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高校共青团的主要工作是育人,为了提高青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志愿精神,高校共青团开展了以志愿者服务为指向的劳动育人工作,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理念深入到志愿服务精神中,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志愿精神教育,组织青年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志愿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地蓬勃发展,高校大学生逐渐成为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中坚力量,高校开展的志愿者活动数量和形式日益增加。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还面临很多问题,例如志愿组织建设不完善、后期宣传工作不到位、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制约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本文以江苏师范大学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分析,综合分析当前高校志愿者活动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其组织形式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高校志愿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3.
《宁波通讯》2007,(2):48-49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党员服务中心为平台,整合党员队伍资源,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更是加大了对党员志愿服务形式和途径的探索力度,组织开展了“党员志愿者在行动”系列活动,让党员在志愿服务中尽己之能、展己之长,积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争当引领人。  相似文献   

4.
王诚 《魅力中国》2014,(25):66-66
志愿者已成为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也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国有企业一方面在担负着艰巨的经济社会稳定责任,另一方面也要发挥服务社会的模范带头作用。国有企业的志愿者更要在激发社会管理活力、搭建社会协同平台、开拓公众参与渠道、配合维稳发展工作、促进健康文明生活、塑造友善互助形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文结合深物业集团公司近年来在志愿者活动实践的成功经验总结了国有企业志愿者要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关键词:志愿服务工作;国有企业;思考志愿服务是几乎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志愿服务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都加入到志愿者组织中,开展相应的志愿服务活动。人们从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上海世博会、深圳大学生运会等国际重大比赛、展览的成功举办中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可以感受无处不在的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涟钢老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做法与经验。认为要做好老年志愿服务活动,就要做到:构建开展亲情服务的组织体系;营造开展亲情服务的浓厚氛围;倡导开展亲情服务的和谐风气。  相似文献   

6.
王亚萍 《魅力中国》2013,(17):397-397
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是壮大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最有效的途径。志愿者工作在共青团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吸引凝聚青年、弘扬社会新风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青年志愿者工作正以“组织化动员”的方式,在特定场合、特定任务、特定需求服务等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年志愿者在贡献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志愿者工作与企业发展的有效融合,就成了现在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章洁 《理论观察》2015,(2):143-144
志愿服务作为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在实践育人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为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需要从思想、组织、动力和质量等四个方面努力探索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志愿服务实践教学,可以对大学生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消化与吸收。高职院校应着力构建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途径,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设计好思政课志愿服务实践教学的项目,对学生开展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培训,做好思政课志愿服务实践教学的宣传动员和总结,拓展思政课志愿服务实践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9.
在促进志愿服务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志愿服务组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县域则是志愿服务组织的登记注册地和开展服务的重要场域。为了促进县域志愿服务组织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作用,文章基于对江苏省C市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状况的长期跟踪观察和调查研究,分析了C市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成就与问题,并从帮助志愿服务组织加强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利用新理念提升志愿服务组织的专业化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促进县域志愿服务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胡若静 《黑河学刊》2015,(3):133+136
以本人所带的班级为例,结合指导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实际经验,表明"开展系列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进而创新并探索进一步巩固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方琳 《宁波通讯》2013,(8):19-19
近日,本刊记者从共青团宁波市委获息:今年5月上旬,宁波市将举办一场面向志愿服务工作的"2013宁波市志愿服务洽谈会"。届时,不仅好的志愿服务项目可以现场摆摊展示,爱心企业和机构也可选择感兴趣的项目提供资金和实物支持,实现志愿者、项目、资源之间的"无缝对接"。本刊就此次"2013宁波市志愿服务洽谈会"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共青团宁波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林体。  相似文献   

12.
我国志愿服务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存在着很多弊病。随着志愿服务工作的不断完善,无论是高校还是社会都产生了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制度需求。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设必然是我国志愿服务工作下一步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湖南省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现状,找出湖南省青年志愿服务组织面临的困难,探讨了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如何发挥与政府的联动作用,充分发挥自身组织动员优势,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从而有效介入社区建设和管理,统筹城乡社会融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共青团是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织的直属领导,加强党团引导功能,强化对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思想引领,对于完善志愿者组织的运行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党团工作中要加强对青年志愿者组织的思想教育。以志愿者协会为单位,除去志愿服务工作以外,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做到“行动为启思想先行”。加强思想教育是保证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保证志愿者组织不断扩大、保持稳定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5.
邵明琛 《魅力中国》2014,(15):184-185
组织大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一项至要职能,也是大学生参与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条主要途径。本文依托新形势下青年志愿者的光荣使命,探索了在新时期如何发挥志愿者的首创精神,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志愿者的主力军是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思想觉悟较高,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但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服务层次大多还停留在基础性服务层次,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较少。本文对大学生志愿者专业学习与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内容进行分析,探究了大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有效形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深入调研临西县爱心志愿者协会,文章介绍了该协会的基本概况、管理制度和发展经验,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志愿服务缺乏专业培训、资金供给缺少稳定来源和志愿组织缺乏社会认可。为了促进临西县爱心志愿者协会健康长远发展,必须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拓宽组织筹资渠道,确保资金来源;营造志愿服务氛围,优化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社区服务指的是在政府的资助和扶持下,按照社区居民的不同需要,由政府、社区内的各种法人团体、机构、志愿者所提供的具有社会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以及居民之间的互助性服务。当下,高校青年志愿者社会服务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很多高校都在周边确定了社会服务基地,并以各级共青团组织为主导,开创出一系列切实可行和有效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同时,很多高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教育、卫生、文体等服务活动,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并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随着社区服务事业以及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持续发展,怎样促进社区服务与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有机结合,如何确保高校青年志愿者能持续参与社区服务事业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急需通过有效的路径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9.
社会各界对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正在日益提升,研究中小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焦作李封模式"是以制度保障、资源整合、服务供给和反馈评估组成的有效可行的运行机制。但在具体实践中,该模式仍存在着志愿服务理念普及率不高、资源整合能力不强、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本文提出,优化中小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路径,应加强政策扶持保障、拓展志愿服务项目、健全激励制度,不断优化社区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活动开展的关键内容,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是高校实践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志愿服务的实践能够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教育提供新平台,同时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本文在志愿服务中普遍存在的物质保障薄弱、管理评价不完善、志愿者自我实现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完善高校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