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猎鹰国际的运作和帮助下,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金融合作会议于10月在迪拜举行,通过促进亚洲各国一体化,加深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经济交流和协作,集中推动亚洲国家在全球经济中一体化的进程。届时,迪拜将迎来500位政府官员、全球金融领袖以及学术专家,共同参与一场顶级会议——博鳌亚洲论坛,探讨亚洲在全球经济中持续增长的地位。该论坛由26个亚洲国家发起,众多政要名人曾在此发声,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以及其他一些有影响力的名流。  相似文献   

2.
新型国际分工、国际收支失衡与金融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国际收支失衡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很多学者认为金融发展包括金融一体化、金融深化和国家之间的金融异质性是这次失衡得以持续的重要原因.本文认为金融创新作为金融发展的动力或源泉促进了国家在制造业和金融业的分工.具有金融业比较优势的国家容易产生经常项目的赤字,具有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国家容易产生经常项目的盈余.全球数据的检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国际分工对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杨磊 《山东经济》2006,22(4):F0003-F0003
东亚金融合作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东亚金融合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作为东亚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中国尤其关注东亚金融合作,并寻求中国在其中的适当的角色和定位。东亚金融合作,一方面是东亚国家寻求在全球金融一体化背景下通过地区合作保持地区金融市场稳定和效率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全球区域金融合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海外经济评论》2005,(20):33-33
国际金融研究中心(IIF)警告,面对起伏不定及信心欠缺的全球金融市场,新兴经济体仍然脆弱不堪,连拥有庞大外汇储备且经济增长快速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也不例外。IIF总经理达拉罗表示,警讯包括美国利率攀升、经济降温和通胀的隐忧,都可能影响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健全。  相似文献   

5.
国际新闻     
《中国经贸》2012,(13):15-17
国际基金会投资者目光转向亚洲国家 墨西哥《经济学家报》日前报道,根据美国银行美林公司全球研究部门基金会调查显示,连续两个月来,墨西哥已不再成为全球各基金会投资者的首选国家,这些投资者的目光已转向中国、泰国、俄罗斯、韩国、土耳其以及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投资的方向主要集中在科技、电信、医疗等行业,而金融、工业、材料等行业不再成为最受青睐的部门。  相似文献   

6.
汪巍 《环球财经》2010,(11):72-73
欧元震荡余波未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再度启动,“货币战”在全球有愈演愈烈势。中国如何加强与亚洲国家的金融合作,是应对之策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1997年的金融危机发生在亚洲,暴露出新兴经济体在金融体制和国际合作方面的薄弱和不足,亚洲国家开始以美国等发达市场为榜样,进行艰难的金融体制改革。时隔10年,又一场金融风暴席卷而来,这一次的策源地却是美国,影响范围更是波及全球,美国经验和体制由此暴露出其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全球化导致高增长、低通胀到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暴涨,世界上的国家又分成新的三个世界:发达国家转变为金融大国,而发展中国家则转化为两类国家,制造业大国与能源、原材料生产大国。在原材料价格暴涨前,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全球市场开放为制造业大国创造了发展的机遇,制造业大国在这三个世界中经济增长最快。随着原材料价格的暴涨,金融大国与原材料大国似乎日子比制造业国家更好过一些。  相似文献   

9.
解决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是国与国之间充满利益博弈的长期摩擦过程.亚洲国家与地区应加快金融合作步伐,以保持亚洲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1970年代国际货币体系的解体和随后出现的金融全球化是导致经济周期波动性增大的原因。在过去的20年中,许多国家都曾经因为金融危机而导致经济出现大幅波动,例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2009年的欧债危机。因此,国家都越来越迫切地需要金融安全网,以保护经济体免受短期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的是全球层面的金融安全网,国家间和区域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体制不是有关国家金融体系的简单相加,而是指支撑全球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有效运转的基础结构。换言之,国际金融体制是全球金融市场采取的一整套规则和制度的总称。目前的国际金融体制是在布雷顿森林协议安排设计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三大支柱是多边贸易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近年的金融动荡和风波,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不仅暴露出亚洲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诸多问题,更说明国际金融体制亟待调整。●近年国际金融体制的最新发展特点二战结束到6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导国际金融体制,世界各国采取…  相似文献   

12.
亚洲有活力,依然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区;亚洲有愿景,能够在全球经济和金融治理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亚洲有未来,未来在于信心、改革、合作。主题为"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的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3月22日至25日在海南博鳌隆重举行,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名嘉宾参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3月24日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13.
国外金融服务投入能否促进制造业部门的表现,这一问题在我国金融业开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 2000-2014 年全球投入产出数据(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WIOD),从全球价值链增加值核算视角构建国外金融服务投入指标,并结合制造业外部融资依赖度和国内金融发展特征,实证检验国外金融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1)国外金融服务投入能够显著促进一国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2)考虑外部融资依赖度后,国外金融服务投入对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制造业出口优势促进作用更强;(3)区分国内金融发展差异后,发现国外金融服务投入对国内金融发展水平更高国家且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制造业出口优势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4.
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日本财政金融状况持续恶化,对亚洲经济构成威胁,有专家甚至预言这可能会造成亚洲爆发新一轮金融危机。 今年以来,除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外,亚洲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低迷,出口减少,消费疲软,股市动荡,币值走贬,企业倒闭,失业率攀升。不少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预计为零,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 在日本金融状况恶化的影响下,亚洲经济更令人担忧。在财政政策和利率政策都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唯一能迅速对日本经济产生刺激作用的“利好”政策,似乎只剩下日元贬值这一步了。但如果日元持续走贬…  相似文献   

15.
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全球竞争力在金砖国家中排名第三。随着中国与南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一,两国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在能源资源、制造业和金融领域等方面的投资合作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6.
【英国《独立报》11月7日】上周,我去亚洲旅行了一周。大家除了过分关心美国的金融政策外,关注的其它主要问题就是中国对全球其它国家的影响以及日本经济复苏的迹象。  相似文献   

17.
《天津经济》2009,(5):86-86
全球金融危机下,亚洲区域金融合作又迈进一步。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2009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作。  相似文献   

18.
行业百态     
《中国经济周刊》2006,(49):56-56
沃尔沃卡车再获物流界嘉奖;2007年国家邮政生肖贺岁巨作即将上市;亚洲制造业论坛对话“合作共赢”;ADAGE品牌峰会纵谈如何赢在中国;中国IT两会云集全球著名CEO、CIO;“福建省浙江商会”挂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香港《亚洲时报》7月18日】2007-2008年的金融恐慌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大衰退为全球金融界创造了公平竞争的舞台。这种情况下的关键问题就在于,亚洲金融机构是否愿意走上前台,在全球金融业发挥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来西亚电子业好景不长由于全球电子产品市场陷入低迷状态,亚洲国家过去呈现两位数出口增长的风光恐难再现,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的情况普遍看坏。马来西亚今年6月电子产品出口金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6.1%,而5月份及4月份还增长9%及14%。在去年马国制造业外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