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孙建华 《新智慧》2008,(11):50-51
本文从承租人角度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进行了分析,并对“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的归属及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额的计算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黄丽英 《新智慧》2002,(3):32-32
《企业会计准则--租凭》对融资租凭业务的承租人会计处理规定如下:在租凭开始日,承租人通常应当将租凭开始日租凭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中较低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并将两的差额记为未确认融资费用。但是如何该项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大,承租人在租凭开始日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记录租入资产和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承租人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采用此法的关键是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的确定。  相似文献   

3.
张海慧 《新智慧》2007,(10):54-55
一、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核算 1.产生及分摊。《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第十一条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人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相似文献   

4.
黄路全 《新智慧》2004,(6A):49-50
融资租赁下,在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定融资损益时,承租人与出租人都要在租金的支付与收到时,按合理的方法确认当期的损益。具体来说,承租人每期(通常为每月,下同)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会计处理为: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出租人每期分摊未实现融资收益的会汁处理为:借记“递延收益——未实现融资收入”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融资收入”科目。  相似文献   

5.
对于未实现融资收益,《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第十八条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相似文献   

6.
刘渊 《新智慧》2008,(9):37-38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简称“租赁准则”)第十八条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人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会计准则颁布,原来有一些会计计量方法将发生改变,怎样才能很好的理解新会计准则,并按其规定运用?这是当前会计工作者的难题,本文仅就《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中的融资租赁中承租人运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当期的融资费用进行阐述,结合财务管理中的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迭代法,运用EXCEL电子表格中内置函数,引入了模型概念,设计了三个计算模型,能简便快速的计算出租赁开始日的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融资费用分摊率即实际利率及各期应分摊的未确认的融资费用。  相似文献   

8.
彭鹏翔 《新智慧》2007,(9):30-31
(一)《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在解释“1531长期应收款”、“1532未实现融资收益”两个科目的相关主要账务处理时,是这样表述的:出租人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租赁款,在租赁期开始日,应按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未担保余值,借记“未担保余值”科目,按融资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最低租赁收款额和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贷记“融资租赁资产”科目,按融资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或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相似文献   

9.
丁连第 《新智慧》2005,(13):55-55
应付税款法是企业所得税费用的核算方法之一。《企业会计制度》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应付税款法,是指企业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当期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第九十八条也作了同样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殷爱贞  徐梅 《新智慧》2007,(11):46-47
一、未担保余值的初始计量与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1.未担保余值的初始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以下简称“租赁准则”)第十八条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在该规定中并未明确未担保余值是按现值入账还是按名义金额入账。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2001年初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以下简称“我国具体准则”),对借款费用的会计核算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并对上市公司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来虚增利润的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本文拟将我国具体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的相应具体会计准则第23号(以下简称“IAS23”),作以下比较。一、借款费用的内容、范围借款费用一般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发生的利息和其他费用。但在其具体范围上,我国具体准则指出不适用于“与融资租赁有关的融资费用”和“房地产商品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借款费用”,而IAS23明确说明“不涉及权益(包括不归类于负债的优先股)的实际成本或假设成本”,但借款费用包括“融资租赁所形成的融资租赁费”,同时也包括用于投资性房地产所借资金引起的利息。可见,IAS23是以负债性或是权益性来划分借款费用,而且适用于全部负债性的借款费用,而我国具体准则是按借款的产生原因和用途来确定其适用范围的,而且其适用范围也相对要小。与融资租赁有关的融资租赁费,其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则由《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另行规定。二、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一)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IAS23和我国具体准则对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都提供了两种方...  相似文献   

12.
胡梅 《新智慧》2007,(10):71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第十八条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相似文献   

13.
丁连第 《新智慧》2005,(5):55-55
一、采用应付税款法时,当期所得税费用与当期应交所得税的关系 应付税款法是企业所得税费用的核算方法之一。《企业会计制度》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应付税款法,是指企业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当期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第九十八条也作了同样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戴华江 《新智慧》2004,(2B):30-31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选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的核算。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通过设置“递延税款”账户核算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额。“递延税款”与“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均属于负债类账户,两的主要区别是:“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账户用来核算本期发生的且纳税义务发生在本期的所得税费用,而“递延税款”账户用来核算本期发生的但纳税义务发生在将来(或抵税权益在将来)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租赁准则中有关融资租赁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的确认规定出发,通过对应收融资租赁款和未实现融资收益计算的分析,提出融资租赁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应予以费用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在融资租赁中,不论是承租方还是出租方,都存在着对借贷方产生的差额(即未确认融资费用或未实现融资收益)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或分配的问题。若按常规算法核算,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且容易出错。为此,笔者总结出一个简便可行的算式,现介绍如下:假设:期初应付本金余额或租赁投资净额余额为ao,租金为B,实际利率为i,期数为n,则第n期应摊销(分配)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未实现融资收益)为:  相似文献   

17.
叶苗苗 《新智慧》2008,(7):61-62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规定,在租赁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相似文献   

18.
韩绪军  余苗荣 《新智慧》2005,(10):66-66
《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以下简称《租赁准则》)中指出,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虽然《租赁准则》把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进行了区分,但在融资租赁的一些概念的定义、有关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9.
孙建华 《新智慧》2006,(1):66-66
疑点之一:《企业会计制度》第二章第十六条规定:企业的委托贷款,应视同短期投资进行核算。而在《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以下简称《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所列举的“会计科目和编号”中有“编号:1431;名称:委托贷款”。从其编号归属而言,显然“委托贷款”这个账户应属于长期投资,但在《企业会计制度》第二十一条“长期投资”的定义中却未涉及“委托贷款”,只是提到了“其他债权投资”。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租赁》,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的原则。本试对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特点、入帐价值的确认和核算方法的特殊性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