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陈刚 《中国广告》2010,(4):85-87
2009岁末,在由中国广告杂志社发起,高铁传媒联合主办的"高铁时代与传播提速"专家研讨会上,来自国内知名院校传播与广告行业的专家教授、专业媒体调研机构负责人针对"高铁时代"与"传播提速"的话题进行讨论、分析。本刊从上期起陆续刊登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论述。  相似文献   

2.
"楼宇看分众、机场看航美、高铁看永达",已经成为当今户外媒体的市场分布格局,关注高铁媒体市场,无法绕过行业标杆——永达传媒。  相似文献   

3.
半年前,在“高铁”这个名词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只是一个概念之时,永达传媒董事长周志强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布局着一盘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棋局——进军高铁传媒。2011年初夏,在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之后,记者走访了永达,与周志强先生进行了一次深入地畅谈。  相似文献   

4.
《广告大观》2014,(9):89-89
8月12日,在万众瞩目的青奥会开幕式前夕,宜兴市旅游园林管理局携手永达高铁传媒,在高铁南京南站启动“夏驿站,宜兴见——宜兴旅游高铁互动营销”活动,在候车大厅和高铁列车上掀起了阵阵“陶都风”。 ●“首席宣传员”驾到嗨翻高铁站 上午10点,在南京南站候车大厅,两个极具宜兴地方特色的卡通形象“陶娃”和“壶娃”甫一亮相,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它们胸前,“中国陶都·陶醉中国"的宜兴旅游宣传语特别醒目。”  相似文献   

5.
李萍 《广告大观》2014,(11):96-97
2014年7月1日,中国铁路运行图进行了2007年以来最大幅度的一次调整,调整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2447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330对,首次占到旅客列车总数的一半以上(54.4%),这是中国铁路从"普铁时代"到"高铁时代"的一次关键转折。根据规划,今年全年将开通12条高铁,里程5353公里,明年还将投产12条高铁,里程3534公里。随着高铁网的逐步完善,全民进入了"高铁时代",随之被催热的当然还有"高铁经济"。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告》2010,(7):124-125
高铁传媒的高速成长,同高速铁路的高速延伸不可分割。一小时前看世博,一小时后游江南,从现在起,这种高速生活方式已然实现。2010年7月1日,广受关注的沪宁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运行,在沪宁间形成一小时交通圈,极大地缓解沪宁间运力紧张的状况。沪宁城际铁路贯穿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南京市。  相似文献   

7.
田贺  黄文丽 《商》2014,(21):99-99
"绿色出行,高铁先行"。高铁运营环境成本是高铁运营企业在运输生产过程中为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全部费用。它是高铁运营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盈亏分析的重要内容,也是高铁建设前和运输生产过程中环境评价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张翔 《中国广告》2010,(4):88-88
我觉得高铁传媒的基点在于消费人群。在此我想强调的一个概念是,鉴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急速变化导致了传媒的一种混乱,这种急速的变化也带来了高铁经济的变化。由于技术的变革、交通方式的变革带来经济整体形势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人的需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告》2009,(5):46-47
中国广告:高铁传媒广告有限公司成立刚刚一年,在众多户外新媒体当中,它的特点是什么? 李文明:高铁传媒,顾名思义,它是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2009岁末,在由中国广告杂志社发起,高铁传媒联合主办的高铁时代与传播提速专家研讨会上,来自国内知名院校传播与广告行业的专家教授、专业媒体调研机构负责人针对高铁时代与传播提速的话题进行讨论、分析。本刊从上期起陆续刊登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论述。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部航空运输的发展是"中部崛起"和"十二五建设规划"的重要战略内容,该行业因其特殊性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铁运输就是其中之一。高铁的发展将会给中部航空运输业带来众多机遇与挑战。通过对高铁运输的特点分析,指出其给中部航空运输业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总结出我国中部航空运输发展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希望中国铁路给予高铁技术和建设的支持。中国铁道部也相应成立了合作项目协调组,组织国内有关企业开拓境外铁路工程承包和装备出口市场。2008年京津高铁通车;2009年底武广高铁开始运营;2010年,京沪高铁、广深港高铁全面推进……中国已经进入高铁时代。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建设及发展备受关注,高铁乘客满意度水平调查及分析对于提升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旅客出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沪宁高铁的乘客满意度进行研究,得出"非常满意"的结论,表明乘客对高铁这一现代化运输方式的认可,同时对我国高铁运输的建设发展也是一种激励。  相似文献   

14.
《三联竞争力》2010,(8):27-27
正当东航、国航、南航三大航掌门人共同警示高铁危机,并提议改革航空业的时候,2010年6月底,河北宣布成立航空公司,逆市与高铁规划“撞车”。  相似文献   

15.
上一期笔者曾撰文分析了高铁成功的伟大意义及高铁模式的经验与启示,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在肯定高铁成功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高铁模式面临的挑战与局限,如果不重视这些挑战和局限,高铁取得的成就也会得而复失。重要的不是静态的技术,而是动态可持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彭光细 《消费导刊》2011,(15):21-21,23
高铁以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全新运输方式对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高铁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好,要提升高铁的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加快高铁车站的配套设施建设改善高铁的服务能力,在做好客运服务的同时增加高铁货物快运业务,让高铁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发现,高铁开通促进了中国区域资本流动,提高了外省向本省的资本流入规模。中国东、中部地区高铁开通对区域资本流动具有正向影响,但对西部地区却存在较小的负向影响。文章据此提出,各地应因地制宜地推进高铁建设,以高铁建设连通全国各区域,促进要素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8.
高铁网络的形成,意味着时空关系的改变,使人能够更加快速地在两地间移动,快,是高铁的最大特点.快速的两地切换带给人们更大的自由,让人们更随心所欲地转换自已的生活环境,从紧张拥挤的城市空间中解脱出来,到远方一隅回归自然、回归真我.所以说,高铁的"快"为生活带来了更多"慢"下来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中国高速铁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飞跃,高铁整体线路里程不断增加,现已居于世界首位。与此同时,高铁装备技术能力和制造能力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能够和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同行业企业分庭抗礼,因此,随着国内高铁技术不断发展和不断成熟,我国高铁装备行业已经开始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但是从我国目前海外高铁装备供应情况来看,与技术能力和制造能力尚不匹配,需要加快"走出去"步伐。文章对中国高铁装备"走出去"策略进行分析,为中国高铁装备更好地"走出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商》2015,(25)
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迅猛发展,在高铁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中国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东盟国家成为中国政府推介高速铁路的重要对象。本文指出中国高铁出口东盟已具备的市场契机和优势,基于迄今为止中国与东盟在高铁项目合作建设中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现状,分析了高铁出口东盟国家将面临地缘政治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及颇高的融资运营风险等主要挑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加快中国高铁出口东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