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我市地处大别山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地方经济构成中依然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在非农产业中,多数企业的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状态,企业运作机制较为落后、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盈利能力差、市场发育不良等依然为我市当前经济运行状况的主要特征,由此形成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此外,以下因素的影响,亦是构成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其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如何化解不良贷款,建立降低不良贷款的有效机制,不仅对银行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且对助推地方经济也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如何建立降低不良贷款的有效机制,就成为当前政府部门和银行共同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连云港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比长期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经济金融的协调、健康发展。通过掌握连云港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情况,找准金融机构在控制和处置不良贷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信贷风险,清降不良贷款,提高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以适应加入WTO所面临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4.
张宁 《城市金融论坛》2005,10(6):25-32,62
本文分析了渐进转轨中我国经济增长无法回避和跨越的问题——银行的不良贷款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并把不良贷款分为政策性不良贷款和经营性不良贷款,分别讨论他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防范化解不良贷款风险,支持可持续经济增长,分别从政府、银行、监管当局方面提出消除软预算约束,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银行综合改革,实现信贷行为优化,防范不良贷款风险;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基准,实行审慎贷款风险监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的不良贷款治理工作面前着十分微妙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与几次通货膨胀相伴随的泡沫经济,导致较大不良贷款存量,治理不良贷款是多年来商业银行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历史告诉我们,治理不良贷款的成败得失是与地方政府需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经济要上,治理不良贷款要让,几乎成为90年代初期以前始终不变的一个规律。1996年我国宏观调控成功实现“软着陆”以后,随着“九五”计划启动,“金融工具论”开始回潮;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迫使我们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在前扎未有的重要地位,治理不良贷款的努力才没有出现反弹;同时,从1998年开始,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回升乏力,如何处理好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为一个历史性的严峻课题;1999年12月以来加入WTO的步伐明显加快,这一历史性课题就更为紧迫和重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今年对治理不良贷款下达了“死命令”;这意味着,靠不良贷款累加换取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有在既要支持经济发展、又要治理不良贷款的指导思想下,才能搞好商业银行的工作。本文结合基层农业银行实际,就当前治理不良贷款的一些具体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6.
首次利用200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主要使用不良贷款率的差分值作为被解释变量,运用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基于GMM的动态面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宽松的货币政策、较高的经济增速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不良贷款率的降低,过快的信贷增长与过高的存贷余额比例不利于不良贷款率的降低,金融深化程度加大有利于不良贷款率的降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压力过大会导致不良贷款率相对上升,产业结构的优化降低了因第二产业占比过高导致的不良贷款率上升。不良贷款率变化趋势一定程度上反映系统性风险的积累,十分有必要加强控制不良贷款率。目前,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积极效应,同时应通过结构优化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控制信贷过快增长、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控过程中要处理好相关政策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在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时明确指出"金融领域潜在风险需要加强防范",将其列为当前国内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之一。从当前上市银行一季报数据看,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进一步攀升,而且已连续6个季度出现反弹。银监会已密切关注不良贷款问题,先后对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8.
滁州市农行在地方区位、资源、经济环境较为落后,内部超负荷经营严重、不良贷款占比高、经营亏损的情况下,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经过全行员工的奋力拼搏,取得了可喜的经营业绩:一是实现了扭亏为盈的战略目标02004年,剔除消化历史包袱6000万元,全行实现帐面盈利2368万元,完成计划129%,  相似文献   

9.
自取消农业税后,一些地方巨额的乡村金融债务问题凸现出来,且有日益加重趋势。以湘南某县为例,截至2005年6月末,该县农村信用社对乡镇、村各项贷款总量2454万元,比2003年底取消农业税前增长27.8%。其中,不良贷款2055万元,增长33.1%;不良贷款率83.74%,增长33%。调查发现,当前乡村金融债务加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行南丹县支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从地方经济特点和产业优势出发,选择高效型产业项目和龙头型企业扶持,围绕矿产、林果、烤烟、茶叶、辣椒、蔬菜等“万元田”建设和“百万瑶鸡工程”重点,累计投入贡款5亿多元,支持矿产、林产和农副产品等产业化项目80多个,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优化了信贷结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银行自身的效益,存贷规模比1995年翻番。并连续两年增存超亿元,从1996年起实现了不良贷款年均下降8.6个百分点,信贷投放收回率达100%。该行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03年末,我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2.44万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为17.80%。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16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36%,政策性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36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39%,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87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92%。另据统计,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每年处置不良资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金融行业背景 不良贷款问题 我国金融行业正在大力治理不良贷款问题,目前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如何通过建立经济预警机制预先杜绝不良贷款现象的出现,以防患于未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不良资产的“缩水”,是指银行或非银行机构现行未收回的不良贷款,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实际价值不断下降的一种减值现象。近年来,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资产管理公司与商业银行两种不同管理机制的并行,不良资产“缩水”与“治理”的矛盾日渐突出。据调查,一些地方近三年的不良贷款“缩水”幅度超过30%。银行不良贷款“缩水”,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是信用扭曲、时间拖延、管理滞后。——信用扭曲,引发了不良贷款的“缩水”。目前,信用扭曲引发的银行不良贷款“缩水”,据调查主要体现在借款人、法院、地方当局三…  相似文献   

14.
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03年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59万亿元,按照“一逾两呆”口径,不良贷款率为16.86%,按照“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率为20.36%。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企业失信是主要原因之一。企业失信容易造成银企博弈过程中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银行惜贷,从而降低信贷市场的效率和加剧银行的信贷风险,因此,解决企业失信问题是有效防范化解银行不良贷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年初以来,我省认真贯彻中央及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克服国际上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减缓的负面影响,持续扩大投资,积极促进消费,千方百计组织出口,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同时,金融部门认真贯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拓展金融业务,努力增加资金来源,继续增加贷款投放,大力开展票据融资业务,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经济、金融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的后劲仍显不足,银行信贷投入环境欠佳,不良贷款比率仍然较高。   一、金融运行基本态势与主要特点   从上半年我省金融运行情况看,总体…  相似文献   

16.
梁爽  林红 《中国外资》2010,(8):56-57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巨大,其产生原因也比较复杂。在未来经济形势还不明朗的当下,银行做好风险管理尤为重要。本文运用事故树法结合金融危机发生时的情况,分析银行不良贷款产生机制,并重点以企业无偿债能力导致不良贷款的产生为对象,从银行规范贷款与不规范贷款两方面入手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宁 《金融论坛》2005,(6):25-32
本文分析了渐进转轨中我国经济增长无法回避和跨越的问题——银行的不良贷款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并把不良贷款分为政策性不良贷款和经营性不良贷款,分别讨论他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防范化解不良贷款风险,支持可持续经济增长,分别从政府、银行、监管当局方面提出消除软预算约束,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银行综合改革,实现信贷行为优化,防范不良贷款风险;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基准,实行审慎贷款风险监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信用风险仍是当前银行业的主要风险,据统计,2005年6月末主要商业银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下同)不良贷款余额为1.16万亿元,比年初减少554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79%,比年初下降4.43个百分点。2005年上半年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主要得益于对中国工商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和财务重组,政策性剥离其不良贷款。如剔除工商银行剥离因素,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呈现出反弹迹象。  相似文献   

19.
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是2001年金融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而严格监管国有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则是重中之重,最近,我们对辖内部分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的不良贷款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从检查情况看,要切实有效地降低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除了有赖于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好转和金融部门加强管理、优化增量、千方百计活化存量外,从改进信贷管理、完善政策制度的角度看,应当注意解决好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由于于受当地经济环境、社会信用等因素的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大,占比高,清收盘活困难,已成为困扰银行提高经营效益的主要症结。近年来,银行普遍加大了不良资产的清收盘活力度,但清降的效果不太明显,不良贷款前清后冒现象较为普遍,再加上贷款营销乏力,一些行出现有效投入和贷款余额“双降”、不良贷款绝对额和占比“双升”的现象,信贷资产有继续劣化的趋势。因此,探索欠发达地区银行不良贷款清降的有效途径,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