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赵彦 《经济师》2003,(1):68-68,76
作为对反倾销法律制度的完善 ,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的体系架构必须科学而缜密。文章以WTO反倾销协议为原则依据 ,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反倾销司法审查的法律规定和实践经验 ,就诉讼主体、管辖及其权限、受案范围等审查核心构件 ,对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体系进行逐一架构。  相似文献   

2.
包运成 《经济师》2008,(11):89-90
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是防止反倾销权滥用的一种制度,中国现有的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既有与WTO规则相一致的地方,也存在不足。目前,中国应对照wto的相关规定,并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提高反倾销司法审查的法律层次和效力,扩大反倾销司法审查的范围,确定反倾销司法审查标准,明确具体诉讼时限。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反倾销法介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经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为了适应入世的需要,2001年10月31日国务院第46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并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取代了1997年3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以下简称1997年《条例》)中关于反倾销的规定。《反倾销条例》一共有6章59条,它以1997年《条例》为基础,遵循国际惯例并结合我国国情,针对反倾销的实体及程序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无疑是我国对外贸易立法上的又一重大成果。实体规定一、倾销的确定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产品以低…  相似文献   

4.
继续完善我国反倾销法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以及反倾销实际工作的需要并履行我国在入世中的承诺,2001年10月31日国务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该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后又于2004年3月31日作了相应修改,并于2004年6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作为我国反倾销方面的专门法规,在反倾销调查的实体和程序上,规范了我国反倾销的调查制度,在保护国内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损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该条例与欧美等国的反倾销法律和WTO的《反倾销协议》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文章着重分析其与国际反倾销法的差距,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祝成华 《经济论坛》2002,(14):48-48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内工业面临着国外进口产品的倾销威胁。我国立法机关出于保护民族工业的考虑,参照关贸总协定有关反倾销问题的规定,借鉴其他国家反倾销立法的成功经验,于1994年5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后于1997年3月25日又公布了《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加入WTO之后,于2001年10月31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至此我国初步建立了反倾销法律制度。从我国首例反倾销案件公布初步裁定结果,对原产于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进口新闻纸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的情况来看,我国的…  相似文献   

6.
《仲裁法》颁布实施以来,对我国涉外仲裁的司法审查制度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在立法和司法层面上仍存在涉外仲裁司法审查的范围、司法审查的法律程序以及司法审查的审理结果等诸多不足.我国现行的《仲裁法》没有对法院受理当事人提出的撤销涉外仲裁裁决之诉能否上诉问题作出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1997年《关于人民法院裁定撤销仲裁裁决能否上诉问题的批复》中明确规定,对法院作出的撤销裁定,不得上诉.为了实现当事人对法院司法审查的监督,应制约法院行使涉外仲裁裁决的权力,使其纳入诉讼监督程序.  相似文献   

7.
反倾销调查程序法是反倾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倾销调查在整个反倾销程序中相当重要。反倾销的调查结果将最终导致倾销的成立与否,并且成为衡量倾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最终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反倾销措施。世界各国都在反倾销法中对反倾销调查做出相关规定,在我国修订的《反倾销条例》中也有相应的规定。对WTO中反倾销调查的有关规定、相关国家的一些普遍做法进行讨论,以进一步加强我国在反倾销程序上的合理性,以适应我国在反倾销实践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刘俊敏 《经济师》2004,(5):66-67
司法审查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设立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 ,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 )确立了司法审查的原则。为了与世界知识产权规则接轨 ,我国立法部门先后对三部主要知识产权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 ,其中最显著的莫过于在知识产权法上司法审查制度的确立。文章针对专利法上的司法审查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美国宪法范畴的违宪审查实际上是一种司法审查。显赫的违宪审查权不是美国宪法明文规定的,而是通过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确立的。在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中,首席大法官马歇尔宣布,国会制定的1789年《司法法》第13款因违反宪法无效,从而确立了美国最高法院对国会立法的违宪审查权。  相似文献   

10.
魏文彪 《经济改革》2009,(12):54-54
12月7日,北大法学院五名学者通过特快专递形式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了《关于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进行审查的建议》.建议立法机关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进行审查,撤销这一条例或由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向国务院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相似文献   

11.
我国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虽加大了侦查阶段刑事被害人人权保障的力度.但依然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应赋予侦查阶段的刑事被害人较完善的知情权等权利,建立司法审查、国家补偿等制度,进一步保障侦查阶段的刑事被害人权利。  相似文献   

12.
反倾销是国际流行的保护国内产业的法律手段,也是用来对付不公平竞争的有力工具。但是反倾销具有两面性:它既能制止倾销达到公平贸易的目的,又有可能因被滥用而成为另一种非关税壁垒。这种特性决定了我国应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法律框架内构筑有效的反倾销机制。因而,我们必须依据WTO的有关规定修改和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找出我国《反倾销条例》的不足,进而提出完善中国反倾销法律的具体建议,希望能对分析和解决国外对华反倾销问题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3.
许晓红 《经济师》2003,(12):54-55
对不同国家的司法审查程度的考察 ,有助于定位和准确把握我国司法审查的范围 ,从而使法官端正审查态度 ,准确判断被审行政行为及受审问题的性质 ,合理地鉴别行政机构的信用 ,提高法官的审查能力 ,提高审判技巧 ,严格遵循审判程序 ,提高审判质量 ,完善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4.
美国宪法范畴的违宪审查实际上是一种司法审查.显赫的违宪审查权不是美国宪法明文规定的,而是通过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确立的.[1]在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中,首席大法官马歇尔宣布,国会制定的1789年《司法法》第13款因违反宪法无效,从而确立了美国最高法院对国会立法的违宪审查权.  相似文献   

15.
论票据付款人的审查义务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票据立法及传统票据法理论一般认为,票据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经谨慎审查未能识别出伪造、变造的票据或持票人身份证件,付款后便不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而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2月24日通过的《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却规定,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未能识别出伪造、变造的票据或身份证件而错误付款,属于《票据法》第57条所规定的“重大过失”,如给有关票据当事人造成利益损害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显然,这两之间存在冲突,其实质是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不同的审查义务标准之间的冲突。本通过一典型案例分析,探讨票据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的审查义务标准,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所具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邵长青 《经济研究导刊》2012,(30):243-246,275
行政合同具有明显的公法性质,《行政诉讼法》应当增设关于行政合同诉讼的规定。从行政合同的性质、立法的基本思路、受案范围的划定、司法审查的内容以及诉讼结构的变革等方面展开论证,以期促进行政合同诉讼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十六条规定了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的相关法律规定,该条是公司对外担保的主要条款,但由于其并未规定违反该条的担保行为效力如何认定,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不同的判断标准,导致了"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司法的权威以及可预期性.本文主要围绕各级法院对天X有限公司担保案中的担保合同效力的认定展开,通过比较分析各级法院在本案中的法律适用以及相类似的案例其他法院是如何对公司法第十六条进行理解和适用的,比较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本文主要结合 《公司法》 第十六条是何种强制性规范以及债权人是否具有审查义务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8.
刘颖  李民 《经济师》2004,(1):69-70
我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法》尽管是参考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规定出台的 ,但其仍然存有很多的问题。除了实体法规定有所欠缺外 ,程序上的规定也有很多问题。只有进一步加强反倾销程序上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才能适应我国反倾销实践的需要 ,解决日益增多的反倾销案件。  相似文献   

19.
出口产品反倾销预警的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方勇  张二震 《经济研究》2004,39(1):74-82
反倾销是我国出口产品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的严峻考验 ,本文将反倾销区分为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立案调查和裁定倾销三个过程 ,对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的主体、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的时机进行了分析 ,并对进口国企业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的原因 ,以及政府裁定倾销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反倾销预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任宝峰 《经济师》2012,(1):281+284
《:物权法》和《房屋登记办法》规定了房屋登记机构的义务和职责,在登记实践中,房屋登记机构对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如何审查,对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以及登记机构公信力至关重要。文章从《物权法》对登记机构规定的职责以及房屋机构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房屋登记机构在办理房屋登记时的审查职责既不是完全的实质性审查,也不是完全的形式性审查,应为尽到合理审慎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