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文平 《乡镇论坛》2008,(21):4-6
他是一个老兵。当军队需要向导时,他在生死抉择中,选择了往前冲。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灾害,在他已不再奢望为官的日子里,万分偶然地改写了他的农民身份。一个逃过鬼门关的人,今天又怎样对待权力和荣耀?  相似文献   

2.
“难得糊涂”的教训那位以"难得糊涂"为座右铭的郑板桥在"十官九贪"的清代社会,为官清廉,留下了不少脍灸人口的佳话。不过,他也有过糊涂的时候,因嗜狗肉而使他受骗的故事,至今令人深思。《艺苑余谈》记:板桥官场不得志在扬州隐居,一盐商墓其画,曾出重金索求。...  相似文献   

3.
2000年8月,一部名叫《生死抉择》的电影在国内上映。该片上映时间不长,便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在国内的票房收入超过同期所有进口的“美国大片”。《生死抉择》为什么会如此吸引观众?这主要是因为它成功塑造了清正廉洁、勇斗邪恶、一身正气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反映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同腐败作斗争的坚定信心。腐败滋生不可忽视腐败是什么呢?腐败,就是利用公共权力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私利。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古今中外,因廉而兴、因腐而衰,是一个基本的规律。我国历史上虽然也有励精图治的皇帝…  相似文献   

4.
梁牛 《工业审计》2004,(3):48-48
近从媒体读到诸多关于“行囊官德”的章,有的讲大凡贪官,“来时一挑轻担,去时车载船装”;有的说,官廉官贪,从为官的“行囊”便可一目了然;有的则干脆将“行囊”比喻为官德的一面“镜子”,如此等等而已。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老百姓习惯把手中握有权力的干部叫官。众所周知,为官之道应该是执政为民,而不是当官为己。然而记者在调研中却发现,基层少数干部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奉行的是另外一套为官之道”。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不中:“秀官”基层有的地方热衷作秀,期望靠作秀  相似文献   

6.
治疗官场“门户病”,防止权力滥用,最主要的方子是依法治国,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促进阳光用权,切断各种利益输送链条,从而斩断官官勾结、权权交易、朝里有人好做官的“定律”。  相似文献   

7.
古代官联     
<正> 古代为官没有施政演说,但从宋代开始,为官者便在官署衙门撰题对联,俗称"官联"。古人为官之道和"官德"就其要者来说,大约可分以下内容。一曰不贪不贿《七修类稿》载肯代弘治年间吏部尚书王恕官署门联:任于朝者,以馈送及门为耻;任于外者,以苟且入都为羞。二曰法严法慎清代张鼎任徐州兵备道,统兼军事、航运、海防大权,他为表明自己官心似水,在道署门上撰题道:地当黄运之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涓都从心上过;官做军民之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三曰克己奉公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这是清代  相似文献   

8.
当年生产经营情况相差无几的两家军工企业,在“军转民”的生死抉择中演出了截然不同的兴衰史——江苏淮河化工总厂(9395厂)和演淮机械厂(9489厂)都是位于呼胎的国有军工企业。当年,一个主要生产TNT炸药,一个主要生产雷体部件,并为兄弟厂配套生产军用包装箱和维修汽车、机器。八十年代以来,在实行“军转民”的生产过程中,这两个厂先后都陷入了困境。淮化厂在生死抉择面前被迫转产,经过10年奋斗,先后开发出多项产品,终于使企业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滨准厂则一直没有从困境中摆脱出来,八十年代靠吃老本勉强维持生存。九十…  相似文献   

9.
<正> “比、兴”是中国文学史中常见的术语,自《周礼·春官·大师》中提出“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之后,历代学者对“六诗”的解释便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典籍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六诗”中的“比、兴”,我们对历代学者论述“比、兴”的几种不同观点简要地加以介绍。一、比、兴分工说《毛诗序》将《周礼》中的“六诗”改称为“六  相似文献   

10.
在有关企业“生死”问题上,大西南某国企领导坦言:“我们企业要千方百计活下去,决不能轻意死掉。”在当前国企面对严峻的挑战,面临生死抉择的紧要关头,这种“千方百计”、矢志不渝求生存的勇气和决心值得大书一笔。在生死抉择关头,企业向何处去,是生还是死?是企业领导和职工经常考虑的问题。当此之时,企业领导的勇气、决心、信心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审计报》2001年1月5日以《“儒官”张成起》为题介绍了我省审计厅厅长张成起的事迹 ,读后感慨万分 ,做诗一首。塞上天地入臆胸 ,畿左经纬一时雄。政声彪炳人去后 ,孤鹏南翔两清风。巍巍太行多葱翠 ,萧萧秋空少洁澄。为官为吏等闲看 ,立言立德气如虹 。读“儒官”有感@史一丁$石家庄市审计局  相似文献   

12.
马月霞 《宁夏审计》2004,(B11):36-36
大家是否还记得,有一部现实题材的影片《生死抉择》曾深深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影片中的主人公李高成,面对腐败分子逼人的气焰,在生死抉择的紧要关头,在痛苦抉择与牟取利益的矛盾心理搏斗中,最终凭借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以国家、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责任感,挺身而出,选择了正义,英勇的突出了重围。  相似文献   

13.
一、善于包装。包装法主要有四种 :一是“自我标榜”法。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平时大讲为官要清正廉洁 ,曾多次在大小会上对“钱”字作析文解字。可他却是一个见钱眼开的大贪。二是“沽名钓誉”法。河南省灵宝市地税局原副局长卫建设贪污受贿金额达500多万元。有了利还要有名 ,他从单位拨出专款 ,安排下属并亲自编了一出以自己为原型的话剧《铁面局长》 ,组织一个宣传队到处表演宣传 ,为其捞取假名誉。三是“韬光养晦”法。江苏省丹徒县公安局原副局长兼县交警大队队长卞建中不喝酒 ,不抽烟 ,经常抓几个冷馒头就着一杯白开水当饭…  相似文献   

14.
《后汉书·杨震传》载:东汉杨震任东莱太守,途经昌邑,县令王密求见。至晚,以十金奉杨曰:“暮夜无知者。”杨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遂拒而不受。后人以“却金暮夜”言为官清廉。“反腐倡廉”时下常见诸报端,已为“官”之箴诫。腐败,必反!“倡廉”,愚以为欠妥。晏子曰:“‘廉者,政之本也。’‘廉政而长久……’”。《汉书》有:“吏不廉干,则治道衰”。孔子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己不正,焉能正人?古人精辟地诠释了“廉”之真谛,人之“廉”,直接关系吏治的兴与衰。“廉”既为政本,何以“倡”?“常修为政之德,…  相似文献   

15.
凤,古瑞鸟名,雄者曰凤,雌者曰凰,凤凰亦略称之为凤。《鹃冠子·度万》称:“凤凰者,鹑火之禽,阳之精也。”《礼记·礼运》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相似文献   

16.
什么叫“生死合同”呢?目前对“生死合同”大体有两种解释:一是“死亡事故自行负责”的合同即为“生死合同”(详见《劳动保护知识问答—1200题》);二是合同中有“发生一切事故由承包方自理……”内容的就是“生死合同”(详见《劳动保护》杂志1990年第2期)。上述两种关于“生死合同”的解释(即“自行负责”、“承包方自理”)从表面看,似乎差不多,但严格讲,特别是具体实施合同过程中。二者是有原则区别的。所谓“自行负责”,通常的解释是指劳动者个人在合同期间因工受伤、致残、甚至死亡,发包方可以不分情况,不问原因,一律由本人负责;所谓“承包方自理”,即是要求承包工程的承包方(法人代表)对所属合同期内职工的因工伤亡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熙熙攘攘的经商大军分成为利而来、携利而往两个群体,算一下比例,后者大概不超过五分之一,成为巨富的,更是百不足一。可见经商之难。曾国藩看到了这一点,写信教训要弃官经商的家里人:为官尚且不能,何况为贾乎?其潜台词是:一个才能平庸的人可以当个平庸的官,绝对当不了成功的商人。在《史记》里,既能当大官,又能当大商人的,有范蠡、吕不韦。吕不韦怎么经商,司马迁只说了一句“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更多的笔墨是写他暴发以后,花大钱、扯裙带、当大官等不大光彩的政治生涯(其文字生涯不错,如主编《吕氏春秋》),…  相似文献   

18.
根据作家张平的小说《抉择》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在全国各地放映以来得到了观众一致好评,每个人都被影片主人公那股冲天的正气所深深感动,同时也被影片所揭示出的企业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所震惊。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有赖于公务员能力素质的提高。当此《公务员法》实施之际,对公务员能力建设谈点管窥之见。一、为“公”须崇尚法治,练就依法行政之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法治社会。公务员作为国家法律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必须具有强烈的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一要更新思想观念。一方面,行政思维方式要实现三个转变,即:把“权力来源于官”向“权利来源于民”转变;把“政府权力本位”向“公民权利本位”转变;把“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另一方面,公务员作为依法行政的主体,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我有一套1985年人民文学版的洁本《金瓶梅词话》。说实话,正文我真的没怎么看,具体故事我也讲不下来,淫词淫句也未曾入脑入心。只是书前无署名的30句《四贪词》,我却是不止一次地拜读过的。《四贪词》之一戒酒云:“酒损精神破丧家,语言无状闹喧哗。跷亲慢友多由你,背义忘恩尽是他。切须戒,饮流霞,若能依此实无差。失却万事皆因此,今后逢宾只待茶。”这一阙里揭露了很多酒之弊端。但“酒损精神”四字,吾以为是其“纲”。古往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