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依据面向区域经济的制造企业协同物流系统的运作特点,对协同物流系统各子系统建立模型,并构建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链上制造企业协同物流体系结构,模拟面向北部湾经济区的制造企业协同物流系统实际运作过程设计原型系统;对面向该区域经济的制造企业协同物流系统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内政府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中原经济区内府际协同有其坚实的现实基础,构建良好的府际协同关系成为处理好中原经济区内政府关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首要定位是建成我国西南地区的物流中心,物流是北部湾经济区的首要发展产业。作为广西的桂北地区,北部湾经济区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融入经济快速发展的潮流中,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从物流环节的角度,提出了桂北物流企业与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协同发展的3种模式,分析了构建协同模式的途径,对桂北物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协同物流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联辉 《物流技术》2008,27(1):5-7,30
根据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在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物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协同物流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提出了该城市群区域协同物流体系构建的框架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海峡西岸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港口物流区位优势、构成等要素;重点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战略与对策,提出了建立区域港口物流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赵金中 《物流科技》2013,36(5):30-32
《中原经济区规划》在十八大以后得到国务院的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未来将会成为我国的物流中心。通过对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进行研究,有利于全面降低物流成本,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分析中原经济区发展物流业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并找出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郑端 《物流技术》2015,(3):90-92
在物流与经济协同发展理论基础上,采用SWOT-PEST分析方法,对关天经济区的物流资源整合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关天经济区物流资源整合策略,并从政策和人力资源协同两方面给出了关天经济区物流资源整合协同支持策略,不仅能促进关天经济区的物流资源整合,还能进一步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8.
院文章基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视角,探索物流市场协同与交通一体化之间的耦合关系,构建基于钻石模型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协同发展理论框架。提出区域物流市场协同发展体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运作体系、基于交通一体化的物流模式创新体系和京津冀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并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吕海燕 《中外企业家》2012,(15):101-102
珠中江处于珠江口西岸的有利位置,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国家发改委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基于区域物流资源共享层面上构建珠中江城市区域协同物流产业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构建珠中江区域协同物流体系的基本思路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业转移是中原经济区的历史机遇。应当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以区域协同创新联盟为网络,以科技服务平台为桥梁,以政府支持为保障的中原经济区自主创新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河南省要全面建设创新型河南,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科技支撑,就必须要立足省情持续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以深化改革开放为主动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我省协同创新下产学研用的现状,探讨了制约我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问题症结,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地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王小丽 《物流技术》2013,32(2):12-14
河南省区域物流能力的提升,不仅是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基础,而且对我国区域物流整体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以2000-2011年河南省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河南省区域物流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在说明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前提下,提出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省各地市的区域物流能力进行了评价及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物流体系的进步和国防建设的发展,如何将京津冀物流产业推向快速对接项目的发展之路,具备军人精神、专业的科技型物流人才是核心的竞争力。本文从建立军地双向交流互通人才交流机制,协同构建军地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物流创新成果共享机制、提高军民融合人才社会服力水平四个方面展开军民科技协同组建京津冀区域科技型物流人才共育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区域物流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及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凌云  穆东  李维国 《物流技术》2009,28(7):12-15,18
根据区域物流的特性和协同发展趋势,分析了区域物流系统的协同发展的含义及特性,并根据区域物流聚集的地域性来探讨区域物流系统的协同发展阶段,并构建了区域物流系统要素协同关联度模型,从而为找出区域物流系统协同发展的序参量和发展规律以及促进区域物流系统结构调整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原经济区已成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在建设中原经济区过程中旅游业以其独有的行业特点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进一步突出旅游业的作用与地位,中原经济区内各旅游目的地必须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深度融合,走一条强强联合,协同发展之路,共同建设大中原旅游圈,这是区域旅游发展趋势所定,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根本要求。本文分析了构建大中旅游圈的条件与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物流园区是多种物流基础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是区域物流网络的结点,对区域经济具有促进和辐射作用。近年来,中原经济区在物流园区规划、兴建和投入运营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了促进物流园区健康发展,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对园区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定位;大力发展专业物流企业,促使工商企业转变观念;创新投融资模式,建设先进的物流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7.
物流园区是多种物流基础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是区域物流网络的结点,对区域经济具有促进和辐射作用。近年来,中原经济区在物流园区规划、兴建和投入运营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了促进物流园区健康发展,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对园区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定位;大力发展专业物流企业,促使工商企业转变观念;创新投融资模式,建设先进的物流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地处中原经济区的中心位置,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又是中原崛起的核心增长极。而物流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被认为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动脉,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客观、准确地分析河南物流发展状况,对河南科学决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现代物流竞争力,从而  相似文献   

19.
张洁 《价值工程》2019,38(12):4-7
区域经济与物流作为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两者协同发展程度对马边彝族自治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协同理论为基础,构建区域经济与物流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同时选取马边彝族自治县2010-2017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综合测度了马边彝族自治县经济与物流系统协同度。实证结果表明:2010-2017年马边彝族自治县区域物流业有序度呈曲折上升趋势,区域经济有序度呈稳步上升趋势,复合系统协同度呈现出M型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基础设施建设、物流服务体系、产业结构等方面促进马边彝族自治县经济与物流系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潘经强 《物流科技》2013,36(1):18-20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冲击较大,作为服务业的农产品物流业也深受其害。河南在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中要消化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使农产品物流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助推产业。在分析2007~2011年河南省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从正反两面剖析了金融危机对河南农产品物流带来的影响,后危机时代河南农产品物流可以探索走发展绿色物流、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等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