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却无法具体辨认的一种无形资源,它包括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特别是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确认与计量自创商誉无论从促进会计理论发展,还是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实务水平来看,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过对确认自创商誉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的分析,提出了自创商誉应该予以确认;并进一步分析了自创商誉计量的可行性、属性的选择和三种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前多数国家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这主要是基于可靠性和稳健性的考虑。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商誉特别是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确认自创商誉无论从促进会计理论发展,还是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实务水平来看,都是十分重要的。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会计界不得不重新确定一些新的会计确认标准,这为我们解决包括自创商誉的确认问题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3.
赵淑燕 《时代经贸》2010,(16):35-37
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却无法具体辨认的一种无形资源,它包括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特别是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确认与计量自创商誉无论从促进会计理论发展,还是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实务水平来看,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过对确认自创商誉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的分析,提出了目创商誉应该予以确认;并进一步分析了自创商誉计量的可行性、属性的选择和三种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准则下关于商誉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誉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资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会计研究水平的提高,商誉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商誉的认识也需要不断地深入.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的会计准则相对于以前的会计准则有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关于商誉的处理是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更好地把握新会计准则下商誉的有关处理,对全面正确理解和准确掌握整个会计准则都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在企业的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以及购并、资产重组等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在资产评估中关于企业商誉的会计问题已日益成为实务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本文对商誉的会计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对于自创商誉是否作为资产,取决于商誉是否符合资产的条件,是否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客观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为了能充分反映商誉在企业中的作用,必须加强其信息披露。因此,对于商誉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应该有更深入的探讨,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合并商誉的本质及其经济后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晓苏  黄殿英 《当代财经》2008,52(2):119-125
廓清商誉的本质,有利于最终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问题.利用已有的企业合并的实证研究成果可以证明,各国会计准则中的"合并商誉"与并购过程中目标企业的商誉相距甚远,实质上只是合并价差.会计政策应有利于、至少不能有害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是会计准则制定的一条重要原则.而且这一原则应该是企业并购购买法核算的真正理论基础."合并商誉"集中了并购各方股东长期、短期利益,以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必须遵守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7.
刘扬帆 《当代经济》2007,(14):116-117
商誉是企业拥有的一项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在以知识经济为主的二十一世纪,商誉不仅成为无形资产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占企业的总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商誉的一些特殊的性质,它也是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很受争议的一个话题.它的会计处理合理与否,近则关系着企业投资者对企业提供信息的理解程度,远则甚至关系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从我们国家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逐渐发育成熟,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商誉以及商誉会计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分析了商誉与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根据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的源泉,因此.一个企业无论是通过内部积累的方式实现自我成长.还是通过外部并购的方式实现快速扩张,都应该围绕企业核心能力展开。运用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我们可以对商誉会计理论提供一种全新的认识。本文认为,自创商誉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对企业内部培育的企业核心能力的综合反映.外购商誉则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对企业通过外部并购的方式构建企业核心能力的综合反映.在不同的并购模式下,外购商誉的构成和本质都不尽相同,外购商誉的后续会计处理应视具体的并购类型而定。  相似文献   

9.
分析认为,自创商誉是企业固有商誉的确认和价值反映。在当前的知识社会经济形势下。会计应时企业的自创商誉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10.
试论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现行会计只确认外购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的缺陷日益显现,自创商誉确认势在必然。我们认为,自创商誉是企业内部形成的能使企业未来获得超额收益的经济资源,是基本符合资产确认的条件,其计量也是现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对自创商誉会计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商誉就是某一主体具有“能获得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能力和信誉”。依照现行会计惯例,只有在发生企业购并时,才确认外购商誉。至于自创商誉,则不予以确认。但持相反意见者也大有人在,如葛家澍教授曾指出“在现代企业中,自创商誉是存在的,也是可以计量的。自创商誉之所以长期在会计上得不到反映,是由于传统会计有一些框框难以突破。会计中的一些传统偏见应当逐步改变。”笔者认为,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随着会计计量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源正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商誉是一种越来越重大的经济资源,在企业全部资产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加强。但由于商誉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其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商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它没有固定形态,但是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超值利润,所商誉可以被看做是无形资产,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无形资产。所以,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比较复杂,结合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商誉会计的复杂性,我国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商誉的会计处理做了很多相关的改革,不过,从具体内容上来看,也仅仅是合并商誉这个问题可以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其他的理论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市场经济虽得到的飞速的发展,但是就商誉的本质来看,商誉是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他并不是某个时点上的价值,所以很难衡量其具体的数值,我们国家的商誉会计处理还不具备完善的条件,因此,本文结合这些实际情况,探讨下我国现行商誉会计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商誉是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资产项目中最复杂且最有争议的一项,是最无形的无形资产.我国对商誉的规定和研究起步较晚,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参照国际会计准则重新制定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对商誉进行了一些规定,但规定很不完善.文章主要就商誉会计研究中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看法,旨在一方面促使企业积极改善商誉的努力,使金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使企业在投资决策时更好地决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商誉会计规定和理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马程 《财经科学》2000,(5):114-116
在知识经济时代,商誉是企业之间不得不触及到的问题,商誉,有其独自的经济特点;有正负,自创及外购商誉之分。科学而全面地确认企业的商誉是其计量的基础,而准确的计量则是作为相关会计处理的必要条件,对于作当无形资产的负商誉的会计处理,有三种符合国际惯例的处理方法,但外购商誉应视作无形资产,以并购价差处理,而应当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入帐,并按照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方法进行摊销。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企业商誉会计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丽萍  张利华 《经济师》2003,(7):192-192,194
文章在分析我国企业商誉会计处理现状和现有商誉会计理论不合理性的基础上 ,阐述了确认自创商誉的现实意义 ,并对自创商誉相关会计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初步提出了建立我国商誉会计准则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商誉会计主要研究和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披露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商誉本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商誉在社会中的地位却是越来越重要。但目前商誉会计还没有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如何对商誉进行科学的确认和计量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焦点和难点。因此,首先阐述商誉的概念、特征以及构成因素,从这些方面对商誉进行分析。其次,从会计界对商誉的不同看法和国际上对商誉做出的规定分析商誉的确认与计量的问题。再次,分析国际上的几种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并提出自己对商誉处理的建议。最后从国际商誉会计比较研究的现状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方面对中国商誉会计的发展做出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商誉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从商誉的性质出发,探讨商誉的确认、计量、列报与披露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学者观点的研究以及中外商誉会计准则的比较,提出对商誉会计处理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刘扬帆 《当代经济》2007,(7X):116-117
商誉是企业拥有的一项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在以知识经济为主的二十一世纪,商誉不仅成为无形资产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占企业的总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商誉的一些特殊的性质,它也是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很受争议的一个话题。它的会计处理合理与否,近则关系着企业投资者对企业提供信息的理解程度,远则甚至关系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从我们国家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逐渐发育成熟,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商誉以及商誉会计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20.
自创商誉确认与计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企业并购、改造、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活动的不断深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有关商誉的会计问题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现行的会计实务中,只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自创商誉不予确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新的经济环境和会计计量技术发展的共同推动下,自创商誉确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自创商誉计量模式的选择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