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上市公司在股权再融资时更多地采用了定向增发的方式,缘何定向增发如此受到青睐?本文试图通过定向增发与其他几种股权再融资方式进行比较找出它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方式经历了由配股向公开增发新股,再到流行定向增发新股的演变过程,本文着重探讨定向增发对公司的影响,定向增发新股融资引入了机构投资者,可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且,相对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而言,定向增发新股融资的手续更简单,门槛更低,因此,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由于其发行门槛低、定价灵活、募集资金额度自由等独特优势逐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文章对我国三种股权再融资方式加以对比,分析了定向增发资产注入的动因、现状以及其中的利益输送方式,为定向增发资产注入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表现出明显的定向增发股权再融资偏好。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2006—2012年间实施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募集资金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投资者情绪、利益输送的角度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选择方式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越低迷,公开增发利益输送效应越小,定向增发利益输送效应越大,上市公司更偏好定向增发融资;反之,则上市公司更偏好公开增发融资。因此,在中国股票市场"熊市"经历的时间要比"牛市"长得多,即投资者在大多数时间段处于情绪低迷状态的因素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转向定向增发融资是基于大股东实现利益输送的理性选择。研究结论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有效发挥中国股票市场的资金融通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1998年,我国开始允许上市公司采用增发方式进行再融资,之后增发逐渐超过配股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但当时的增发却仅限于公开增发。2005年10月,新修订的《证券法》首次明确了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证券的行为。同年年末出台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规定,国外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方式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6.
1998年,我国开始允许上市公司采用增发方式进行再融资,之后增发逐渐超过配股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但当时的增发却仅限于公开增发。2005年10月,新修订的《证券法》首次明确了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证券的行为。同年年末出台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规定,国外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方式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总体规模,研究了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方式的特征,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方式进行了国际比较,得出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从单一配股转变为增发和配股并存以及具有股权融资偏好和增发偏好的初步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实施定向增发融资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立足中国制度环境,考察了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政治关联与定向增发融资决策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政治关联对定向增发后长期业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拟实施定向增发融资时,存在政治关联的公司更容易通过证监会的审核批准,并且可以获得更大的融资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存在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定向增发后,长期的会计业绩好于无政治关联企业。文章为民营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和股权再融资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权益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配股、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等。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上市公司通过权益方式再融资的规模较以前年度大幅上升,权益再融资已成为上市公司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和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一家房地产企业的定向增发新股的运作,剖析了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典型操纵行为,进而对再融资在股权限售期设置、规范大小非减持的政策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孙刘玉  张涛 《财会月刊》2011,(18):32-35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股权再融资已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手段,为上市公司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配股、增发新股及发行半股权半债权的可转换债券三种方式,而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的业绩表现一直是业内比较关心的问题。本文以1999~2008年最近这十年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交通运输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三种股权再融资方式的业绩,为我国交通运输类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方式选择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正式引入定向增发为可选择的再融资方式之后,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便更多地转向定向增发。为此,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探讨信息不对称和上市公司控制权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并解释上市公司对于证监会引入定向增发作为可选再融资方式的各种反应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信息不对称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选择;但是股东控制权考虑对定向增发偏好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郝文 《财会通讯》2008,(12):50-53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特点及其现状,结合2006年至2007年有关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市场的实际情况,发现定向增发是房地产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再融资手段。在介绍定向增发融资方式的概念、种类、特点,分析房地产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动因的基础上,指出定向增发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隐患,并提出了完善定向增发融资市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到来,定向增发日渐成为我国股票市场再融资的主要工具。文章从发行条件,发审要求以及内幕交易程度对定向增发和普通增发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分析上市公司更多选择定向增发的原因和交易状况。发现定向增发发行要求低,发行价格可选择性,发行股本无限制等优点,导致定向增发的发行规模远远大于普通增发;同时也发现定向增发的内幕交易程度普遍高于普通增发,而定向增发后的超额累计收益率占事件区间总超额累计收益率的比例也远远高于普通增发。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以沪深两市2007~2008年实行增发的24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上市公司增发再融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73.4%的上市公司增发再融资效率不高,仅有26.6%的上市公司增发再融资效率较好,我国上市公司增发再融资效率总体呈低效状态。本文最后分析了增发再融资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上市公司提高再融资效率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蒋弘 《会计之友》2016,(5):48-53
以我国金融改革为背景,通过建立大股东利益攫取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以及股权融资下大股东力量对比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定向增发、公开增发和配股这三种股权融资方式中,控股股东会优先选择定向增发为并购融资。而并购融资前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以及并购项目的融资金额,会影响控股股东在定向增发融资与债权融资之间所做的选择。在股权融资下,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在并购融资后的提升水平以定向增发为最低,公开增发次之,而配股则最高。  相似文献   

17.
自2006年5月8日证监会颁布并实施《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以来,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已成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与西方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及规范的私募发行制度相比,我国资本市场仍比较落后,有关定向增发的政策还处于不断完善中,证监会为此曾先后出台的管理办法有《上市  相似文献   

18.
自2006年5月8日证监会颁布并实施《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以来,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已成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与西方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及规范的私募发行制度相比,我国资本市场仍比较落后,有关定向增发的政策还处于不断完善中,证监会为此曾先后出台的管理办法有《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2~2007年三种主要再融资方式:可转债、增发、配股的融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求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因.对股权再融资成本采用CLS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可转债融资成本取利率成本与内含期权成本之和,结果表明,在样本选取期间,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再融资成本低于股权再融资成本.希望以较为低廉的成本获取资金应该是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可转债融资的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6~2011年股权增发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设计股权增发路径时主要是在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之间进行选择,定向增发中投资者的差异并没有构成新的增发路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强,上市公司选择定向增发的可能性越大,而监督效应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在信息不对称情景下,公开增发公司会聘请资本实力更强的承销商来见证公司价值,而资本实力较弱的承销商出于包销风险的考虑,也会影响上市公司股权增发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