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分析零缺陷质量管理在门诊药房的实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以来开展零缺陷质量管理的门诊药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患者满意度进行探讨。结果我院门诊药房在2012年以来实施零缺陷质量管理,患者满意度高,无医患纠纷和医疗投诉事件发生。结论零缺陷质量管理在门诊药房的实施,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医疗投诉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药房调剂药品差错登记记录的分析,总结产生差错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提高药房调剂药品的准确率,提升药学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调剂药品差错登记记录进行分析,对差错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并针对存在具体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结果调剂差错的形式有9种,产生差错的原因有3个,对此提出6条预防措施。结论应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增强药剂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来减少门诊药房调剂药品差错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药事管理的加强措施,尽量避免医院门诊的医患纠纷,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方法通过提高药师综合实力,保证药品质量,合理定价,做好患者工作,普及药物知识等方法,统计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门诊药房加强药事管理措施实施前后医患纠纷发生的数量变化。结果加强门诊药房药事管理后,相关药患纠纷数量明显下降(P<0.05),门诊和住院患者对医院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得到改善后,药房业务水平有很大提高,加强了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医患关系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促使门诊药房医患纠纷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利用计算机统计2013年1~6月各种抗菌药物的门诊使用数量,计算用药频度(DDDs),并对DDDs进行排序分析;从2013年1~6月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6000张,分析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我院门诊抗菌药物DDDs排序前三位的依次是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25.7%,其中使用两种抗菌药物的处方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3.9%;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375张,占抗菌药物处方24.3%,不合理之处主要是选用指征不明确、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用药、溶媒选择不当、药理拮抗等。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处方的点评与干预,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延缓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根管治疗失败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根管治疗失败的84例92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失败的原因。结果 84例92牙根管治疗失败的患者中,43牙因欠填,占46.74%,7牙因遗漏根管,占7.61%,19牙因牙冠充填材料脱落或松动,占20.65%,12牙因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占13.04%,4牙为牙折,占4.35%,7牙因超填,占7.61%。结论充填不当及预备不当均会出现不能彻底清理根管及封闭不严等情况,进而出现根管系统感染现象,导致根管治疗失败,同时冠部渗漏及根管遗漏等也会导致根管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6.
门诊药房的发药工作是药物从药学工作人员转运到患者手中的终端服务过程,也是执行医生指示的瞬间服务过程,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合理用药的重视和患者就医意识的增强,药学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但仍有患者由于对药品的作用和服用方法的不了解,导致错误用药造成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加大,甚至产生药源性疾病.特别有些老年慢性病患者、儿童患者及心理患者,由于多种因素,未能正确遵医嘱,用药的依从性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目的是分析药房退药原因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医疗单位的服务质量和保障医患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西药房240例药物咨询情况,以改善药学咨询服务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12年1月~2012年5月共240例门诊药物咨询记录,对咨询的内容及人群进行分析。结果咨询内容以药物用法用量为首位(32.9%),其次是药理作用(21.3%)、副作用(12.1%)。咨询人群以50~70岁的居多(48.3%),其次是30~50岁的(33.3%)。结论药物咨询的大力发展,能促进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同时也是门诊收集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医院中药咨询情况,提高药师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的中药咨询记录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 1566例记录完整的用药咨询问题中,排前三位的分别是煎药方法、用药禁忌、中药服法,所占比例依次为29.0%、22.6%、21.8%。结论门诊中药咨询工作的开展改善了中药的合理使用情况,增进了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门诊抗生素用药使用不合理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其改善措施,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门诊药房所整理的门诊处方2 650张,进行抗生素种类和用量的回顾性分析,并对使用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汇总研究。结果 2 650张门诊处方中,有289张处方使用了抗生素,占10.9%。其中以头孢类为首,其次为青霉素和克林霉素类。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有10例,不良反应率为3.5%。共检出不合理用药处方42张,不合理率达14.5%。结论目前在门诊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中依然存在不合理应用所致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对此,医院应引起重视,在抗生素的使用中应形成一定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意识培训和用药谨慎性。以确保抗生素的规范、合理、有效的使用,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文化建设在推进优质护理中的实践与成效。方法选取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门诊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患者1200例及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患者1200例。2012年进行常规门诊文化建设,2013年进行门诊护理文化建设推进优质护理,比较两年间收治患者的满意度。结果2013年收治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6%,明显高于2012年的90.2%,且除楼层指引标识外,2013年其他各项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2012年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开展门诊护理文化建设能够推进优质护理,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及门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2008~2012年,我国国际(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由46.9亿美元增长至336.4亿美元,年均增幅超过60%,占全球市场份额由2008年的7.7%增长至2012年的27.7%,跃升为仅次子印度的全球第二大服务外包接包国。2013年1~8月,我国离岸外包执行额255.2亿美元,同比增长36.4%。目前,我国已是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门诊西药房患者退药原因,为后期干预提供依据,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利用HIS系统收集我院2013年门诊退药处方信息,统计退药剂型及频次,结合退药记录分析退药原因。结果 2013年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3 273张,各种因素导致患者拒绝用药,医生开多、开错药品是退药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对我院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应针对退药原因进行有效的退药干预,以降低退药率。  相似文献   

14.
2012上半年,保监会接收人身险公司消费者投诉3923件,同比增长145.96%。人身险多因理赔给付纠纷和销售误导原因投诉,其中理赔纠纷类投诉700余件,占比28.64%。全国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12378自4月26日上线开通已满一个月,截至5月23日,呼入的有效投诉3930个,消费者通过12378热线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理赔纠纷、服务管理和销售误导引发退保纠纷等三方面,分别占总量的33%、24%和22%。,理赔纠纷问题仍然是投诉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本院内科收治的150例患者资料,将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常规内科护理模式护理;另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内科收治的150例患者资料,将患者作为试验组,以风险管理模式护理。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事件发生率、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以及临床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内科的护理服务工作中,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产后出血患者探讨分析致病原因,并研究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产后出血患者51例,对其临床资料、有关原因及具体护理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分析发现造成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其次是胎盘因素、产妇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都可导致患者产后出血。结论针对产后出血患者,为了有效降低出血率,需做好产前保健工作,对产后出血的高危患者,需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可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重症监护室内意识障碍的患者护理干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神经重症监护室内意识障碍的26例患者,对其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26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5例,护理有效率80.77%。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对刺激的反射性反应,提高患者的知晓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的临床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消化内科收治患者1200例,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对消化内科出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和药品发放错误类型进行分析总结,研究如何合理使用药物。结果 1200例患者中不合理使用药物情况105例,占所有消化内科患者的8.75%。2010年不合理用药40例,占38.1%;2011年不合理用药35例,占33.3%;2012年不合理用药30例,占28.6%。消化内科主要不合理用药情况有4种,主要为药物用量过大、药物重复使用、不合理联合用药以及药物联用造成毒副作用增强。2010年1月~2012年12月药物用量过大共45例,占42.9%;药物重复使用共24例,占22.8%,不合理联合用药20例,占19.0%;药物联合用药造成毒副作用16例,占15.3%。结论在消化内科的工作中,医生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提高专业知识能力,掌握科室用药的药理以及相互间的作用,才能有效提高科室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9.
医院门诊药房是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是医院的药品部、门诊及患者直接接触的窗口,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和名誉。因此,医院要加强门诊的药房管理,从根本上加强门诊药房药学的服务水平。本文对如何加强药房的服务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相关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传统门诊药房主要是单纯的用于向患者调配提供药品,并且药房开放形式主要是通过窗口式进行服务于患者,不利于患者与药师之间的沟通[1]。随着医疗改革的进行,门诊药房服务模式的也在朝着以患者为本的方向不断改进与发展[2]。门诊药房的精细化就是以更加合理的服务于患者为原则,不断的将药房结构进行改进,使之更加合理化,提供必要的技术保证[3],将服务工作更加细致化,提高药学人员的综合素质[4],加强患者与药学人员之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