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1872-1915)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最重要的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之一,他的早期音乐作品以钢琴为主,并受到肖邦的影响,创作了很多类似于肖邦风格的作品,从《Op.20#f小调钢琴协奏曲》可以分析其早期音乐创作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电脑音乐创作与传统音乐创作各个层次的比较,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电脑音乐创作相对于传统音乐创作的优势。电脑音乐制作改变了传统的音乐创作、演奏和制作方式,使更多的作品能够得以最终实现,满足了社会发展对音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欧内斯特·海明威以他特有的创作风格,使其作品在世界文坛上独树一帜,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本文试从海明威独特的"硬汉"形象的塑造、独特的"冰山"原则的运用以及其特有的电报式口语化小说语言三个方面论述海明威非凡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代学堂乐歌创作领域,李叔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任教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期,又是他学堂乐歌创作的高峰期。这个时期的作品,数量多、品种齐、艺术水平高,同时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探讨李叔同这一时期的学堂乐歌作品,对研究他一生的音乐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代著名散文家王充闾创作了大量的不同题材的散文作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创作风格:历史文化散文的冷峻通透、生活情感散文的醇厚绵密、智性散文的剀切深微,以及山水散文的清醇健朗.尽管他的散文风格变化多样,但是又有着稳定而统一的"本调",即:深邃冷峻、清醇雅致.  相似文献   

6.
思维主体情境是艺术思维学的一个范畴。它是一种心态规定性 ,是充分个体化、时间化、空间化的主体体验状态 ,可直接影响艺术思维的发生和发展。作家、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 ,或之前的生存状况、生活方式会在他们内心打下深深的烙印 ,反映到作品上 ,形成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流派 ,这是思维主体情境对主体创作思维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爱伦·坡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来窥视作者的内心世界 ,从而清楚地看到爱伦·坡生活经历对于他创作思维的导向 ,他的作品是他独特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 ,是充分个性化的创作结果。  相似文献   

7.
古筝移植作品是古筝音乐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早期就已经开始,一直贯穿着整个二十世纪,这些移植作品由于创作年代、创作手法、创作理念、创作地域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全面梳理这些移植作品对古筝音乐艺术发展中的得与失,对于进一步探寻古筝作品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古筝音乐未来的发展和创新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解读马拉默德的《店员》中的“犹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拉默德是继辛格、贝娄之后出现的又一个著名美国犹太裔小说家。他的创作力图以鲜明的“犹太性”作为对人类普遍心性的理解和体现,在驳杂多变的当代美国文坛上自立风格,独具特色。在众多的犹太裔作家中,马拉默德是犹太性最强的一个,同时他的作品中体现的犹太人道德责任主旨也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李健吾是现代少数几位才华出众的戏剧家之一,他的喜剧作品更是风格独具.这是由于作家对主体内在因素的张扬,对人性的肯定和关照,以及作家早期特殊的人生经历、受到相对主义的影响、对现实的拒绝,使他在创作包括喜剧在内的许多作品中都潜藏着一个游子思乡的意象,回荡着"回家"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东北作家王忠喻作品人物塑造的风格特点和其作品的写作特色。作家运用多元的创作笔法,塑造了一群充满激情和斗志的时代英雄,充满了阳刚美。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东北方言和农民语言,使他的作品的写作风格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1.
流行音乐作为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其传播方式和手段与传统社会大相径庭。现代商业社会的艺术传播,其效果不只是单纯由艺术水平来决定,而是由传播手段、传播方式与传播技巧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周杰伦歌曲创作的流行不失为现代艺术传播的经典案例。他的成功,除了他的音乐天赋之外,还在于他的创新意识,并善于体味和捕捉同时代年轻人的情感特点和欣赏习惯,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同时其经纪人杨峻荣出色的商业运作,也是他获得巨大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一方面,象征主义诗歌对德彪西思想及音乐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象征主义诗歌是德彪西音乐题材和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其追求的艺术风格和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风格是一致的,其音乐创作手法直接和象征主义诗歌的表现手法相关。另一方面,德彪西的音乐作品以旋律线条朦胧飘忽、和声色彩丰富、变幻莫测、节奏与力度变化细腻、织体处理精妙、配器独特等手法表现出象征主义诗歌所追求的扑朔迷离、充满诗意的境界,呈现出诗化音乐的特征。德彪西的音乐中包含文学性,两者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3.
刘建东 《嘉兴学院学报》2012,24(4):30-32,99
王国维作为近代中国提出"美育"并倡导美育教育的第一人,从美学原理的高度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本质做出分析,总结了音乐艺术的审美规律,并提出普遍性的音乐审美理论。他倡导的"音乐审美诉求理念",是我国近代音乐美育理论的一块界碑,并科学指引了我国近代新音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1904年勋伯格与其学生韦伯恩和贝尔格等三人在创作生涯中组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音乐创作进行变革的第二维也纳乐派,勋伯格音乐的出现和传播,产生了20世纪50年代中最流行的音乐语言.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勋伯格音乐对世界音乐和中国现代音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施光南声乐作品中蕴含着浓厚的乡国情怀,以爱国、爱党、爱人民为主题,符合中国人民的审美观。立足民族的创作观使他的作品充满民族特色,形成中西合璧、雅俗共赏的风格。歌唱时代的艺术追求使他的作品充满时代的进取气息。  相似文献   

16.
该文主要通过对丰子恺的音乐著作、学校的音乐教育实践以及他的音乐美育思想的分析,论述了作为音乐家的丰子恺的音乐成就。  相似文献   

17.
“春蜂乐会”是20世纪20年代中叶在杭州由钱君句发起成立的音乐创作团体,他们所创作的抒情歌曲是继青主、赵元任之后我国早期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之作,是我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的萌芽之一。钱君句及“春蜂乐会”的歌曲创作,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来看,在当时都属于一个崭新的音乐世界,为弘扬中国新音乐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音乐的发展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们。  相似文献   

18.
影视情节催生了影视音乐的创作,影视音乐也推动了影视情节的发展,二者在互动中趋于完美。影视音乐的美学功能是多方位的,既营造画面的特定氛围,烘托声画合一的艺术效果,又能为揭示人物内心情感活动,加强影视作品的戏剧性服务,同时能够统一内在结构,深化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适合大学生精神发展需要的音乐教学原则与音乐思维培养问题,音乐教学原则包括系统性、接受性、感知性、文化性、审美性原则。这些原则的提出强调对当代音乐审美文化与多民族文化的关注,力求培养大学生获得具有理性高度的评判能力、听觉感知接受能力和理解想象创造能力,并进一步探索以课堂教学考核为手段培养音乐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期达到指导提高音乐教学水平,最终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20.
如何有效地把一首声乐作品充分、确切、有效、清楚地传达给观众,为了完成这一艺术过程,作为一个歌唱者,首先应该是音乐的解释者,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声乐作品的艺术再创造、加工,并从作品的曲式调性、结构、速度、表情、力度等方面去分析,一首声乐作品才能艺术完善地送到观众的耳朵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