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目的了解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规范本院围术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6月出院的757例Ⅰ类切口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57例Ⅰ类切口手术病历抗菌药使用298例,使用率39.4%;无指征用药39例(13.1%);用药频次前三位: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克林霉素;单一用药262例(87.9%),二联36例(12.1%);术前0.5~2.0h给药270例(90.6%)。结论我院围术期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使用药物档次高、用药时机不当,疗程过长。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力度,提高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住院患者临床资料2800份,统计处方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用药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审核2800份病历,其中使用抗生素患者的医嘱1218份,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医嘱124份,主要为给药途径及次数、重复用药、无指征的预防用药、药理拮抗、毒性相加、疗程不合理、溶媒不当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我院仍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还需进一步合理化以提高我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医院门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加以分析,并提出合理用药的对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08年6月~2010年6月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处方2000张,依据药品说明、文献资料和临床药理知识分析原因,并且提出合理的对策。结果根据实例可以得出我院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主要原因是使用药品不明确、用药剂量错误、疗程太长或太短、使用溶媒不当和药物联合使用不当等,通过相应的对策进行干预,使得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情况得到很大的改善。结论通过本文的探讨研究,可以得出对抗生素不合理用药使用适当的干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我院门诊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状况,并且确保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上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诸多问题进行分析,以此达到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8个临床科室的出院病历600例,对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占78.2%,其中有42.1%是治疗用药,有56.4%属于预防性用药,还有1.5%是未合理用药;抗生素不合理性用药,占29.1%,感染发生率2.2%,存在不良性反应的占1.9%。结论在多数科室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抗生素用药不合理的情况,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可能会导致治疗的效果不明显,耐药菌株增加,会造成医院感染等情况发生,因此,在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2012年度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抽查我院出院病历和门诊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普遍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以喹诺酮类最高,头孢菌素类次之。60例围手术期患者全部应用了抗菌药物,68.33%联合应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90%是预防用药,63.33%是术后用药,43.33%用药时间超过10天。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以大环内酯类最高,头孢菌素类次之。结论尽管国家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仍很普遍。医务人员应对用药情况进行定期进行调查,对不合理用药现象及时纠正,建立起较为健全的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提高临床药学服务,树立起抗菌药物合理化应用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诊抗生素用药使用不合理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其改善措施,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门诊药房所整理的门诊处方2 650张,进行抗生素种类和用量的回顾性分析,并对使用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汇总研究。结果 2 650张门诊处方中,有289张处方使用了抗生素,占10.9%。其中以头孢类为首,其次为青霉素和克林霉素类。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有10例,不良反应率为3.5%。共检出不合理用药处方42张,不合理率达14.5%。结论目前在门诊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中依然存在不合理应用所致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对此,医院应引起重视,在抗生素的使用中应形成一定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意识培训和用药谨慎性。以确保抗生素的规范、合理、有效的使用,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抗生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其用药的合理性与否进行了评价。方法选取治疗的1000例患者的处方单,从抗生素使用的品种、联合用药、合理用药等方面对抗生素在呼吸内科应用进行评价。结果在1000张处方单中有856张处方单子使用了抗生素,其使用率为78.5%。其中相关抗生素的品种主要有32种,并包括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用药频度排序列前三位的为头孢、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结论呼吸内科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病历医嘱用药情况并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期间的200份出院病历,对病历医嘱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结果 200份病历中合格病历84份,占42%;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5%;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为100%;微生物学检查百分率为0.67%。结论我院临床用药仍存在不合理情况,需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7年注射用前列地尔干乳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监管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HIS系统调取2017年注射用前列地尔干乳剂的应用数据,对使用科室、用量、使用率、占药比等情况进行分析,并随机抽取375份住院病历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结果 2017年我院共3732例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前列地尔干乳剂,全年用量共55 974支,用量排名前3位的科室分别是感染病科、风湿免疫科、肾内科。点评的375份病历中,不合理病历数128份,合理病历247份,合格率为65.87%;不合理用药的类型主要为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禁忌证用药、给药途径不适宜等。结论我院2017年注射用前列地尔干乳剂的用量大、合格率低,临床应用不合理的现象较为突出,应加强监管,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促进临床合理应用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经静脉途径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处方的合理性,以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回顾性调查2021年度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部经静脉途径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有效病历458份,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点评。结果 经静脉途径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排名前三的科室分别为重症监护室(32.10%)、呼吸科(24.89%)及肝胆外科(19.65%);疾病类型主要包括肺部感染(39.08%)、腹腔感染(29.69%)、重症胰腺炎(18.56%)、脓毒症(9.39%)等;本院使用最多的碳青霉烯类药物为注射用美罗培南0.5 g(38.21%)、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0 g(26.86%)、注射用美罗培南0.25 g(20.31%);421例送检,送检率为91.92%,病原学检查结果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0.40%)、肺炎克雷伯菌(24.23%)、鲍曼不动杆菌(19.71%)、铜绿假单胞菌(14.49%);458份病历中411份病历使用基本合理(89.74%),47份病历存在不同程度用药不合理(10.26%),用药不合理现象主要包括无科室相关专家会诊(44.68%)、药物选择不合理(23.40%)、用法用量不合理(19.15%)、联合用药不合理(12.77%)。结论 该院注射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仍存在不合理情况,还需加强对此类药物的管理,进一步加大药学干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秭归县中医医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素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统计秭归县中医医院2012年1月~12月出院患者的I类切口手术病历168份,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评价。结果 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97.6%,共应用7类12种抗菌药物。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是头孢噻肟钠。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主要为使用率较高、抗菌药物选用不合理、术后用药时间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药物用量不合理。结论应加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意识,临床药师适时干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外科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病例,对不合理用药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查病例740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病例218份,占29.5%(218/740)。其中Ⅰ类手术切口病例222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病例43份,占19.4%(43/222);Ⅱ类手术切口346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病例127份,占36.7%(127/346);Ⅲ类手术切口172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病例48份,占27.9%(48/172),Ⅰ类手术切口不合理应用率明显低于Ⅱ类、Ⅲ类手术(P<0.05)。结论我院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体较好,Ⅰ类切口手术不合理用药现象明显低于其他类别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提高医院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控水平。方法随机抽查2010年的住院病历共2000份,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对所用抗菌药物按用药人次多少进行排序,对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95%,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占使用抗菌药物的19%。结论建议医院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采取一些可行性措施,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每月随机抽查出院病历150份进行医嘱点评,2015年1~8月抽取出院病历1200份,对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取的1200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有638份(53.17%),不合理用药的份数有147份,占23.04%(147/638)。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给药频次不当、联用不合理、预防给药时机不合理、无指征用药、随意换药等。结论某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存在部分不合理现象,需加强抗菌药物相关知识、法规的培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处方、病历药物应用状况,分析评价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2011年1~12月的门诊处方4233张,病历366份,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分析药物应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39.95%、住院73.44%;用药合格率处方89.91%、病历21.88%;标本送检率为21.88%;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率99.16%。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合格率低,存在用药过度、过量使用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药物的合理应用与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实施抗菌药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我院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以干预前、后骨科手术出院患者病例为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抽取骨一科Ⅰ类切口住院病历,整治前536份,整治后695份,设计手术预防用药调查统计表,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整治前抗生素的使用强度为64.9DDD,整治后抗生素的使用强度为14.3DDD,下降率为78.0%。预防用药时机正确率为整治前59.2%,整治后为98.9%,用药时机正确率上升67.1%;平均预防用药时间整治前为7.39天,整治后为1.25天,下降率为83.1%;人均抗生素的费用从866.33元降至167.23元,药品费用下降率为80.7%。结论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骨一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显有改善,管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广州市南沙区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患者72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患者192例,第二代314例,第三代217例。统计所有患者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销售金额,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查耐药情况。结果第一代、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以静脉注射为主,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静脉注射与肌内注射比例相当;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销售金额最高,其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217例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中头孢他啶不合理用药7例,头孢曲松钠不合理用药9例,不合理用药率为7.37%;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18例,占8.29%,其中消化系统8例(3.69%),过敏反应5例(2.30%),血液系统3例(1.38%),泌尿系统2例(0.92%);临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他啶平均耐药率为33.67%,对头孢曲松钠平均耐药率为57.64%。结论本院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较为合理,在临床治疗时需充分掌握每种药物的应用方法和药理作用,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为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科学处方分析,规范儿科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门诊药房2012年1月至12月的儿科处方2 140张,统计各项处方指标数据及补充指标数据,采用用药频度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用药数为4.68种,注射剂使用率为57.9%,抗生素药物使用率为82.7%,平均每张处方药费为120.38元,中成药使用率为73.8%,糖皮质激素使用率为20.1%,注射剂中抗生素两联用药为21.0%。结论抗生素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注射剂使用率偏高,中成药使用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中进行药学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于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治疗的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抗生素管理,观察组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种类以及占总医疗费用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t=32.380、χ^2=5.384,P=0.000、0.009);观察组抗生素合理用药率为7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33%(χ^2=26.89,P=0.0000),抗生素滥用、重复用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1.13,P=0.0008)。结论对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进行药学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抗生素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途径和时机。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手术治疗的患者91例,对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给药和术后24 h后用药的概率相对较高,分别占36.1%、52.7%;其中7例出现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占7.7%,无1例术后感染症状出现。结论严格遵循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于术前应用抗菌药物做好预防用药工作,术后患者出现感染症状时,再应用抗菌药物经静脉给药治疗,以提高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