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丽丽 《经济师》2009,(12):34-36
农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农地使用权制度改革是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此,新一轮发展将通过农村劳动力要素大量转移和土地要素积极流转,赋予农民完整、公平、自由、合法的农地使用权利。企业化农村合作农场模式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适应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稳定和完善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合林  赵明 《财经科学》2015,(7):100-111
本文以农地保护相关参与主体为例,以博弈论方法分析我国征地制度框架下农地资源保护成本与效率不成比例的原因.由于各方利益主体相互掣肘,最终的博弈结果是各方利益制衡下农地保护目标难以落实,农地保护绩效水平低下,所以,改革现行以征地制度为核心的行政计划为主的农地保护制度,进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农地保护的作用是农地资源有效保护的合理选择和基本途径,并以埃奇沃斯盒状图为模型简要分析了市场机制下农地资源保护的帕累托改进路径及过程.  相似文献   

3.
方浩 《经济论坛》2010,(6):35-37
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了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制度环境,认为工业化、市场化的经济发展与我国当前的农地制度产生了矛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稳定地权、安定农民为目标,而工业化、市场化则要求土地产权清晰、自由流转,二者产生严重冲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农民四方之间的博弈决定着我国农地制度变迁方向性,而有关生产资料所有制、土地的意识形态、习惯风俗、传统观点的转变速度也影响着农地制度变迁的方式、速度、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日益凸显的形势下,利用资源税制有效保护农地资源,是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理论分析了将农地资源纳入资源税体系的必要性,并从政策导向、立法成本、经济社会条件等方面对具体改革路径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最后,以公平与效率原则为指导提出改革的基本框架:在资源税中增加农地资源税目,形成以从价计征为主、从量计征为辅的税制体系,从而有效地保护我国珍贵的农地资源。  相似文献   

5.
《技术经济》2015,(10):126-132
运用translog模型检验了农地流转制度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并结合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现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分析了农地流转常态化中农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出路,即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展应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流转机制、充分激活资源的资产和资本属性,促进建立各类市场主体均可参与的地权资本化、经营多元化以及治理现代化的流转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熊红芳  邓小红 《生产力研究》2005,(5):157-158,99
美国的农地流转制度建立在家庭农场制基础上,产权边界明晰,以市场调节为主;日本则在政府和民间中介组织的共同推动下,克服了流转障碍取得农地使用效率。本文通过比较农地流转的不同制度与成效,从中得到促进我国农地流转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张宪平  张楠 《经济师》2004,(8):223-224
文章论述在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和结合安徽农村经济的实际的前提下 ,通过农户的独立农地经济产权———农地承包权Ⅱ与农地交易市场并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实现农地资源的有序流转和农地经营的适度规模化 ,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为加快安徽城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完善农业经营制度关键在于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尚有诸多不完善之处,这不仅阻碍着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而且阻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农业经营制度不完善的根源在于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主要缺陷是集体所有权的模糊性和农户土地产权的残缺性。从总体上来说,完善农业经营制度的关键在于进行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周茂春  谢昌浩 《经济师》2015,(3):96-98,101
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本低效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在效率配置、效益经营、耕作方式上对农民收入增长束缚的现状缺陷。而农地产权界定模糊、农地流转效益缺失、土地养老负担沉重、可耕土地空间布局差等资源禀赋因素严重制约了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注重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承包农户的物权确认、农地流转多重增益权、弱化农地养老保障功能、增加多元农业资本收益等制度措施是改善农村山区低成本效益的路径抉择。  相似文献   

10.
粮食主产区农地利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农地利用强度、农地利用制度、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等多角度来分析粮食主产区的农地利用状况,简述了我国现行粮食主产区的农地利用现状和粮食产量现状,并据此提出了我国粮食主产区农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如农地利用效率低、城镇化对农地利用强度的制约、粗放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地边缘化、农业用途的管制存在缺陷、农地利用的制度和法律还不健全.针对这些问题也提出了解决方法,如选择高效率的农地利用模式,改善城镇化建设导致的农地利用强度,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充分发挥农产品价格杠杆作用,加强农地利用制度和法律建设,增强农业种植的科学技术以促进土地可持续性等.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国内外有关农村土地租赁关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博弈论角度透视土地租赁关系,并依据入户调查资料,建立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高地租土地,土地租入方对低地租和中等地租土地有激励;土地租入方实施"冷酷到底"策略,土地出租方没有激励实施机会主义行为;最终导致高质量土地退出市场,低质量和中等质量土地占据整个市场,土地资源的无效率配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至关重要。在地方政府掌握大量资源的背景下,市场化进程会对政府配置资源的效率有何影响?本文以工业用地配置为切入点,将2008-2013年我国工业用地出让数据与同期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相匹配,构建每宗工业用地的配置效率指标,研究市场化进程与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微观层面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越高;(2)在传导机制上,市场化进程能够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进而提高配置效率;(3)对于存在经济增长压力和财政压力的城市,市场化进程对土地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湛江市农地利用现状,从农地利用效率、农地利用集约度和农地利用效益只个方面选取20个因子建立了农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了湛江市1996-2006年的农地利用绩效指数,并与农地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湛江市农地利用效率、利用集约度和利用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农地利用绩效呈明显增长态势,绩效指数从0.4439增长到0.8640;农地利用绩效与农地利用结构以及农业种植结构密切相关.文章最后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地利用绩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采用时期加权的两阶段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了1958—1977年、1978—2002年、2003—2010年三个阶段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对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结论:农地制度变迁本身及其对农业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的内生配置作用共同影响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其经济绩效明显;在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和农地流转制度合法化的背景下,农地作为资本的杠杆性功能更强。最后针对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加速增强农地的资本杠杆功能、为解决农业和农民问题开拓有效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土地集中:方式和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鄢军 《经济学家》2004,(6):50-56
在现行的公有产权制度约束下,个人或利益团体获得对土地的终极占有或使用权有四种基本模式: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模式,发包转包模式,以企事业单位名义占有模式和通过政治权力占有模式。本文分析指出,这四种模式将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发生重大的演变,土地的使用权将向个人及相关利益团体集中。  相似文献   

16.
王岳龙 《经济评论》2012,(4):97-109
本文针对当前大量存在的土地闲置现象,建立一个以投机为主要目的的土地囤积模型,证明了在高度寡占的房地产市场中,由于地价上涨预期的存在,大房地产企业前期囤积剩下的闲置土地,在未来会更多的用来倒卖而不是生产,导致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生产成本并没有因为土地囤积而得到明显降低,因而也没有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囤积土地却因此拉开了企业之间的成本差距,作为其扩张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大房地产企业市场势力进一步增强,造成了房地产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上升。同时发现土地囤积并进一步倒卖得到的土地转让收入也是房地产企业利润的一个重要来源。最后利用动态面版系统GMM估计对土地囤积对房价、土地转让收入和房地产企业利润的影响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也基本支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7.
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产生有多重原因。基于效益原理,文章首先构建了农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模式的效益分析框架,然后,通过湖南省光明村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个案解析,对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效益表现、效益成因以及效益约束进行了分析,并从效益视角探讨了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机制优化与制度安排问题,得出结论:作为新时期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发展的方向,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成功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因而并不适合在所有的地区推广,需要农民、合作社以及政府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来创造适合农地股份合作社经营的条件,实现合作社经营的效益最大化与可持续。  相似文献   

18.
We develop a model of land leasing with agents characterized by unobserved heterogeneity in ability and presence of an off-farm labor market. In this case, decentralized land rental may contribute to equity and efficiency goals and may have several advantages over administrative reallocation.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 is true empirically is explored using data from three of China's poorest provinces. Land rental markets and administrative reallocation reallocate land to those with lower endowments but the former are more effective in doing so and have a bigger productivity-enhancing effect. Information on hypothetical market participation suggests that reducing transaction costs in land rental markets could help to realize significant additional productivity gains.  相似文献   

19.
国有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的实施开启了我国土地供给的市场化,更公平、透明地揭示了土地的市场价值,同时为地方政府带来了一定的城市发展建设资金。然而,现行财税制度却加剧了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由此滋生的种种问题导致土地出让收入成为舆论焦点。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检验、自回归滞后分布模型等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寻找宏观经济变量与土地出让总收入的相互影响及数量关系,并据此推导建立土地出让收入模型,预测土地出让收入的数量及变化趋势,为各界真正了解土地财政以及政府把握土地供给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理论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公共部门资产:政府失灵与价值管理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部门资产是基于市场失灵由公共部门占有使用的公共资源。公共部门资产的传统管理是以实物管理为主的低效率模式,最后表现为政府失灵,市场经济下必须改革和加强其价值管理方式。成本管理、资产预算、有偿使用和资本化改革是价值管理的主要手段与方法,也是激活公共部门资产的一种有效的途径。非经营性资产的资本化方式很多,将公共资源实行公司化营运,即“南宁模式”是一种较为激进的改革,尚需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