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玉洁  李海青 《山东经济》2006,22(4):13-17,22
货币拜物教作为产生于商品时代本身的一种思维倾向和价值原则,渗透到整个社会的文化精神之中。在经济上,它根源于分工的自发性、商品交换的强制性与交往关系的物化。从价值上分析,作为交换关系的一种独立表达。货币的存在具有客观性;作为一种衡量尺度,其质的规定性就在于它的量;随着自身物质性与功能性的逐渐分化,货币呈示为一种纯粹的价值符号;在商品经济的狂潮中,货币必然会从手段转化为目的。货币对生活世界的普遍扩张,货币的普遍通约化造成了对人的个性的抹杀,使人成为单纯追求经济价值的单面人,造成了人格的畸形。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生物信息角度探讨了人的欲望的本源问题,认为人的欲望是人性的本能、是构成社会政治民意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应得到文明社会发展的尊重、保护和引导。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通过货币、权力、道德和法律四大文明去张扬和规范人性欲望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由此,纵观人类文明社会发展,根据对社会资源的支配方式可分为二种最基本的社会发展模式:即权利占有型社会和义务服务型社会.如何正确把握二种社会发展模式是一个关系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课题。最后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危机和历史上胥吏乱政提出要正确引导现代社会中的金融程序和人事制度改革,防范社会“衍生品”的危机发生。  相似文献   

3.
货币时间价值的实质与量化胡元木一、货币时间价值的实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时间价值的观念已被普遍接受,但对其实质及如何量化,理论界还存在分歧,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看法。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一定数量的货币,在不同的时间分布点上,其价值是有差异的。例如,现在...  相似文献   

4.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举措,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文章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表明黄金可以和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作为货币篮子,使世界货币价值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认为,有效需求不足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必要条件,社会化大生产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充分条件。本文将从货币制度的演变出发,探讨社会化大生产出现的原因,寻找经济危机背后真正的黑手。通过分析不同货币制度下货币属性的变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货币在经济危机中扮演的角色,探讨经济危机产生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世界货币职能的视角,考察明代货币结构的变化和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明代货币结构从单一的宝钞制度恢复到钱钞并用,最后形成以白银为价值基准和主导的银钱复合货币体系,是西方势力东来、东南沿海私人海上贸易发展使中国被动迈入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促成的。白银的世界货币性质使得纳入全球一体格局的明朝将白银内化为基准货币。当时的社会精英从货币主导权旁落的角度提出反对使用白银的主张,但未能阻挡东西方贸易交往的国际形势下货币形式的自然选择。白银货币的被动供给为明清社会带来了极其深刻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金融危机美联储从2008年至今已经实施了四次量化宽松政策,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深受冲击,相关文献研究显示近几年我国广义货币M2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中国股市也相应会受其影响。文章通过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广义货币M2,中国股市成交量的影响来研究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广义货币M2的影响主要通过汇率、利率、海外"热钱"三个渠道,且美国广义货币M2对中国股市成交量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印证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股市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世界货币职能的视角,考察明代货币结构的变化和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明代货币结构从单一的宝钞制度恢复到钱钞并用,最后形成以白银为价值基准和主导的银钱复合货币体系,是西方势力东来、东南沿海私人海上贸易发展使中国被动迈入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促成的。白银的世界货币性质使得纳入全球一体格局的明朝将白银内化为基准货币。当时的社会精英从货币主导权旁落的角度提出反对使用白银的主张,但未能阻挡东西方贸易交往的国际形势下货币形式的自然选择。白银货币的被动供给为明清社会带来了极其深刻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众多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批评质疑声中,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付诸实践了。 从新兴经济体角度看,QE2(量化宽松被称为QE,QE2就是第二轮量化宽松)可以说是一次大型的货币操纵,它扰动了全球货币和汇率体系。发达国家深陷通缩之苦,试图开闸放水,刺激通胀预期,这样海量货币涌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货币化与人性的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货币化促使主观价值客观化,把属于人的本质目的的社会交往外化给人与货币的关系,并使货币表现为个人的人格和本质力量的化身,对人性产生了巨大的异化影响。要减轻货币化对人的异化作用,就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加强市场经济监督体制,引导正确的货币观。  相似文献   

11.
周戟 《改革与开放》2012,(15):33-34
经济危机能催生和谐世界?这看来几乎有点荒唐的命题,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危机本质上是由于社会生产力超过了市场的有效需求,使产品供过于求所致.克服经济危机,就必须发展新兴产业,而新兴产业的大发展便迎来了知识时代的全盛时期.这些新兴产业也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从这个角度看,正是经济危机催生了和谐世界的命题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2.
卜珂 《中国经贸》2011,(16):7-8
近年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两极对立到一超多强再到现在世界多极化.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突飞猛进,到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何时成为国际上可自由兑换货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着重从经济、政治两方面浅析人民币成为国际可自由兑换货币的条件,由此对人民币何时成为国际可自由兑换货币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经济危机能催生和谐世界?这看来几乎有点荒唐的命题.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危机本质上是由于社会生产力超过了市场的有效需求.使产品供过于求所致。克服经济危机,就必须发展新兴产业.而新兴产业的大发展便迎来了知识时代的全盛时期。这些新兴产业也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从这个角度看.正是经济危机催生了和谐世界的命题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4.
宋雪丰 《理论观察》2011,(4):120-121
国际货币体系从19世纪末至今,经历了很多次的危机,也实行了多次的变革。2009年经济危机又一次暴露出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改革的命运。本文试图通过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分析.从国际储备货币的角度审视是应该选择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还是选择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货币。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国内许多报刊杂志(有些还是专业学术杂志)上,有些文章往往混同使用“国际货币”与“世界货币”两个词汇。许多人认为:“象美元、英镑、日元等在国际上常用的货币,也即世界经济中的中心货币、关健货币、主导货币就是国际货币,国际货币就是国际通用货币的总称,同时也就是世界货币。”从理论上来看,这种说法是很不正确的。一、真正的国际货币真正的国际货币即国际货币的本质定义应是“国际社会共同创造和共同使用的货币,是世界货币的高级信用形式”。它必须具备两个基础条件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1)国际社会所共创和共用,从一开始就取得国际社会的共同承认,取得世界范围内的流通和使用。(2)它  相似文献   

16.
数字劳动价值一方面关涉数据商品世界的本质,探究数字劳动何以被抽象成数据商品、数字货币和数字资本等数字价值形式;另一方面关涉数字价值决定和数字价值量度。数字资本主义的数字要素价值理论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其掩盖了数字价值的数字劳动本质。数字价值是数字劳动的数字社会抽象,“数据商品—数字货币”关系发展成数字资本关系才能使得数字社会抽象得到充分呈现。在数字价值补偿的更新体系中,数字资本积累具有普遍存在性,而数字剥削具有隐秘存在性。数字资本的生产性构建于数字劳动的生产性,然而随着数字劳动生产力的提升,数字资本利润率却下降,这种背反关系暴露出数字资本主义的危机所在。  相似文献   

17.
数字劳动价值一方面关涉数据商品世界的本质,探究数字劳动何以被抽象成数据商品、数字货币和数字资本等数字价值形式;另一方面关涉数字价值决定和数字价值量度。数字资本主义的数字要素价值理论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其掩盖了数字价值的数字劳动本质。数字价值是数字劳动的数字社会抽象,“数据商品—数字货币”关系发展成数字资本关系才能使得数字社会抽象得到充分呈现。在数字价值补偿的更新体系中,数字资本积累具有普遍存在性,而数字剥削具有隐秘存在性。数字资本的生产性构建于数字劳动的生产性,然而随着数字劳动生产力的提升,数字资本利润率却下降,这种背反关系暴露出数字资本主义的危机所在。  相似文献   

18.
现代零售业的发展促使顾客分类管理成为必然。连锁零售门店可以用商品品类管理的思路来对顾客进行分类。本文提出用利润贡献额的标准而非消费额的标准、用货币价值贡献和非货币价值贡献的双重标准来划分顾客,由此找到高价值顾客群体和普通顾客群体。这样划分的目的,是实施有差别的奖励回报和定向促销,优化门店与顾客关系,进一步提升零售店的销售业绩。  相似文献   

19.
1935年的民国法币改革是中国现代货币金融史的一个里程碑式事件,其意义重大。这次改革统一了困扰中国社会经济多年的混乱货币,从银本位制进入现代信用货币时代,是经济制度上一大进步。研究者对此次改革的评述多着眼于当时国内货币制度状况和国际银价变动,少有从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视角来看待这次币制改革。本文正是试图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在金本位制崩溃、世界各国汇率联系更加紧密的背景下法币改革与中国融入世界金融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等价物,原初功用是作为一种抽象的价值判断体,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随着经济形态的演进,其在关联无数对象中扩展了其意义。在现代生活,货币更多地作为一种符号被消费,转化为一种最有效、最纯粹的量化手段。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和政治意蕴,也是现代文化传播的公共载体。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应重新审视货币的强大力量,更加积极地利用货币组织公共生活,主动地参入国际社会新一轮货币符号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