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制度因素与国际直接投资区位分布:一项实证研究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简称FDI)及其载体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国际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北美和西欧吸引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60—70%,拉丁美洲和东亚、南亚吸引了余下份额...  相似文献   

2.
王友 《经济论坛》2001,(19):35-3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全球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日趋加快,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取代了国际贸易的地位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联合国贸发会(UNCTA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IRDB)等国际经济组织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国际直接投资作为灵活性最强、规模最大、作用最突出的生产要素,正以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经济领域中发展,深刻地改变着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面貌,加速了各国经济结构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全方位的促进作用。在80年代初期,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开放经济下的宏观非均衡分析华民黄列(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一、导论自1992年以来,中国开始实施全面的开放政策,外资大举进入中国,特别是来自于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FDI),增长速度十分惊人。这些外国资本不仅弥补了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资本缺口,提高了国民...  相似文献   

4.
国际资本移动扩大与金融危机张威(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资本移动是指一国居住者与外国居住者之间的资金借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及银行间相互借贷。在国际收支表上,通常被划分为长期资本移动(还贷期限超过一年或未限定还贷期限的)和短期资本移动(...  相似文献   

5.
国际资本移动扩大与金融危机张威(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资本移动是指一国居住者与外国居住者之间的资金借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及银行间相互借贷。在国际收支表上,通常被划分为长期资本移动(还贷期限超过一年或未限定还贷期限的)和短期资本移动(...  相似文献   

6.
据10月3日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 (UNCTAD)出版的《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 :跨界兼并和收购及发展》介绍 ,由跨国公司产生的外国直接投资 (FDI)流入量继1998年创下8650亿美元的骄人成绩后 ,1999年又超出了1万亿美元的水平。UNCTAD的秘书长鲁本斯·里库佩罗 (RubensRicupero)道 :“跨国界的兼并与收购(M &A) ,包括对私有化之后的国企进行投资的外国投资者所采取的收购 ,都驱动外国投资数额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世界投资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卡尔·索旺(KarlP.Sauvant)补充道 :…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乃当今世界呼风唤雨的势力,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Weltwirtschaftliche Entwicklung)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国际直接投资(FDI)的最主要通道和主体,是世界重要的研究开发(RD)中心,对区域经济和国别经济会产生极大的蝴蝶效应。据联合国近几年“WORLD INVESTMENT REPORT”和“TRADE AND DEVELOPMENT REPORT”的资料,目前  相似文献   

8.
技术累积、竞争策略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一、引言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FDI)的理解必须从两个基本前提出发:(1)对业已存在的FDI理论必须给予充分、准确的理解,同时在探索新的解释时必须注重同这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2)发展中国家的FDI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必须考虑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管理王曦(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贸易与金融系510275)我国自1983年开始大规模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从此,我国FDI总量便以每年478%的增长率高速增长。至1995年,FDI已占当年利用外资总额的70%以上,当年固...  相似文献   

10.
陈闽 《经济导刊》1999,(2):23-27
从1993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激烈角逐的市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的热门地点,许多跨国公司已从一个或数个单纯的代表处发展到拥有多个合资、独资企业的中国分公司或中国中心,其在华组织机构也日趋复杂。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寻求在华...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结构和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一、前言过去二十年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并成功地引进了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外商直接投资(FDI)的重要引进国。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2年以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类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投资总额和单项投资额急剧增加;(2)一部分投资从劳...  相似文献   

12.
陈涛  赵军 《经济师》2001,(8):33-34
一、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总趋势(一 )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 ,各国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呈现出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的特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采用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 :1、世界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世界商品贸易量的增长已连续七年超过世界生产增长率 ;国际直接投资 (FDI)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普遍欢迎 ,总量不断刷新 ,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市场全球化。当前世界上众多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已不再拘泥于国内市场 ,全球化市场定位和开展国际营销…  相似文献   

13.
外国直接投资新特点和中国引资环境的重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旧世纪交替之时,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日益活跃,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发展表现出许多新特点。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的同时,应及时更新引进外资理念,改善引进外资环境,更好地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一. 世纪之交外国直接投资的新特点1.外国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地区结构变化90年代以来,世界外国直接投资持续增长,特别是在20世纪最后几年增长飞速。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2000年世界外国直接投资额比1999年提高14%,将超过1.1万亿美元,而10年前世界FDI的统计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刘嘉珍(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ForeignFundStimulatesChina'sModernizationDriveAReviewontheMainFeaturesofFDIChina¥ByLiuJia...  相似文献   

15.
柏山  谭彦 《经济纵横》1997,(7):45-48
调整外资政策提高外商直接投资效益□柏山谭彦近几年,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I)成为一个热点,众说纷纭。有的从引进资金技术的角度表示赞成,有的从国有资产流失的角度表示反对。本文认为,要正确认识外商直接投资,必须澄清引进FDI的目的和可能带来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中的引进技术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军 《经济纵横》1999,(5):48-51
一、利用FDI引进技术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已经成为我国技术引进的一个主要方式。伴随着利用FDI规模的逐步扩大,技术引进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这一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二阶段理论:外商直接投资新的分析模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二阶段理论:外商直接投资新的分析模型吴彬黄韬(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自FDI理论创始至今,占主流地位的理论几乎都是以发达国家的垄断性大企业为研究对象,围绕其构筑理论体系。可以说,这些理论确实很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的FDI,也为后人研究FDI奠定了坚...  相似文献   

18.
影响外资进入我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 ,90年代以来外国直接投资 (FDI)出现了空前的高涨。据联合国贸发会《1998年度世界投资报告》 ,流向中国境内的外国直接投资从1992年到1997年持续6年高增长 ,成为在世界上吸引外国投资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 ,如表1所示。在这些投资中 ,绝大多数来自东亚和东南亚 ,尤其香港是对华的主要投资者。在全部海外投资的构成份额中 ,从1992年到1996年 ,香港一直占60%以上 ,其次才是日本和美国。这主要是因为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 ,与大陆的特殊关系使它与别的投资者相比,由…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以外国直接投资(FDI)为主的国际资本纷纷涌入中国,增强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技术指标(2006)》,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包括四方面指标:①国家倾向性(National Orientation),即政府对提高本国技术能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视程度以及采取的政策措施;②社会经济基础设施(Socioeconomic Infrastmcture),包括资本市场发展状况、外国直接投资、政府教育支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