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文化整合成为中国企业实现跨国并购协同效应的基本对策。但由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面临逆势文化整合环境,西方学者提出的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理论应用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时存在适配性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共现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中国学者针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进行的研究。并提出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型,对于中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家电企业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最主要模式,但复杂的国际化环境和国际商业规则使中国家电企业在海外的跨国并购之路步履维艰。中国家电企业由本土走向全球的转变,正是从传统的整合资源到整合制度的转变。“法商管理”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解决上述难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创新地将中国企业家的商业智慧与法律智慧进行结合,为中国家电企业的“世界梦”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跨国资本运动更加的频繁剧烈,对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除了有跨国资本投资办厂和基本投资活动之外,跨国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了对外投资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从内部控制的协同效应出发,采取双案例研究的方法,引用企业跨国并购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从财务协同、经营协同、管理协同三个方面对跨国企业并购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持企业文化的相对独立和必要平衡是实现协同的关键,同时从并购准备阶段、并购实施阶段、后续整合阶段三个企业并购的必经阶段提出了对应的阶段性对策,为并购之后协同效应的实现提供了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4.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并购是企业集团扩张的必由之路,其主要动因是追求并购后的协同效应。本文运用重庆太极集团购并案例,在分析并购协同效应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整合来实现协同效应,以及如何评价企业在并购后协同效应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联想并购IBM,TCL并购汤姆逊公司、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以及上海汽车并购韩国双龙跨国并购案例,通过财务绩效与组织资本分析这些并购案例的成败,引出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企业开始以跨国并购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本文将国际折衷理论和对外投资不平衡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套适合发展中国家并购的理论依据.并结合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和联想并购IBM的PC事业部这一具体案例,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中国吉利集团跨国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后整合过程的案例研究,揭示出中国企业在并购全球领先企业时的一种有效整合方式:并购双方应维持企业文化、运营模式、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独立性,以保护被并购全球领先企业的品牌价值,降低文化冲突,减少企业间调和成本;并积极地融合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全球规模化生产以及基础资源共享,追求整合的协同效应,增强核心竞争力。本文提出,并购交易完成后迅速、简洁、明确的战略定位及组织间交流机制的确立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马光远 《中外管理》2011,(10):164-164
纵观中国企业20年来海外收购之路,从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色到并购大国,步伐之快如同中国的经济增长,堪称奇迹。然而,评估跨国并购成败得失的关键,并不在于有没有大型的并购案例,而在于有没有真正的并购协同效应。翻阅20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航海日志”,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  相似文献   

9.
学习和研究我国跨国并购的案例,通过分析已发生的跨国并购案例,总结经验,分析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评估与控制能力,以此来降低并购的成本,是企业跨国并购必要的准备工作。文章选取三一重工并购普茨迈斯特作为跨国并购财务风险评估和控制的研究案例,基于财务风险的不同类型,提出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的全球化,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也将会越来越活跃。本文综合阐述了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相关理论,重点论述了企业并购的协同作用的作用机制,在对协同效应作用机理进行系统论述的基础上,对吉利汽车并购DSI公司实现的并购协同效应进行了分析,为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协同效应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陈知 《中外企业家》2013,(35):272-273
自中国加入WTO以后,在政府"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风云涌动。但跨国并购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扩张方略,其财务风险方面国内的应用研究较于企业界热情地并购是有些滞后的。本文试图以国内外学者对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的理论研究为切入点,探讨相关的成果和局限性;总结中国企业近年跨国并购重大案例中各种财务风险构成以探讨分析我国企业一般适用的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成因,为我国跨国并购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联想和明基跨国并购正反案例的对比分析初步验证了文献中构建的三维动态理论模型,并运用该理论模型对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建议,希望能够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郭芳 《中外企业家》2009,(4X):61-63
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体制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促进了我国与他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案例成功率往往较低。通过对跨国并购理论的导入性介绍,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对失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炼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跨国并购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财务活动,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过程,所以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是企业跨国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文章以吉利并购沃尔沃为案例,通过剖析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动因,研究跨国并购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以期对中国企业未来的跨国并购之路提出财务风险的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民族文化、商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差异。基于企业文化视角,运用文化三层次理论(基本假设、价值观体系、行为和物化行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了中西企业文化的差异,构建了跨国并购中企业文化的三层次分析维度模型,这为今后进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实证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效率理论及应用 效率理论依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并购有助于促使经营者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和获得某种形式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一般包括:①经营协同效应.即通过并购可以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效益:可以消除竞争力量.提高竞争优势:可以实现并购双方的优势互补。②财务协同效应.即通过并购可以降低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和费用;可以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③管理协同效应.即通过并购可以充分利用管理资源,促使被并购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④无效率协同效应.即通过并购来撤换被并购企业的不称职的管理者.进而提高被并购企业的管理水平.达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荣之联并购车网互联的案例分析,以财务指标为依据,从并购后的管理、经营、财务协同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并购的系统效应,进而更好地为有关企业并购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为企业并购战略的构建与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实现跨国并购的成功关键在于有效整合双方企业的资源。由于跨文化因素的影响,跨国并购过程中人力资源的整合更具挑战性。在理论层面上,跨国并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主要能分为并购前目标文化风险、核心人员离职风险,和并购后文化整合风险与员工离职的风险。文章在阐述外向并购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综述外向并购人力资源整合的相关文献,通过结合联想集团并购日本电气公司个人电脑业务部(NECPC)的案例,为理论研究中提出的人力资源整合风险提供佐证,同时借鉴其采取的文化整合与人力资源整合策略,以及评价其最终效果,为未来希望通过跨国并购实现公司战略的企业提供一个可行的人力资源整合路径。  相似文献   

19.
理论和实践证明,跨国并购既是企业实现快速扩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通道,也是企业通过外源方式获得技术来源、提高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北京第一机床厂收购德国科堡成功案例的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实现技术获取及技术能力提升是可行并且有效的,而实现技术提升的前提是明确并购的技术目标、实现并购后的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合作经验以及建立互动型的学习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整体技术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袁鑫  王艳艳 《价值工程》2009,28(9):156-159
当前中国大力推行战略性并购是适应全球产业竞争的客观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产业整合和发展成为全球并购的主题,通过产业整合产生协同效应,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文中把并购理论应用于广汽集团并购重组长丰汽车的研究,分析了该案例得以成功运作的背景及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