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境外投资是指我国公司、企业、个人将资本投向境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其具体形式包括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建立合营企业、收购外国企业、国际工程承包等。在有些文献中,境外投资也称“对外投资”、“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跨国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FDI”等。  相似文献   

2.
在逆全球化态势下,以限制外资为动机的国际投资保护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影响了跨国投资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海外子公司视角考察国际投资保护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通过匹配国泰安《海外直接投资数据库》和OECD《外资限制指数》数据库开展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国际投资保护在总体上不仅降低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海外子公司的经营效益,还降低了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持股比例;②国际投资保护对海外子公司的不利影响具有异质性,发达国家国际投资保护的不利影响大于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海外子公司因国际投资保护遭受的不利影响更大;③国际投资保护会通过削弱海外子公司从东道国技术溢出中获取的收益而产生间接不利影响;④母公司拥有更多海外背景高管和对东道国的文化输出分别是调节国际投资保护对海外子公司负面影响的微观和宏观因素。文章的研究意味着国际投资保护会危害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海外子公司的正常经营,因而应对国际投资保护是实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知识资本成为日益重要的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在其国际化战略决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基于中国企业海外子公司数据和全球跨国并购数据,创建了一套可识别中国企业在特定国家投资模式的新型数据集,结合基于专利数据的企业知识资本水平指数,评估了企业因知识资本不同而产生的国际投资模式选择差异,并着重探讨了企业知识资本和东道国技术禀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知识资本通过国际投资动机影响投资模式选择。企业知识资本越少,越倾向于进行战略性资产获取型投资,从而偏好更有效的跨国并购模式;企业知识资本越多,越注重在国际投资中充分利用其知识资本优势,因而选择以绿地投资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在技术禀赋较丰富的东道国,企业知识资本的多少对国际投资模式选择的影响较弱。考虑企业吸收能力后发现,企业知识资本对国际投资模式存在非线性影响,即在企业知识资本较少时,知识资本的积累对企业跨国并购倾向存在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海外子公司网络嵌入理论对跨国公司投资区位选址和子公司自治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引资落后地区,政府在战略规划和优化投资环境的相关政策、措施中,需要高度重视跨国公司对当地商业网络的需求,而当地企业也应创造条件主动进入海外子公司网络,增强向跨国  相似文献   

5.
英国和日本作为对美国直接投资额最大的两个国家,其对美直接投资经验给中国带来的启示是:中国应抓住机遇,继续扩大对美直接投资;中国应继续扩大对美在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中国应继续以跨国并购投资方式为主;中国对美投资仍应以股权资本投资为主,不断扩大海外并购;中国企业应积极防范经营风险,以维持稳定的FDI回报率。  相似文献   

6.
易李弟 《北方经济》2007,(10):83-84
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外商直接投资(FDI)不仅为东道国带来了资本流量,更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规范的管理理念等无形资产。因此,世界各国政府都纷纷制订各种优惠政策以争夺FDI资源。本文旨在研究比较世界各国FDI政策的变迁及其对FDI发展的影响,希冀能对我国FDI政策的战略选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企业国际化阶段的理论发展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对外国市场逐渐提高投入的连续过程,通常经历“不规则的出口活动(直接出口)——通过代理商出口(间接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建立海外生产和制造分支”四个阶段。该理论在某种程度弥补了对外直接投资主流理论的内在缺陷而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态化,对当今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行为有很强的解释力。但是,由于该理论过分强调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市场知识的重要性,而忽略了企业国际化的其它动因,没有吸收对外直接投资主流理论的合理成份,因而也具有内在缺陷。  相似文献   

8.
跨国并购及其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全球跨国并购的状况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三种方式:新建投资、跨国并购和置换投资。过去10多年来,跨国并购成为全球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年均占FDI总流入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图1)。2000年占当年FDI流入量的81.14%。2005年占当年世界FDI流入量的78.2%。每年全球跨国并购交易达数千次,2000年为7894次,2005年6134次。  相似文献   

9.
黄俊 《魅力中国》2014,(2):64-64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是投资过程中最重要的决策之一,直接影响到跨国经营的成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应当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是以邓宁的折衷理论为理论分析框架,解析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企业选择在对发达国家实行逆向FDI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中国高新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提供一个背景性分析并对其战略选择进行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钟建飞 《发展》2008,(2):124-125
一、新建投资是跨国公司目前在华投资的主要形式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一直以新建投资为主,并购投资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但其占我国FDI的份额一直很小(表一)。改革开放初期,新建投资这种外商直接投资方式成为我国政府和外国资本的共同选择是有其特殊的原因的。  相似文献   

11.
理解东道国制度环境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对企业跨国经营获得成功具有重要影响。现有文献侧重于分析东道国规制制度和认知制度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对规范制度研究较少。基于来自世界价值观调查的东道国社会信任数据以及中国上市公司2009—2018年在海外设立的6 921个子公司的数据,本文探讨规范制度的核心维度——东道国社会信任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对海外子公司的管控。本文提出东道国外群体社会信任和内群体社会信任影响企业跨国经营所面临的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持股水平。此外,文化距离和母公司跨国经验是东道国社会信任效应的重要边界条件。本文通过揭示东道国社会信任影响海外子公司管控的理论机理,不仅增进了人们对于规范制度及其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影响的认识,还对企业评估东道国规范制度环境、科学地设计海外子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廖利兵  曹标 《世界经济研究》2013,(3):66-72,86,89
与以往单独研究投资或贸易不同,本文在跨国投资理论基础上融入了国际贸易,用以研究多国(地区)制造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通过梳理一般产业均衡模型分析企业选择出口还是水平型FDI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结论:工厂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对样本国家(地区)制造业企业以出口还是水平型FDI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起重要作用,而关税壁垒、公司规模经济、税收对此没有显著影响;采用基尼系数和GDP衡量中国实际市场需求时发现,中国市场变化没有促使样本国家(地区)制造业企业由出口方式转向水平型FDI。  相似文献   

13.
吴彬 《山东经济》1998,(6):75-78
FDI与证券投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FDI要转移企业的一部分资源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去.在当地形成一个组织,并进行生产经营。所以,选择合理的“方式”,抓住摄佳“时机”进入目标东道国.是跨国经营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亦是国际商务研究中的一个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14.
程斌 《特区经济》2010,(2):98-99
本文结合跨国公司投资战略选择的理论,具体分析了我国加入世贸前后跨国汽车公司来华投资的战略演变:加入世贸以前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轿车市场的投资战略以市场导向为主,利润导向战略为辅;加入世贸以后跨国汽车公司开始从总体战略目标出发选择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在中国进行战略导向型投资。上述两个阶段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投资对于中国轿车工业的影响既有利又有弊,总的来看加入世贸以后跨国汽车公司来华投资对中国轿车工业不利影响要大于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利用外资方式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制造业是外资在中国的主要投资对象,全球500家大公司在华投资中有73%投资于制造业.从国际范围来看,跨国并购占跨国投资总额的比重越来越高.有资料显示,从1998年开始,跨国并购己占全球FDI的85%以上,外资并购已经成为全球跨国投资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国际直接投资阶段论及对中国的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应用计量经济模型把54个样本国的技术发展阶段分成低技术、中技术和高技术3个组及6个梯级水平,同时把FDI阶段分成强吸收FDI、弱吸收FDI和净对外直接投资三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技术发展和FDI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国技术发展阶段越低,FDI流入的比重越高,FDI流出比重越低;FDI能否推动低技术国家的技术发展,取决于本国在所处技术发展阶段、技术发展路径选择、直接投资能力和国内的基础研发努力等方面。这从我国FDI发展阶段滞后于技术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7.
跨国直接投资的股权比例选择是国际化经营及战略管理的重要议题。跨国公司选择怎样的股权方式经营海外子公司,受到母公司内部控制需求、国外市场产业进入壁垒以及东道国宏观经营环境三个层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各层面因素与投资者战略决策倾向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启示,以期能为国际化经验匮乏的国内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洪英  段丽娜 《辽宁经济》2006,(10):64-65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不断发展和资本国际化趋势的日益加强,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金融资产国际化率已经大大超过商品国际化率,世界经济发展已由贸易导向型阶段转入以直接投资发展为导向的阶段。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国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存在很大差异。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显示,发达国家利用外国直接投资(FDI—in)与对外直接投资(FDI—out)之比为1:1.68,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1:0-36,而我国只有1:0.03,辽宁更是只有1:0.015。面对这种极不平衡的发展格局,辽宁应根据自身所处的投资发展阶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发展境外投资。  相似文献   

19.
国际直接投资格局的新特点与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文/曾庆乐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跨国项目1993年世界投资统计报告,全世界跨国公司已达36000多家,而它们的海外子公司及分支机构已近175万多家,跨国公司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改革开放以来,积极...  相似文献   

20.
自2000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屡创新高。文章利用2000~2016年481家有跨国并购行为的中国企业在84个国家完成的706笔成功交易,通过logit模型回归企业在潜在目标国间的选择,检验了东道国制度环境、双边投资协议以及二者共同对企业跨国并购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更偏向于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开展并购,双边投资协议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选择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却能替代东道国良好制度环境的缺失。同时,本文还按照时段和企业性质进行了分组回归,发现国企和非国企在2014年及以后、2014年前以及2007年前的并购存在不同的特点和风险偏好,也暴露出每一个阶段海外并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企业的视角出发,从企业层面聚类到国家层面,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区位选择问题从东道国制度环境和资源禀赋的角度给出了客观的评估,同时也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