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法经济学的视角看,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食品的品质具有隐蔽性,买卖双方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交易的负内部性或负外部性,从而使市场失灵;由于法律的不完备性,普通法制度的阻吓效果会被削弱。应创造监管职能,并且将这些职能赋予特定国家机关而非法庭,是对不完备法律引起的威慑失灵问题做出的回应。由特定国家机关对食品安全实施规制,是对市场和法庭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从法经济学的视角看,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食品的品质具有隐蔽性,买卖双方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交易的负内部性或负外部性,从而使市场失灵;由于法律的不完备性,普通法制度的阻吓效果会被削弱。应创造监管职能,并且将这些职能赋予特定国家机关而非法庭,是对不完备法律引起的威慑失灵问题做出的回应。由特定国家机关对食品安全实施规制,是对市场和法庭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会计监管的质疑与进一步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规制经济学认为会计监管是对会计领域市场失灵的补救。反对监管的“捕获论”、“法律的最优阻吓论”、“自愿披露理论”及“监管成本论”对会计监管必要性提出了质疑 ,而现实经济中的不完全市场、不完全契约和不完备法律却为引入会计监管作出了进一步诠释。文章最后指出 ,在构建会计监管体系时既要持积极态度 ,又要充分认识到 ,监管政策的制定及实施的首要约束条件就是成本效益原则。  相似文献   

4.
资讯     
<正>VOICE声音楼价上升何害之有?"如果北京不希望中国的人口集中于珠三角与长三角,那么让这两区的楼价上升是有效的阻吓,比任何其它方法高明。可惜目前我们见到的,是这些地区一方面压制楼  相似文献   

5.
只有把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坏”公司罚得死去活来,追悔莫及,让受害者一夜暴富,扬眉吐气,才可能真正阻吓妄视诚信、玩奸耍滑的商业败类,形成尊重和善待消费者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6.
高昱 《商务周刊》2010,(18):8-8
司法实践证明,死刑阻吓并未有效减少经济犯罪,因此我们赞同进一步削减经济犯罪的死刑罪名。我们主张,大幅度调高经济犯罪的死刑起点,但与此同时也大幅度加重经济犯罪生刑的服刑年限,比如将有期徒刑最高年限从20年提高到60年  相似文献   

7.
《商》2015,(11)
法律信仰是法治国家的意蕴和必由之路,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的法律信仰水平对"法治中国"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他们敬畏法律,但并不知道法律是什么,法律有何用,如何用法律,用何法律……面对当前农民对法律漠然与迷茫的状况,笔者主要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林建玲 《消费导刊》2009,(12):221-221
和合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精神,本文考察了中国传统和合法律思想的历史和根源。中国传统的和合法律文化对现代的法治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的和合法律文化也面临着向现代和谐文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瞿同祖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以大量的中国古代,社会案例分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的实施情况,是学习中国法制史以及中国法律制度的入门必读书目之一.本文主要从瞿老先生本书的第一章出发,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家、法律与国之间的关系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中国的法律文化自古有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影响中华民族数千年,还走出国门,对亚洲周边国家产生了深刻地影响,在世界法律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代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迫切需要对法律文化的借鉴与研究,来构造我们的法治社会。我们不仅要借鉴与研究西方的一些法律文化,还要借鉴与研究我们祖先的遗产——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1.
黄麟茜  林驰 《现代商业》2007,(27):282-282,281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法制现代化革命,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这片土壤培育出来的文化产物,是中国法律观念的历史沉淀。因此,在法制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客观地看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其有用的优秀成分加以继承利用,对于不适合社会法制现代化的部分坚决地予以批判,甚至抛弃。  相似文献   

12.
吴文艺 《商》2014,(16):144-144
法治中国的建设过程,也是法律功能的实现的过程。毛泽东主席曾经指出过,中国的问题在农村,根本的问题在于农民,解决了农民的问题,才能解决好中国的问题,所以法律的社会功能的实现,也应当围绕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来展开,这是文章的出发点。文章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法律功能的基本阐述,二是对中国农村法治状况的介绍及相应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3.
邢冰 《中国市场》2009,(5):44-46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新进展,是在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法律思想、邓小平法制理论及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基础上提出的现代法治理念。本文借回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产生做了回顾,并以法治理念为起点,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定含义,以此来论证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新发展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4.
杨翠艳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314-315
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是中国礼仪文化中最为独特的一种,因为它既是对死者的尊重与悼念,也是对于生者的一种慰藉。而我们除了要对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了解的背后,还要更为深入地探究其背后的法律文化,因为这种法律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根。而这种寻根溯源无论是对历史还是未来,都是一种应有的交代。立足于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过程和具体的礼仪要求,在回顾古代丧葬仪式的前提下,对于丧葬礼仪背后的法律文化进行剖析。从中得出的法律文化才是我们真正所要探寻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法制现代化革命,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这片土壤培育出来的文化产物,是中国法律观念的历史沉淀.因此,在法制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客观地看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其有用的优秀成分加以继承利用,对于不适合社会法制现代化的部分坚决地予以批判,甚至抛弃.  相似文献   

16.
<正> 独居的儿童、老人或反抗能力弱的人,用多种声音与对方通话,能有效阻吓歹徒的不轨图谋,针对单身男士或女士骚扰的来电,你可变成另一人的声音与其说话能有效地防止骚扰。对一些不想接但又有可能是应该接的来电,这种情形可以先将自己的声音变成另一种声音待确认来电后再恢复原音。如果您不想让对方知道您独居一室或公司人员少,本变声器一人变多人的效果便可帮助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一国两制的提出与港澳相继回归中国,中国国内的区际法律冲突及其解决途径已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摆在中国法学界面前。中国区际法律冲突不仅是不同法系间不同法域的法律冲突,也是不同社会制度下不同法域的法律冲突,还是在国内没有统一的最高司法机关加以协调的法律冲突。解决中国区际法律冲突有立法、司法,沿用国际私法以及国际条约,平等协商签订区际法律协议等途径。  相似文献   

18.
简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个人财产权的宪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产权是指对于某物的用各种合法方式占有、享有、支配的权利。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要对财产进行准确的界定和严格的保障,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法律向现代化法律转变的,就是由义务本位向权利追求的转变。所以个人财产权的宪法保护是中国法律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在中国近代个人财产权宪法保护的历史中,最接近真正现代法治意义的就是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个人财产的宪法保护,表现了不同其他时期的基本流于形式的特点,是今天还在进行的法律现代化过程中的不可割断的历史,是中国法治发展过程中一笔重要的财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法律以刑法为主,诸法合一,没有专门的经济类法规。农本思想入法制约经济发展,君主立法的传统降低了法律的地位,当代中国具有完善的经济体系,可以明确地规范经济市场行为。法律的开放性极大地促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经济类法律建立的重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比较中国古今法律,应完善对经济类法律的建立和制定,加快我国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     
法律风险中国企业国际市场法律风险意识不足3月22日,路伟律师事务所(Lovells)正式公布了"中国百强企业法律风险评估"报告, 这是中国第一份有关企业法律风险的评估报告,法律风险评分越高表明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越高。报告显示,中国100强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分值区间跨度很大,从最低的16分(中国邮政)到最高的97分(联想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