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陶瓷装饰中的吉祥观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新时代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精神有着重要价值。文章从传统陶瓷中无数精美的吉祥装饰纹样入手,探讨我国吉祥观念的萌芽、产生、发展的过程,并且通过陶瓷吉祥纹样的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具体诠释吉祥观念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羊是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我国民间有着丰富的“羊节”及其习俗,羊是中国远古先民图腾崇拜的吉祥宠物,羊在古汉字的释义中吉祥文化意义丰厚,羊也具有仁义公平、亲善祥和、权利与财富的吉祥象征意义。羊的吉祥文化内涵渗透在各种命名之中,也体现在审美、创作、娱乐、饮食、养育、婚葬等各方面。羊的吉祥元素传承和构筑了现代人的基本特质,给人类日常生活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割绒纳绣鞋垫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服饰用品,也是百姓对美好生活期冀的产物。鲁南地区传统割绒纳绣鞋垫在形制、色彩、图案纹样等方面不仅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服饰观念,而且体现了鲁南地区传统手工艺人的独特审美和高超技艺。由于采用割绒纳绣工艺,区别于其他种类的绣花鞋垫,这也是鲁南割绒纳绣鞋垫的特别之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割绒纳绣鞋垫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随着商品化进程的加快而淡出人们的生活,如何将这一民间艺术进行保护和传承值得我们思考。文章基于实地考察与调查,首先,从传统技艺考察入手,对鲁南地区割绒纳绣鞋垫整个工艺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其次,对鲁南地区割绒纳绣鞋垫手工艺特色及现状分别进行分析和调查,做出相应的思考,以期为鲁南地区割绒纳绣鞋垫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红安织带工艺已濒临消亡,其构图、纹样都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底蕴,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它是一项值得我们传承和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基于红安将军红土布织锦农民专业合作社收藏的一条大约60多年前织出的织带残片进行研究,首先对其纹样特点、种类、文化内涵进行概述;其次通过逆向分析,对其工艺进行详细分解,得出其挑花特点;最后根据其挑花特点,提出利用织物组织图进行纹样效果设计的图案设计方案,力争向实际操作转换,可以让织带者随心所欲地创造出多姿多彩的图案,以达到传承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从图案学角度来讲,影人的形式美来源于影人独特的构形,而影人形式美的技术在于装饰纹样的巧妙运用。海宁皮影影人的装饰纹样构形主要采用了散点平置、"共生造型"、"S"构形法进行构图,在构图节奏和色彩运用上注重变化与均衡,基本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皮影构形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传统纹样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动漫产品设计也往往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把传统纹样与动漫角色设计相融合,可以使动漫产品具有更加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动漫角色设计中,传统纹样通常运用在动漫服饰造型和动漫场景布置以及角色的造型、动作、色彩、服饰等方面,以综合表现动漫角色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标志图形是人们用来交流情感、语言、信息的文化符号。现代标志图形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工作及各种社会活动,并使其秩序化和统一化。中国优秀的现代标志图形设计从不同的侧面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学习、发掘、运用中国吉祥寓意纹样对现代标志图形设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抹额作为中国传统饰品盛行于明清时期,不同地位和出身的女性皆喜爱佩戴。文章以抹额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抹额的形式、材质变换、装饰工艺的研究,逐步探讨抹额的文化价值。抹额不单具有束发的实用功能,更因其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9.
对于追求吉祥的中国人来说,如意纹样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地位,它是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积累与变化的智慧结晶,是艺术文化与现实生活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形成的吉祥符号,具有悠久的历史与广泛的感情认同.通过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的237件带有如意纹样服饰品进行分析与汇总,解读如意纹样在服饰品各个部位上的表现形式,归纳分析得出如意纹样内部所蕴含富贵、吉祥文化与宗教信仰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浮世绘不仅在日本美术史甚至在世界美术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既受中国与西方艺术的共同影响,又保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其艺术造诣显示了浮世绘画师们极高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文章依据对有关资料的分析和有关图片的解读,集中分析浮世绘独特的绘画语言,从构图、色彩、线条的运用、平面性、装饰纹样等装饰语言角度,探索其独具特色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1.
楚地玉龙纹样造型以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及民族意识走进人们的视野。文章从服装设计的四要素———图案、色彩、面料与造型四个方面,将尊贵与典雅相结合的楚地玉龙特色演绎到服装设计创作中,使楚地玉龙艺术与服装设计相互借鉴与融合,以期延展中国传统龙纹艺术的时代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12.
中英文化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英语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也体现在从姓名与称呼用语、交际用语、色彩内涵、动物内涵、数字内涵、委婉语和对应词及其内涵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花卉纹样运用于青花瓷器的造型和装饰源远流长。花卉纹样的产生往往与文化、宗教密不可分。中韩日三国的花卉纹样运用于青花瓷器装饰中的工艺技法、选材、文化和寓意都体现了各自的民族特色。日本、韩国的青花瓷上的花卉纹样与其国家的文化内涵紧密相连,又和中国青花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桂北地区苗族服饰纹样展现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文化发展进程。在将苗族服饰纹样元素和现代包装设计进行融合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苗族服饰纹样的深层内涵,利用其色彩搭配技巧、纹样设计和纹样寓意,确保包装设计突出民族化、地域化特色,提高包装的文化价值,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苗族服饰的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大量湖北阳新布贴作品的图案内容,分析其图案的审美。研究认为,阳新布贴自由浪漫的造型、惊彩艳艳的色彩和象征性的寓意赋予了其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此研究对阳新布贴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服饰图案是服装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对服装款式、色彩、材质的补充,能为服装增添艺术魅力。因此,合理运用图案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要逐步掌握它的规律、法则和技巧并运用到服装设计中,使服装的纹样、组织、色彩、材质和制作工艺达到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17.
徽州木雕艺术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徽州木雕图案内容主要表现了中国吉祥文化的五大主题。文章从徽州木雕图案不同雕刻题材着手,分别阐述了通过这些雕刻图案表现出的吉祥文化,以期实现徽州文化在多元共生的当代文化景观中区域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蓝印花布中的吉祥纹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分析了蓝印花布吉祥纹样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和文化渊源,并说明了蓝印花布的现代运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娃崽背带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流传于湘西少数民族中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装饰纹样、色彩、形态交汇融合而成的独特构成形式,蕴含着背后作为母亲的情感承载,体现出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对于装饰纹样的深层积淀与生动具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陕西凤翔泥塑历史悠久,种类较多,并擅长写意象征,具有深厚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饱含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智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凤翔泥塑艺术与民俗活动联系密切,采用象征写意的表现手法,寓意于泥塑,用泥塑的造型、色彩和纹样来承载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和理想世界的憧憬与渴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