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冲击与促进:外资零售企业带来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92年上海八百伴成为国内正式批准的第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至2004年6月,我国商业领域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39亿美元,外资商业企业268家,开设分店4,502个,全球50家最大零售企业的绝大部分都已进入我国市场.推进路线由南向北、由东向中西部的一线大城市和沿海二线中等城市,对我国零售业形成合围之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零售业对外开放与零售业态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零售商业市场的正式对外开放始于1992年,此前,中国政府禁止外商在中国开办独资或合资的零售企业.到2000年底,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的中外合资零售企业共有28家,地方政府自行批准的达277家,共计引进资金20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加入WTO以后,对流通企业而言利弊参半,但利大于弊,因为流通业作为开放较早的领域,自身抵抗能力较强。从1992年我国正式对外开放国内零售市场开始,到1999年底,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的中外合资零售商业企业共有21家。截止到1998年底,北京已有外商投资零售企业45家,港、澳、台投资零售业32家;再加上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的批发企业99家,在京的外商及港澳台的三资企业共176家。77家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的零售企业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家乐福、华堂、万客隆这些国外大型零售商纷纷到中国市场抢滩,说明中国零售市场不仅没有饱和,反而有着更大的拓展空间。从外商投资零售企业的数量上来分析,目前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合资零售企业只有20家,加上各地自行批准的277家,总数不到300家,还不到内资企业的千分之一。从销售额来看,最近两年  相似文献   

5.
胡永铨 《商业研究》2002,(20):121-123
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 ,是影响我国零售业未来发展态势和我国本土零售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的一个关键因子。对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战略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剖析了外资零售企业经营战略的组成特点。  相似文献   

6.
商业的对外开放 我国在对外开放旅馆、酒楼的基础上,1992年对外开放商业零售业,自上海八佰伴作为国内正式批准的第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后,目前世界前50家最大零售商已有70%进入中国。2000年底外商投资商业企业(按活动单位算)在我国已发展到475家,港澳台221家,进入WTO后我国进一步开放国内流通产业。为此,近年来这一问题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7.
商业的对外开放 我国在对外开放旅馆、酒楼的基础上,1992年对外开放商业零售业,自上海八佰伴作为国内正式批准的第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后,目前世界前50家最大零售商已有70%进入中国.2000年底外商投资商业企业(按活动单位算)在我国已发展到475家,港澳台221家,进入WTO后我国进一步开放国内流通产业.为此,近年来这一问题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8.
新年伊始,家乐福郑州北环店正式亮相开业,这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零售巨头家乐福在中国的第72家分店.从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成功开设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超级购物广场起,目前家乐福已经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分店数量超过70家;2005年销售额增长了25%,突破200亿元,稳坐中国外资零售企业头把交椅;相比同期进入中国市场的世界第一零售巨头沃尔玛,家乐福在中国取得的成绩无疑是显著的.业界一致认为:家乐福在中国市场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和它那超乎寻常的、彻底的本土化战略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本土化战略是家乐福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李高朋 《商业时代》2004,(17):7-7,9
随着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在企业设立形式、数量、地域、股权比例等方面限制的陆续取消.外资进入我国市场的速度加快,已落地生根的外资零售企业也加快了市场扩张的速度强势进入、这为我国零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的同时.关注我国零售企业的现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为我国零售行业内的相关机构提供借鉴就变得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应用Hotelling模型解释医药零售企业选址问题,将商誉变量引入Hotelling模型来分析两家医药零售企业在同一线性市场的选址竞争策略。模型分析表明,当两家药店商誉相同时,同时进入线性市场的两家药店将选址于线性市场的两端;当两家药店商誉不同时,商誉较高一方将选址与线性市场的中央,而商誉较低一方则将选址于线性市场的两端。  相似文献   

11.
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业的现状、策略与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外资进入的规模与分布(一)总体规模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外零售资本加紧在中国市场“圈地”步伐。据商务部统计,从1992年至2003年9月,全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约30亿美元,批准设立外资商业企业264家,分店2200多个;另据中国商业联合会统计,自1992年开始试点至2003年底,累计已批准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350多家,总投资为40多亿美元,分布在国内20个省市,其中国家正式批准的合营商业零售企业已达46家。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经有40多家在中国“抢滩登陆”。其中,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伊滕洋华堂、万客隆等零售巨头已遍地开花。在全球…  相似文献   

12.
连锁零售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外零售连锁巨头进入中国市场,以及当前我国连锁企业已步入微利时代,我国零售连锁企业正面临着残酷的竞争和考验,企业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必须实施供应链管理。通过分析我国零售连锁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所面对的困难,提出推进我国零售连锁企业开展供应链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外零售连锁巨头进入中国市场,以及当前我国连锁企业已步入微利时代,我国零售连锁企业正面临着残酷的竞争和考验,企业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必须实施供应链管理。通过分析我国零售连锁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所面对的困难,提出推进我国零售连锁企业开展供应链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全球时尚零售市场的"黑马",名创优品(MINISO)自2013年正式走出日本后,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三年时间在全球总共开设店面超1800家,被无印良品、优衣库和屈臣氏等列为"全球最可怕的竞争对手".在实体零售行业最为艰难的这几年,名创优品于电商夹击、国际消费乏力的困境中成功突围.总结它的成功经验有益于指导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有效提升竞争力,为我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境内中外零售企业竞争力与演变趋势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限制条件取消后,我国零售市场是否会被大型外资零售企业逐步控制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构成零售企业竞争能力的五个因素,并以这五个因素为条件,对我国境内中外资零售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得出了外资零售企业不会全面控制我国零售市场,但有可能在某些城市、地区和经营领域形成局部的掌握主导权或者控制权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 虽近水楼台,却未必先得月。尽管进入中国市场时间最早,但日本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或许并没有收获到预期的效果。在日本零售企业纷纷表示将把中国市场作为扩张重点的大背景下,位于上海市淮海中路527号的华亭伊势丹却宣布将于11月闭店。这家进入中国已13年,但仅开店5家的日本首屈一指的百货零售企业,一年内连闭  相似文献   

17.
范月娇 《商业时代》2007,(13):13-14
近年来,我国网络零售企业的市场业务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并且其变化与我国电子商务基本环境存在密切的关系,物流配送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几家知名网络零售企业市场业务演变的研究,分析总结物流配送在网络零售市场业务拓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8.
萧驰 《商业文化》2005,(2):16-21
目前已有300多家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世界零售业前50强已有三分之二抢滩中国,并逐渐进入战略扩张期……  相似文献   

19.
《现代商业》2002,(10):67
日前,沃尔玛宣布,年底前其在北京的第一家店将正式开业.此外,世界五百强的英国百安居、法国欧尚、德国麦德龙也将进入北京.在国际零售业巨头加快抢占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有关机构开始制订针对外资进入中国零售市场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程云韬 《浙商》2009,(3):114-115
2008年12月18日,备受关注的上海世博金在万众瞩目中耀市亮相。从未涉足黄金零售市场的交通银行也加入了上海世搏金的销售阵营与中钞国鼎正式签约,两家金融业内企业强强联手,给黄金零售市场注入了新鲜的力量。这两家国内金融界的骄子企业在中国上海的强强联手,对整个行业市场的蓬勃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