态稳定的雷达精度评估。  相似文献   

8.
岸海警戒雷达需要定期进行标定以保证高的测量精度,受地形的限制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标定方法.为此,提出了以舰艇为配合目标基于GPS定位技术的实时动态标校方法,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实际应用效果.该方法已在多部雷达的标校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四川省新一代天气雷达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系统设计,主要环节。系统面向全省雷达台站、各级技术保障人员、故障会商诊断专家、各级领导等,进行实时、双向和交互式的远程异地通信,为雷达保障技术人员提供广泛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主动雷达与惯导设备安装夹角引起的测角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高精度的标校方法。采用差分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分别测量目标和雷达在大地坐标系中的位置信息,并转换到目标地理坐标系中;同时通过雷达和惯导测量的雷达坐标系下的目标角度、距离信息,建立目标地理坐标系和雷达坐标系的转换方程,计算出雷达和惯导在目标地理坐标系下的安装夹角。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确保差分GPS坐标、惯导输出姿态角和雷达测量角精度的条件下,所提方法能有效和高精度的测量出安装夹角。该方法通过了外场试验标定和机载试验验证,可推广到车载或机载雷达与惯导设备的安装夹角标校中。  相似文献   

11.
传统校相方法无法检测双通道单脉冲体制雷达极化失配问题。采用基于静态目标的动态极化校相方法,即在静态条件下,增加一个信标天线正交极化角校相环节,用于完成跟踪接收机和差信道的校相工作。数学模型的构建、仿真计算以及实测结果均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准确识别双通道单脉冲体制雷达双通道极化失配问题,弥补了传统校相方法在检测跟踪接收机和差信道极化失配问题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船载雷达在海上动态情况下雷达光轴与机械轴之间的偏差无法准确标校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标校电视反向法瞄船桅光标,在海上动态条件下标校雷达光机偏差的新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能误差源,得出改正角误差是反向法光机偏差标校的最大误差源,给出了减少或避免改正角误差的三个解决方法,即智能选择法﹑相对比较法和最小二乘法,利用相对比较法对反向法光机偏差标校数据进行误差修正,标校精度优于10″。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了近距离改正角误差较大的技术难题,提高了标校精度,且该方法操作性强,在船载雷达上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船载雷达动态标校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星敏感器的船载雷达轴系误差标校方法。该方法以精确的星敏感器地平指向为比对基准,解算船载雷达的轴系误差。设计了基于星敏感器的船载雷达动态标校方案,分析了船摇测量误差对雷达测角精度的影响,推导了天线座垂向变形引起的雷达测角误差修正模型。根据测量目标的不同,分别建立了联合测星与跟踪目标时的船载雷达轴系误差分离模型。最后通过联合测星试验对轴系误差分离模型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动态标校成果修正后的船载雷达方位、俯仰系统残差分别为3″和9″,随机残差分别为40″和45″,满足雷达轴系误差标定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公路隧道穿越浅埋地段时,由于浅埋隧道上方覆盖层埋深浅,围岩条件差,常给施工带来不小的难度。对浅埋隧道上方覆盖层厚度及上方覆盖物的分布情况的精确探测,能较好的指导隧道设计及施工作业。地质雷达作为一种正在不断发展的无损探测技术,在浅埋隧道上方覆盖层厚度及分布的探测中是有效的方法之一。该文以地质雷达方法应用为例,探讨地质雷达方法在浅埋隧道覆盖层厚度探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一种船载C频段统一测控雷达对塔与对星角度标校数据不一致问题。通过对交叉耦合产生及因近场导致入射场相位不均匀等原理的分析,得出标校数据不一致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近场效应引起的结论,并通过试验数据对该结论进行了进一步论证,最后对该C频段统一测控雷达下一步角度标校工作给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防御南阳市灾害性天气,南阳CINRAD/SB天气雷达产品需要共享给不同的观测用户,但原生系统的用户数量是有限制的。如何突破种种限制,并实现雷达资料共享的最大化最优化成为首要任务。本文从雷达产品的走向提供了三种解决思路,并提出了具体的四种实现方法,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综合的对比分析,并合理利用设备条件,通过实践,实现了雷达资料的共享。  相似文献   

17.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报文含有本船GPS位置信息,利用该信息可以获得船舶相对雷达的位置.探讨了基于AIS信息的岸基对海雷达标校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系统误差计算流程.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基于该方法计算的系统误差与常用"船舶+GPS"标校方法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18.
测距精度决定了二次雷达系统的目标分辨能力。针对现有二次雷达测距算法测距精度低的问题,分析了二次雷达的测距原理和引入的误差,提出了改进的自适应测距方法。在不更改二次雷达信号格式和硬件设计的前提下,采用分布式处理方式,使询问机和应答机能自动周期性测试本机内部延时,并在询问应答过程中自动分别扣除本设备的内部延时,从而提高二次雷达系统的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19.
双通道接收机是测控雷达实现大姿态飞行目标跟踪测量的常规设备,也是高精度雷达通用的链路配置形式。采用常规的距离零值标校方法对该类型系统进行标校,稳定性较差,精度不高,无法达到亚米级距离零值的校准目的。在传统标校方法的基础上,融合双通道相位同步修正技术,优化了系统距离零值标校方法。仿真和测试结果结果表明,50 dB动态条件下零值校准精度优于1 m,弥补了传统标校方法的不足,可以作为工程方法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雷达缩比模型试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并介绍用于研究雷达散射各个不同方面的各种型式的测试雷达。当雷达用于亚毫米波波长时,情况就会发生有趣的变化。此时,元件和系统设计使用光学方法。在收集大量的各种各样数据的任何设备中,需要一个能够辨别并剔除任何错误数据的可靠的机构。这种数据收集机构以及数据的处理和应用是本项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本文讨论了能够简化数据而又不失其散射特性的方法,并提供了计算结果的实例。最后指出测试雷达设备未来发展可能趋势的某些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