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政策与管理》2008,(19):110-111
竞争无处不在的城市中,人很难享受平和,即便随时告诫自己“淡定”,都很难有“平常心”。所以人需要偶尔的“疗伤”、“避世”。只要有那么一刻让自己平和,与自然沟通一下,都是奢华。  相似文献   

2.
在人的一生工作中,无论职务高低、岗位变迁,每天都要与无数人“打交道”,其中既包括自己的顶头上司、自己的部下,同时也包括自己。处理好同这“几类人”的关系,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观,每个人也都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是非观去做事。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并没有多少人在做一件事情前会认真地问一个“为什么”、“这件事对不对”、“该不该去做”;单位里偶尔碰上一个特别“较真”的人,同事还可能觉得这个人很可笑,领导则可能把他当“刺头”,甚至让他坐“冷板凳”。大部分人不愿意“问是非”可能主要有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可人生中真正的竞争对手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一个人能战胜自己,他就能战胜一切困难。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为”是说人应脚踏实地做事,心平气和地与人和睦相处。如此,既利于别人,亦利于自己。“争”则以压倒别人为能事,损人而不利已,心胸狭窄而嫉妒,即使有成,亦必有限。好竞争的人往往会忘记“为”。  相似文献   

5.
陈婧 《中国新时代》2011,(12):89-93
马云热爱江湖,并让阿里的员工每个人都选一个武侠人物的名字作为自己的代号,他给自己选了“风清扬”。然而,这个“正在改变世界、正在影响世界”且“毫无畏惧”的人,在笑傲江湖多年之后,忽然发现,自己竟如同身处丐帮杏子林中,诘难与指责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部经理,在你的“一片天”里如何先给自己做一份职位说明书,规范自己的“座位”?切记,你的关键业绩指标的选定要突出“简化、可量化、可操作”的特点,实现人适其位,人尽其能。  相似文献   

7.
李静号称自己是大大咧咧的“女汉子”,但通常自称“女汉子”的人,其实比谁都存意自己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战胜自己     
老羊 《陕西审计》2005,(4):43-43
不少人用过这个题目,似乎有些俗套,但我还想用。不是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从对周围人的观察,觉得“战胜自己”的确重要。而它恰恰又是不少人的弱项,有时甚至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9.
《财会通讯》2007,(B05):31-31
了解人和人性可简单概括为——“按照人们的本质去认同他们”,“设身处地认同人们”,而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别人,更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人首先是对自己感兴趣,而不是对你感兴趣!换句话说——一个人关注自己胜过关注你一万倍。认识到“人们首先关心的是自己而不是你”这一点,是生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小心眼”指的是气度过于狭窄,经常猜疑他人,容易为他人的一句话、一件事生闷气,斤斤计较,有时甚至会“无事生非”。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心玻’是个人由于某些生理缺陷及其他原因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各方面不如他人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专家认为,自我认识不足和过低的期望是形成“小心眼”的主要原因。“小心眼”的人在认识自己时,通常是建立在不正确的社会比较上,他们习惯于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这当然是越比越泄气。“小心眼”者在任何活动之前,由于认识不足,他们常有一种“我很难成功”的消极自我暗示,这…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说:“十赌九输”“久赌必输”。赌场中能赚钱的永远是极少数的幸运儿,但知道其中奥秘的人未必很多。在揭秘之前,要先说明一个概念,关于“大数法则”,因为有了它,很多的心理就出现了,在博彩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大数中的那个幸运儿,在冒险中,每个人都趋向于给自己留下后路。以防万一.  相似文献   

12.
当前,部分大都市人中,存在着一种被有关专家称之为“心理贫困”的“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自己并不贫困,却时时抱怨“太穷了,收入水平太低”,因此,这些生活早已步入小康或富裕的人们,反而对自己的生活水平很不满足。不久前,北京商情咨询公司对500户居民进行了一次收入与自我评价的调查,结果是低收入阶层最有满足感,12.7%的人自认为“下等”,大多数人自认为“中等”,0.9%的人自认大“上等”。而高收入阶层最无满足感,1/3人自认为“下等”,2/3人自认为“中等”,无一人自认为“上等”。就“心理贫困”症的表现形…  相似文献   

13.
“理智的人让自己去适应世界,不可理喻的人却坚持让世界来适应自己。因此,一切进步都依赖于不可理喻的人。”  相似文献   

14.
均瑶集团始终坚守自己的企业人格底线,不断为发展“纠偏”,做好企业人的同时做好社会人,形成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经营哲学。并由“五高”标准来权衡所有业务,围绕做“百年老店”这一企业使命进行,所做的事业都把做久放到第一位,而不是追求一时的利润。  相似文献   

15.
乐天 《新前程》2009,(12):78-79
对职场人而言,年终总结是一个绕不开的“坎儿”。一年的辛苦,究竟该如何在几页薄薄的“纸上”体现出自己的工作成果,同时还要给老板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人也为此“痛苦不已”。事实上,你只要掌握一些原则,同样可以让自己在年末出彩一把。  相似文献   

16.
扬子 《乡镇企业导报》2010,(10):50-50,52
微软:寻找“聪明”人 “微软一直在寻找自己需要的聪明人,而聪明人的含义又很特别。”微软有自己的一套办法考查人的“聪明”程度。比如,微软的招聘人员会给你“3388”四个数字看你能不能在最短时间内通过加减乘除得出24。还有一些问题,更是“刁钻古怪”,比如考官会问你“美国有多少加油站”等。而这些问题当然不是考你的记忆力和常识,事实上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17.
电视剧《潜伏》,意外地拨动了众多职场人内心最隐秘的一根神经。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身处职场,甚至让人不由自主地开始实施着“暗战”、“暗算”,而自己,其实也“潜伏”在自己的角色中。越来越多的人将职场厚黑学、办公室政治玩转于股掌之上、烂熟于心,似乎你不玩弄权术,就注定不会成功。  相似文献   

18.
朱荣章 《乡镇论坛》2008,(36):31-31
在生意场上“混”的人,都知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理儿,不喜欢别人挑自己的毛病,更不喜欢自己把自己的丑亮给别人看。实际上,在营销活动中采用适当揭丑的方法,也不失为一营销高招。  相似文献   

19.
第一字:清 不是自己劳动所得不要,不要授人以把柄,让自己掌握在别人的掌股之间,避免“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 第二字:正 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歪”,只有堂堂正正做人,才会让人活得痛快,活得自由。这是做人的第一要诀。  相似文献   

20.
陈伟雄 《秘书工作》2011,(12):44-45
外交是一件“细活儿”,容不得半点马虎。平时办事需要特别“留心”,注意培养自己的“细心”,最后才能凡事“省心”,否则,结果只会使人“闹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