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孙中山先生在所著《实业计划》中勾勒了一幅宏伟的经济建设蓝图,对全国各个地区都做出了规划和展望。东北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业计划》中的交通开发、商港开辟、铁路建设等方面,对东北地区多有涉及,从局部上可以总结出孙中山先生关于东北实业建设的图景。虽然受历史条件限制,多数构想未能实现,但对研究孙中山经济建设思想,以及近现代东北开发史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而且是中国现代国家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其宪政思想是现代国家建设在政治层面上的具体体现。在中国近百年宪政思想史演进过程中,孙中山的宪政思想无疑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尽管孙中山的宪政思想最终并没有得到实现,但其求索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深入的探究孙中山宪政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对于我们理解孙中山的宪政追求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对美国铁路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先生为拯救国家、造福人民,提出了以“振兴实业、交通先行”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建设计划,铁路建设则是其最核心的部分。美国铁路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迅速崛起,给予孙中山以极大震撼和影响。学习和借鉴美国是孙中山铁路建设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他在吸收和利用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主张,对今天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先生于1919年提出了《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实业计划)。这一《实业计划》是孙中山思想十分重要的代表作。在《实业计划》中,他系统地阐述了壮大中国物质基础、促进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方针和政策。这些宏图在略是他深入进行理论研究和认真学习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反复思考的结果,是他认真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教训和深入考察国情后的积极探索的结晶。“东方大港”是《实业计划》的一项重大计划。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的“篇首”中提出了“于中国中部、北部、南部各建一大洋港口,如纽约港者”。在《实业计划》的第二计划中,确定以“东方大港之为第二计划中心”。孙中山先生提出建设“东方大港”的构想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图画。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不仅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也是中国近代建设的伟大先行者。他率先勾画了近代中国最为完整、最系统的经济建设蓝图,提出了经济建设的一系列具体的方针政策,体现了他的雄心壮志和远见卓识。他《在安徽都督府欢迎会的演说》,是其经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鲁蒙娜 《黑河学刊》2010,(10):89-90
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五权宪法思想是近代中国法制思想的最高峰,其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孙中山的法治思想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家创造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文明的改革创新精神。孙中山的考试权思想体现了他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思想脉络,也展示了他打破旧世界建立新社会的革命家气概。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进行深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马静  胡玮 《黑河学刊》2013,(10):39-40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也是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作为三民主义的创始人,三民主义的思想则成为了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体系之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既渗透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体现了西方的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对国共两党和近现代中国历史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且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虽然孙中山的以党治国思想也同时带有理论构想缺陷与制度设计的疏漏、过分的强调党权和直接党治、对人民群众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等局限性,但它对于我们现今坚持党的领导、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和党法关系、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及从严治党、打击腐败等当今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9.
香港,在中国革命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是在香港开始他最初的人生旅程——香港第一所专科学校西医书院的首批毕业生。其时,青年孙中山尚未找到一种救民族于水火的办法,于是便把施医救人看成是唯一的出路,所以他曾在澳门靖湖医院行医,开设中西药局。但随后他便也清醒地意识到:医术只能救人,却不足以救国。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力请变革,终于弃医而从政,从此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其后,孙中山便将香港当成他领导革命的基地,成立兴中会总部,并在此与其他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时期,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图谋瓜分中国的背景下,民族民主革命就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旋律,所以对于孙中山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我们较为熟知。如今,在和平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建设、尤其是思想建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孙中山的思想对当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了毕生努力。同时,他也花费了大量精力,对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建设进行思考和探索,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今人仍有借鉴意义。本文仅以孙中山的农业思想为例,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谈世纪之交的中国农业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从金融思想的角度切入,梳理孙中山先生的金融思想及主张,明确其金融建设思想的具体逻辑;进而从孙中山金融思想的个案出发,探讨近代金融思想的政策化问题,即经济思想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说明政治人物经济思想与主张的政策化是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突出特征;另一方面孙中山金融思想中的政府主导特质,不仅反映出后发国家经济思想中的赶超意识,而且是特定经济发展时期与文化传统相结合的思想产物,至今仍有深远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13.
欧盟国家投资促进活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威  张保胜 《辽宁经济》2003,(11):90-91
随着世界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各国都致力于把本国市场融入整个世界市场,和世界市场接轨。为了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他们都在寻求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还有的国家是为了缓解失业,或者为了取代夕阳产业,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的新兴产业,也在寻求新的思路。在所有的方法中,吸引外资便是重要的途径之一。但是现在国际上吸引流动资金的  相似文献   

14.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是与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分水岭。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分析当代世界市场,是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理论建设的需要,也是开放经济战略实践的需要。研究证明,从劳动价值论出发,世界市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可以得到系统的和比较深刻的说明。一。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是近代史上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之一,对中国的近代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在实践中所形成的思想也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璀璨的瑰宝.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信仰,也是其一生奋斗的目标.本文论述了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一、平均地权,二、节制资本,三、发展实业、加强社会建设,并总结了其特点,指出民生主义的思想对今天加强和改善民生建设仍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和近代民主法治建设的开拓者孙中山先生首创三民主义,并据此提出了民主宪政思想。文章阐述了孙中山宪政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析其五权宪法思想的主要内容,探究他宪政思想的当代启迪。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伟大先驱,虽然他一身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进行民主革命实践,没有机会作为执政者推行其经济现代化的思想,使这部分思想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但孙中山在其现代化的整体思想中,一直对经济现代化极感兴趣,对此做过许多深入的思考。从1894年《上李鸿章书》到其晚年的《建国方略》和《三民主义》,无不表现出孙中山对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创造激情。从主观愿望来说,孙中山不仅立志做一位敢于破坏旧秩……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是结合中西文化的精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孙中山提出了主权在民、直接民权、五权分立、权能分开、地方自治、政党政治这些思想,这些思想都是他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提炼和升华。但是他的思想中也有许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韩婷 《老区建设》2012,(14):43-44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为世人所推崇、所敬仰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也对新农村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坤明 《改革与开放》2011,(18):124-127
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抓手和平台,其开发建设对这个平台起到试验和示范作用,并探索有益经验,促进开放合作务实深入推进。广西作为与越南陆海相连的中国南疆省份,要充分利用越南强烈的合作愿望和在东盟国家中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条件,着力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加快推进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引领中国—东盟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