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他们喜欢我们的文化,我们需要他们的钱。但我们却“吝啬”地给予,甚至一味地自我欣赏。因为,我们大多数中小文化企业连想都没有想过,要让自己的文化产品先于自己走出国门。而是一味在国内“寻食”,却被“饿”得叽哩哇啦乱喊。痛定思痛,不出口,待何时?  相似文献   

2.
当其他城市还在为做大GDP绞尽脑汁时。常德却在处变不惊地做着她的“德城”梦.也许因为顶着“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发祥地”的头衔,常德人好像有一种不约而同的力,去遵循一种规矩——看重个人的修身。每个人都在想着将自己最好的一面给予别人。所以我们看到的常德城,也是湖南最干净、卫生、环保的城市。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金融界网站(www.jrj.com)(以下简称。金融界”)很幸运,非常顺利地登陆了“NASDAQ”。而金融界的副总裁兼CFO钱中山却说,他们一点也不幸运,这几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一直不景气,前一阵又跌入了5年来的新低。他们能走到现在这一步.是因为他们一直扎扎实实地埋头苦干,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并坚持了下来。所以钱中山说,金融界上市是熬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自1982年美国出版的《公司文化》一书问世以来,“企业文化”就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所广泛议论和研究的对象.我国很多经营有方的企业也都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形成和发扬了自己的“企业文化”。虽然在名词上,有的称为“企业精神”、“公司精神”或“企业文明”但其内涵都是指适应,指导企业自身发展的特定风尚、价值观念和信念。这种文化能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使大家都愿为企业的共同目标奋斗.  相似文献   

5.
规则究竟是产生于统治阶级的意志,还是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博弈? 曾记得.在我们参加高考的时候,一位理科状元的父亲对我们讲述以后理想的求职道路——进大厂矿、大企业.但是在我们大学毕业时,下岗出现了.尽管如此,我们在日后的工作当中,仍然广泛地屈从于单位的权力和组织的要求。作为政府部门的公务员、集团公司的工作人员.众多的市民以自己拥有所谓“正规单位”而自豪,而使他们难以理解真正的市场法则,也缺乏基本的自由观念和独立意识。我们对待企业的观念.以至于对社会本身的认知.就像某些女演员一定要陪导演上床一样,无非是如何迎合那些“组织支配”、“拥有权力”的胃口,而常常不能做到对企业.对别人.对自己负起责任。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种组织都是无一例外地在某一特定环境背景下运营的。在国际营销的诸环境中,作为“软环境”的文化却容易为研究者所忽视。文化的复杂性、敌对性、异质性以及相互依赖性等特性决定了它在国际营销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对文化、特别是对跨文化(cross-culture)的保持高度敏感性(sensibility)和适应性(adaptation)以及“多样化的宽容”(tolerancefordyersity)是从事国际营销研究和实务的前提和基础条件。本文论就文化及其诸要素对国际营销的影响和作用,作一探讨。1.文化界定。对文化的界定可以说是众说纷云,莫衷一是。Kroeber…  相似文献   

7.
王玉珍  罗庆 《新智慧》2007,(7):17-17
俗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总结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如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俗话已经成为文化和修养的重要部分和思考“定式”。我们经常听到有人“引经据典”,以“至理名言”来强化和说明自己的观点。但有些俗话文化已经走向了现实生活中的伦理特别是现代管理的反面,反而不利于甚至阻碍现代管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传统迷信形式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小,而“现代迷信”却不断变换形式,甚至打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的旗号,借着“舶来”的种种巫术,迷惑和欺骗公众。据网上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年轻人根本不相信“巫医能治好病”这类迷信说法,可是对于披上了时尚外衣的“现代迷信”,他们却丧失了辨别能力。  相似文献   

9.
改革25年来,企业文化已经走过大约14、15年的时问,究竟我们的企业文化发展到了什么水平?我很难做出准确的评价,但对于建设企业文化问题,我有自己的看法,总结起来就是“批判”二字。当然我首先说明的是批判是合理的批判,不是抛弃,其目的是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秦皇汉武都有浓厚的齐鲁文化情结,他们多次到齐鲁巡游,沐浴齐鲁文化的灵光,使自己的活动打上齐鲁文化的印记。但后来两人对儒学的态度却绝然迥异:秦始皇制造了惨烈的"焚书坑儒",汉武帝却推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文化政策。两者的天渊之别源于不同的时代条件和他们各自的不同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我考察过山西的商人,他们为什么溃败?重要的原因是文化没有支持,没有得到文化上的一种归属,得不到文化上的坐标,他们丧魂落魄。最后消失在中国历史的地平线上。现在。我们很多企业也搞了很多企业文化,好像在自己院子里面挖一口文化井,自己解决自己的用水问题,而没有获得一个整体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2.
《大众商务》2006,(7):4-7
他们退休了,身体尚好,却赋闲在家; 他们有钱了,身怀绝技,却无事可做; 他们想干事,想创业,想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却不知路在何方。于是,百无聊赖胖得发愁,便有了孤独,郁闷和压抑,有了“无病闲出病来”的境遇。 这就是中国中老年人的现状。 其实,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他们宝贵的经验、成熟的技能、踏实的精神,正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我们不应该放弃,更不能遗忘。为他们开辟创业渠道,正是我们社会必须承担的责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孝和忠的范畴都源于中国儒家思想,“孝”在中国根深蒂固,“忠”却在日本发扬光大。我们应积极挖掘传统孝忠文化中的优秀成份,使之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理念。弘扬孝道,使社会形成敬老爱老的风尚;扬弃忠的观念,让人懂得,忠不仅体现在忠于国家上,更体现在忠于家庭、忠于团体、忠于企业上。  相似文献   

14.
尹联 《全国商情》2007,(9):42-43
文化:长盛不衰的基石 在远光成立十周年的庆典大会上,许多先“富起来”的合作伙伴都乐开了花,他们上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互相“攀比”收入囊中的银子有多少。的确,远光在试运营期的一个月中着实“红红火火”了一番,然而,这把“火”却并没有“烧”多久,在远光开始正式运营后业绩便大幅下滑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郑新伏  柏兰 《新智慧》2006,(11):52-52
很多高级白领自恃薪酬收入高,借口工作压力大,对理财非常淡漠。他们固然知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道理.却依然放任自己的钱财在银行里沉睡。但他恐怕难以想像的是,自己的资产缩水会有多快!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教授胡代光著文对西方经济学者“公债哲学”的主要论点进行了如下归纳:1.公债是一国人们自己欠自己的债,债权债务互相抵销,只是一种想象负担,不是真实负担,因为如象从某些人皮包里把钱借出放到另些人皮包里,就整个国家说来却既未富也未突。2.只要公债的增加速度不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那就没有什么担忧。3.后代子孙得益于生产增加和生活更好,他们就应负担还债,而且子孙不会增加负担,因为公债从未偿清过,所以子孙后代也不必偿清我们所欠的公债。“公债哲学”的主要论点  相似文献   

17.
木子 《大众商务》2005,(8S):24-24
深圳很多老饭有钱之后越来越注重提升自己的化品位,为了显示自己有化.几乎无一例外地实施“面子工程”——在办公室里摆上一大排书架,当然,有了书架还得摆上书才大功告成。那么.书架上应该摆些什么书呢?这可是大有学问的,一旦填进去的书与个人身份、职业不符.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8.
模块营销     
汗牛 《新智慧》2005,(4):7-7
模块营销是指企业将自己的品牌分成若干模块,并把这些模块分为“不可或缺模块”和“可选择模块”.然后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文化传统、消费观念、风俗习惯,实施“可选择模块”与“不可或缺模块”之间有效的组合,达到兼顾不同消费苦的需求,赢得更多消费者青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楚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楚文化的文明成果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楚文化对武汉商业文化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负面效应,在荆楚大地上传承的楚文化必然影响着武汉商人的心理和行为。当代的武汉商人要在反省中打造崭新的“汉”商文化,重新塑造自己,凤凰涅桀,“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相似文献   

20.
李进  晓晖 《新智慧》2005,(9):30-30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不论你是否喜欢这些文化.它都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新员工,一定要留意公司的企业文化,积极地适应它。反之.就会与其他人格格不入。甚至难以立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