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房价下降对消费的影响一般通过财富效应、收入效应和购买住房的派生性消费体现出来。这三种效应在现实中都存在着作用,具体要看何种效应更大。从我国的现实来看,收入效应应该显著大于财富效应,同时住房派生性消费也可能  相似文献   

2.
VEC模型分析表明,中国城镇居民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微弱.这与住房价格上涨过快、住房资产缺乏流动性和居民较强的流动性约束有关.为发挥住房资产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应该采取措施抑制住房价格的过快增长,保持住房资产的适当流动性,保持对住房市场的平稳调控.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住房资产和股票资产的财富效应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笔者基于我国35个大中城市2000年~2010年季度数据,采用面板协整方法,研究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住房资产和股票资产的财富效应。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住房资产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性正向关系,地区间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股票资产与居民消费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股票资产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关系,股票价格变动对居民消费影响不大,中部和西部地区股票资产的财富效应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住房财富对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在已有研究中得到佐证,在住房市场和住房信贷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讨论贷款购房带来的还贷经济压力是否抑制了房产"财富效应",在我国特有的消费文化和居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刺激国民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本文基于2014年和2016年两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在引入购房方式相关变量后对房产"财富效应"进行了再检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住房"财富效应"广泛存在,是否持有住房、住房套数和住房价值对家庭消费均具有促进作用,但如果脱离购房方式,单一考虑住房"财富效应"不尽准确,在考虑了购房方式和待偿房款额变量后,发现贷款购房方式缓解了家庭预算约束,待偿房款额对住房"财富效应"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虽然"房奴效应"对于住房"财富效应"具有一定的削弱,但不足以抵消住房价值提高对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基于住房财富效应,构建了房价变动对居民消费的跨空间影响的分析框架。该框架阐释了住房财富效应的区域差异:不同地区间房价的空间传导、居民的异地消费以及消费的示范效应,使得本地房价变动可能引起周边地区居民消费的连锁反应。其后,本文利用中国278个地级市2000—2018年数据,通过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不同地区住房财富效应的差异,以及房价变动对居民消费的跨空间影响。结果显示:(1)虽然中国整体上存在住房财富效应,但西部城市财富效应并不显著,并且核心城市还存在负财富效应。(2)不同城市间房价对消费存在跨区影响。东部城市和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消费的正向影响很显著,而边缘城市则对周边城市消费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不同城市间的消费也具有空间上的示范效应。最后,本文从房价和居民消费空间联动的视角,为政府扩大内需、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与“李嘉图等价观点”对国债融资的消费效应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假说,将国债幻觉引入基本消费函数,区分私人部门持有的国债资产和其他资产两部分,运用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实证分析了国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债对城镇居民具有一定的“财富效应”;人均可支配收入仍是居民消费的基础;其他金融资产对城镇居民具有“负”的财富效应,而住房资产对城镇居民而言具有“正”的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7.
从消费者视角而论,品牌资产存量价值变动的前因机制是一个理论黑箱。基于品牌形象的中介效应,通过调查问卷采集样本数据和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该理论黑箱进行了探索,发现社会舆论和消费体验是显著导致品牌资产存量价值发生变动的两个基本前因要素,它们影响品牌资产存量价值变动的具体路径为:社会舆论因素一方面直接对品牌资产存量价值变动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品牌形象的诚信维度、名望维度和物有所值维度的部分中介效应来间接对品牌资产存量价值变动产生影响;消费体验因素则通过品牌形象的物有所值维度的完全中介效应间接对品牌资产存量价值变动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应重视品牌形象的中介效应并通过社会舆论、消费体验这两个路径来防范品牌资产的消散和促进品牌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8.
理论上看,从住房支出和财富效应的综合角度加强对居民消费的分析是必要的。本文构造一个包括住房支出、资产及其财富效应、可支配收入和利率的消费函数。实证分析表明,住房支出等占居民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较大,住房支出的比例与居民消费的增长呈现反方向变动关系,资产呈现较弱的负财富效应。一个重要的涵义是,要通过居民消费的增长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必须有效遏制住房价格的过快上涨,并维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为此,应该使用财政货币政策等多种手段,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在住房价格持续上涨和消费信贷市场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住房价格可能借助家庭债务这一中介变量间接作用于居民消费。本文在理论上,构建一个同时纳入家庭债务、住房价格的消费决定模型,详细阐述房价上涨、家庭债务对城镇有房家庭消费的作用机制;在实证上,基于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检验了房价上涨、家庭债务对城镇有房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上涨的房价显著促进了城镇有房家庭的消费支出,住房对于家庭消费的财富效应明显,且该效应会通过家庭债务进行传导,具体表现为流动性约束效应与抵押效应两种机制;家庭债务对城镇有房家庭消费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即使是将家庭债务细分为住房贷款与非住房类贷款,这一正向关系依然存在;但当家庭债务超过适度规模时,其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将转而呈现出"挤出效应";家庭债务的持续累积会扩大消费支出缺口,长远来看不利于消费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0.
资产财富效应关注的是资产价值波动对消费的影响。国内外对资产财富效应的研究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近年来,住房价格和股值的显著波动使得资产价值与消费之间的关联性问题又重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不少学者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宏微观数据对财富效应的作用力度和产生机理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本文从财富效应的国际比较、财富效应理论机制的微观验证、财富效应对不同消费品的影响以及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表现四个角度,对国外有关资产财富效应的近期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相关研究结论揭示了影响财富效应作用发挥的潜在变量,但是财富效应的传导机制以及内在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2017年数据,检验了住房价值对中国城镇家庭股市参与的财富效应,特别研究了信贷约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家庭住房现值能够促进城镇家庭股市参与,财富效应明显。但住房财富效应主要存在于没有信贷约束的城镇家庭中,尤其是当家庭存在供给型信贷约束时,财富效应消失。利用工具变量和PSM等进行稳健分析,结果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信贷约束主要通过影响家庭风险偏好和流动性约束来抑制住房财富效应。此外,住房财富效应在家庭住房资产占比低和互联网金融参与度高时更明显,但这一增强效应仍主要存在于没有信贷约束的家庭中。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产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区别于数据资产的规范性研究,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上市公司的数据资产指标,以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数据资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人力资本升级在数据资产影响企业价值过程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据资产是提升企业价值的有效驱动力,该结论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从中介效应来看,数据资产带来的人力资本升级,即员工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第三,对于高科技企业、非国有企业、行业竞争程度高的企业而言,数据资产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本文从企业价值的视角,检验了数据资产“入表”制度的有效性,不仅在理论上拓宽了数据资产领域的相关研究,也在实践中为企业利用数据资产优势赋能企业价值创造,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200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视角,分别从时间、空间、结构等多角度分析财政分权的能源消费效应,运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估计和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各类能源消费的空间相关性和人均消费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人均综合能源消费、人均煤炭消费和人均焦炭消费都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及空间溢出效应,而对人均汽油消费虽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但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从空间效应角度来看,财政收入分权的提升会促进人均综合能源消费和人均煤炭消费,却对人均焦炭消费产生抑制作用;财政支出分权的提升会抑制人均综合能源消费、人均煤炭消费和人均焦炭消费;财政分权会带来邻近地区能源消费水平的变动,产生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从实证研究角度,对近年国外关于资产价格影响消费的财富效应和影响投资的托宾Q效应的有关文献作一个简单的综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习惯形成(habit formation)的消费函数,并将财富划分为房地产财富和非房地产财富,利用我国2003—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考察了房地产财富的短期和长期消费效应。实证表明:我国房地产财富的总体短期消费效应为0.11,长期消费效应则为0.29,消费的习惯形成系数则为-0.97;但从地区效应来看,房价较高的省市并未体现出较高的消费效应。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我国国家统计局2002-2009年的城镇住户大样本抽样调查数据,重新测定了住房价格对自有住房家庭消费倾向的影响效应,提出了我国居民较强的再购房动机是导致住房财富效应为负的重要原因这一假说。文章重点探究了家庭再购房的三大潜在动机——为子女购买婚房、住房置换更新以及投资性购房对我国城镇家庭消费—房价弹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证实了我们的研究假说。文章的研究结论为认识和把握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特点以及消费与房价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基于详实的微观家户数据,本文首次区分和比较了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生产性住房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细致考察了家庭资产对居民消费的"资产效应"和"财富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类型资产对居民消费的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住房资产主要呈现出消费品属性,只存在微弱的"资产效应",且不存在"财富效应"。这个结论对于拥有大产权房和二套房的家庭同样成立。因此,住房价格上涨无助于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相反,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具有明显的"资产效应"和"财富效应",同时,其"财富效应"主要体现在自我雇佣的家庭中,主要作用机制是降低了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并缓解了家庭流动性约束。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引导资金进入生产性部门、发展房地产金融并积极推动金融市场改革是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扩大内需是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但是,内需不足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最大阻碍。通过VECM模型论证上海市不同时期、拥有不同住房所有权的家庭消费对房价变动的反应结果显示:房价变动对高收入与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始终没有影响;对于平均消费、中高、中等与中低收入阶层,在1985-2000年期间,房价变动仅对中高收入阶层消费具有微弱的财富效应,对其他收入阶层的消费没有任何影响;在2000-2012年与1985-2012年期间,房价变动对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表现为微弱的财富效应,对平均消费、中高与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均表现为挤出效应。为此,本文提出通过抑制房价的非理性飙升态势来改变市场对房价走势的乐观预期,维持住房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以构建促进消费增长的长效动力机制以及对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给予政策优惠等措施来扭转上海市房地产市场的挤出效应,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9.
陈静  左鹏飞  袁新 《技术经济》2021,40(9):45-55
基于2003—2019年省域数据,构建互联网应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SYS-GMM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互联网应用、技术创新、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优化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互联网应用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持续性正向促进作用;从中介效应来看,技术创新在互联网应用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从调节效应来看,居民消费在互联网应用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在消费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无显著的调节作用.同时,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和居民消费的调节效应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并伴随时段发展呈现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提出一种资产替代效应检验方法的基础上,对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资产替代效应的存在性、行业差异和年度差异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随着长期借款的增加,风险资产也相应地增加,即债务融资的资产替代效应是存在的;在17个行业中,有14个行业都存在资产替代效应,而且不同行业的资产替代效应系数存在较大的差异;从1993—2013年共二十一年中,有十七年都存在资产替代效应,但不同年度的资产替代效应系数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