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珊珊 《魅力中国》2009,(23):111-111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为本",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在培养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中,"读"是关键。因此,依据"大纲"精神,我们就应牢牢抓住这个关键,在朗读训练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方法。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为本",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在培养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中,"读"是关键.因此,依据"大纲"精神,我们就应牢牢抓住这个关键,在朗读训练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谢辉 《魅力中国》2013,(11):130-130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对朗读能力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成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前提是朗读,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同时,便意味着教师的引导必须巧妙化,让学生在我们巧妙化的指导中读出兴趣,读出情感,读出真知.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笔者在进行播音主持教学过程中,所教学生范围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对于整体不容乐观的"朗读"现状了然于胸,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使其掌握和运用朗读技巧,获得朗读审美意识,从而全面提升朗读水平。目前,这一现状明显改观。尤其是近期央视《朗读者》的开播,使全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朗读时代。  相似文献   

6.
薛际帅 《魅力中国》2011,(10):397-397
朗读,是一种技巧,也是一门艺术.朗读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朗读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记忆,而且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戴有孝  安秀梅 《发展》2009,(9):97-9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中包含着听、说、读、写等重要的方面,而教师在教学中,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书声琅琅”历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了朗读的重要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朗读训练有一定的限度,为了最大化的提高、锻炼学生的朗读,教师应该从低年级起在学生的语文早自习上多下功夫。采用多种方法既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能力,又可以有效的进行新课的预习和复习。  相似文献   

9.
赵剑 《魅力中国》2011,(7):58-58
小学语文教学重在朗读,朗读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小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但在我们的现行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张静洁 《魅力中国》2010,(34):379-379
朗读教学是品味作品的艺术,是欣赏词句的艺术,是调动情感的艺术,是拨动心弦的艺术。本文主要探究如何通过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朗读在中学语文课堂上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语文课堂俨然已成"哑巴课堂"。至于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进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少教师更是不置可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抓好朗读环节,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写作水平。本文主要从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如何抓好朗读教学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将朗读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帮助学生扎实掌握词汇,提高听、读、写能力.应用策略主要是朗读指导应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结合分数奖励机制,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刚 《黑河学刊》2007,(6):110-111
通过对朗读和听力过程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朗读对于听力能力培养发挥的作用。朗读可以培养朗读者的语音知识,促进词的形、音、义的紧密结合,从而提高朗读者的听力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而且更要激发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技能.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开始青睐朗读这种教学方法,朗读是门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本文就从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指导及评价方面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是朗读是积累语文知识的有效途径;二是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力与想象力;三是朗读可以让学生感悟到语言之美,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四是朗读可以陶冶美好情操,培养高尚品德,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16.
论如何发挥朗读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朗读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使学生易于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深刻含义,感受文章的气势和韵味,培养语感,增强语言的敏锐性;可以促进记忆,通过熟读成诵启发顿悟,增进理解;可以锻炼学生口才,通过朗读,丰富和提高语言表现力,密切读与写的联系;还可以使学生领会祖国语言的优美,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提高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朗读教学日益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朗读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语文艺术.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应注意创新指导,充分体现他们学习的主体性和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让学生想读、敢读、敢读,读出个性,在读中求知.并施之科学有效的语文训练方法,才能使阅读教学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流传千古,哺育了一代代中国人,是我国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精品,它们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人文思想教育的素材,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而朗读法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十分重视朗读。对于朗读的意义、作用有精辟的见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等,正因为古人重视朗读,所以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成就不得不归功于朗读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李申会 《魅力中国》2013,(11):106-106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凄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本身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朗读过程中要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学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鲜明,形象,掌握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节奏美等,使其对字、词、句获得整体的感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朗读时的情感。一、要读得好,有感情地读,首先要会读,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相似文献   

20.
李美素 《魅力中国》2010,(20):298-298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的语言素养,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更能提高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引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朝着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这个总体目标而努力。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师生交流比较肤浅、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问题,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引导学生有创意、多角度的体验性朗读。树立体验性阅读教学观《新课标》准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思维能力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