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民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民营经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由“补充”配角位置发展到“重要组成部分”次主角地位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最富有生长性的部分,在未来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应该审时度势,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金融改革主要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1年 ,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视察时说 :“金融很重要 ,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 ,一着棋活 ,全盘皆活”。在今年 2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 ,江泽民总书记深刻阐述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思想的科学内涵 ,即金融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金融是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当前 ,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要深入学习“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重要思想 ,进一步深化对“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认识 ,并以此作为指导思想 ,总结2 0多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践 ,研究和解…  相似文献   

3.
学习《邓选》指导金融改革单楚珩学习《邓小平文选》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迫切需要,我们金融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也不例外,同样迫切需要这一当代马史思主义的指导。(一)邓小平同志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第266页)现代经...  相似文献   

4.
张亦春 《中国金融》2023,(14):14-16
<正>差异化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定位,将有效促进改制后的中外合资银行坚守金融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初心和使命,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金融力量中外合资银行是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产物,肩负着我国金融改革开放“试验田”的责任和使命,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相生相伴。作为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在时任厦门市常务副市长习近平同志的推动下于1985年成立(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著,《习近平在厦门》,  相似文献   

5.
小平同志曾经说过:“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向前发展,金融在推动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而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其突出作用也日益受到肯定。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6页,人民出版社)。邓小平同志对金融重要作用的精辟论述,正在被现代经济金融的实践和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成就所验证。  相似文献   

7.
课题组 《金融与经济》2006,26(Z1):23-25
就本文的基本立场而言,就是迄今为止,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的时间里并无金融思想可言,其间,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基本上处于一种“实践高于理论”的实用状态,换言之,我国的金融思想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文章通过金融为经济服务,经济思想、金融思想的考察,探讨金融思想形成及其发展与变迁的脉络,直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金融思想在中国形成与确立。  相似文献   

8.
谈金融行业的德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总书记继“三个代表”思想后又一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是“两手抓,两手硬”方针的完善和创新,金融是经济的基础和核心,金融行业是特殊行业,加强金融行业的德治是加快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事业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保证金融队伍纯洁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谢庆健 《中国金融》2000,(11):11-12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仅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 ,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治国方略 ,对当前搞好金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三个代表”是推动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针   (一 )“三个代表”为金融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 ,金融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 ,“三个代表”的提出非常及时地为金融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金融改革必须以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准绳 ,努力跟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步伐 ;必须重视金融文化建设 ,通过用科学理论的武…  相似文献   

10.
金融有序与稳定是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王德振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就会失掉。”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液”循环系统,金融的有序与稳定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我国经过15年的改革开放,商...  相似文献   

11.
郭建伟 《中国金融》1997,(11):25-27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利率工具郭建伟一、利率政策在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利率政策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逐步成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相似文献   

12.
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活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小平同志的这一至理名言,以其深邃的思想,科学的内涵,影响了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以其概括的表达,精炼的言语成为我国政府管理部门、金融实业部门的工作座右铭。深刻理解并认真贯彻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更好地做好金融工作,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要思想武器,换句话说,小平同志提出的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思想,对于我们认真做好改革开放新阶段的金融工作,对于确定我们在贯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金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金融思想深刻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引领我国从“金融小国”向“金融大国”再向“金融强国”转变。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撰写文章,梳理邓小平金融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脉络,思考如何在邓小平金融思想指引下,“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新时期金融工作,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推进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围绕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真正银行论”和“金融核心论”,记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金融改革、金融现代化和金融监管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揭示了当前金融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在邓小平金融理论思想指导下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推进金融改革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信息化已成为我国金融平稳、安全运营最基本的生存支撑环境,成为不断提升我国金融在国际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9月2日,随着“金融信息化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同城灾备中心”、“中小金融机构灾备外包服务中心”的同时揭牌,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6.
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函丰富,是对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的最新概括,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新的发展,是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灵魂和重要指导思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治国方略,认真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对当前搞好金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十分突出,且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因素,在农业大省、产粮大省和资源大省的黑龙江,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表现更为突出。本文以黑龙江为例,围绕进一步发挥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功能,试图以政策性金融为核心,对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8.
王纬 《中国金融》2023,(2):43-45
<正>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仍然较大。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稳就业的主力支撑。普惠金融天然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基因,承担着助企纾困、保障民生的重要责任,做好普惠金融工作是中国特色金融的政治性、  相似文献   

19.
《新疆金融》2005,(12):16-17
新疆作为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接替区、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和国土资源开发基地”,构建和谐经济社会,发挥金融的核心支持作用,首先要以完善金融生态系统为前提。  相似文献   

2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迅猛发展,金融体制不断创新,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广大金融战线的干部和职工,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智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从金融业发生的一些大案要案来看,一些干部经受不住权、钱、色的诱惑,在“糖衣炮弹”面前吃了败仗。金融业的腐败分子,特别是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的职务犯罪,形成的大案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他们的行为扰乱了金融秩序,损害了金融队伍形象,同时也给自己及其家庭带来了灾难性的恶果。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维护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保证金融业安全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事关金融行业每个职工前途贫下中命运的大事,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