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问诊中国NGO     
董永纲 《发展》2010,(5):85-86
NGO即非营利的合法性、公益性非政府组织,是为帮助政府部门完善服务、提高社会效益而产生的作用于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纽带。改革开放以来,NGO在我国迅速发展壮大,但“舶来”的NGO尚未完全融入我国国情,我国政府也并未明确科学管理NGO的方法。NGO与政府必须作出转变,才能做好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本文从国内NGO的各种特性入手,分析研究,为规范、管理、运行NGO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何流 《中国报道》2009,(1):90-91
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让中国人看到了NGO(非政府组织)的力量。活跃的NGO是一个国家形成公民社会的前奏,也是判断政府开放程度的信号。但在我国目前国家与社会的权利分配格局中,政府仍占据主导地位,NGO还没有赢得独立自主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李勍 《中国西部》2009,(8):36-37
在中国,基金会,尤其是非公募基金会购买草根NGO的服务,政府购买NGO的服务肯定也会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许多机构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以政府为主导,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反贫困历程中,取得了卓越成就。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贫困标准的提高、贫困人口分布的新变化以及各项新政策的颁布实施,中国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应鼓励政府以外的力量积极参与到扶贫开发工作中来,其中非政府组织可以在专长的领域对政府的活动给予补充,并且协助贯彻政府的政策和方针。因此,应加强对非政府组织(NGO)扶贫模式的认知,通过SWOT分析法对NGO扶贫模式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NGO扶贫模式发展策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NGO组织已经在国际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弥补了政府功能的不足,动员公民社会的力量管理社会事务。在我国,NGO组织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NGO组织在中国的发展壮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复制草根NG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涛 《环球财经》2010,(10):39-41
草根NGO不是边缘人群的自娱自乐,也不是一群反对派、乌合之众,而是填补政府服务空隙很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7.
我国NGO发展的现状NGO是英语"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主要指那些不以政府所直接控制的社团、协会、慈善机构、基金会、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以及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形式出现的社会团体。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志愿性和自治性是NGO最为显著的几个特征。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8.
NGO在我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昳茹 《特区经济》2011,(10):208-211
在国际上,以非营利、非官方为特色的NGO组织在环保、卫生、慈善和公共事务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NGO在我国的出现还只有数年时间,在政策法规、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上不甚明确,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本文中,通过回顾我国NGO组织的发展历程、现行状况,梳理我国NGO发展的典型模式。同时,对于NGO的发展壮大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宝娟 《魅力中国》2011,(5):369-36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草根NGO也在不断的壮大。这支队伍已经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主要支持力量。但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所以政府应该理性的对待网络草根NGO,努力探索二系列有效的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10.
吴伟  孟延春 《特区经济》2007,42(8):283-285
通过北京7家NGO组织的跨案例分析,试图揭示出互联网对NGO组织的运作和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结果发现目前互联网对于NGO组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互联网可以实现办公自动化、促进信息交流、宣传、降低成本和改善内部管理。而NGO组织通过互联网参与公共政策决策似乎并不显著,互联网同时具有开展电子公益的潜能。总的来说,互联网对于NGO组织的作用和影响是积极的,并且,NGO自身的发展也会提高其运用互联网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1.
苏竹青 《中国西部》2009,(10):34-35
“各式各样的NGO组织,我都建议你们踊跃地和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广泛的沟通和交流。只要我们做的是关注老百姓的事,关注贫困的事,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各级政府是愿意提供支援的。”  相似文献   

12.
宁超 《乡镇经济》2013,(4):96-100
中国的NGO发展呈现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但是资金短缺是制约NGO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NGO发展的一大困境是运动能力不足,运动能力不足蜕化为营销乏力,压缩了NGO的空间活动行为,职能受阻,导致组织可支配资金不足。运动能力有限和资金不足存在一个双向制约的循环,借鉴“整体政府”理论实现在价值观念的提升、管理方式的转变、公共事务处理的协同等方面实现NGO发展“路径依赖”的破解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拓展。  相似文献   

13.
回眸NGO     
前不久,我有幸出席了联合国举办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95北京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世界各国妇女积极参与的精神及其对全球各个领域的问题的广泛关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怀柔变成了小"联合国"按照国际惯例,联合国的大型会议一般都分为政府与非政府两种会议,非政府组织以民间的方式表达意愿,向政府间会议施加影响,是政府会议的辅助部分。这次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NGO(非政府组织的英文缩写)会场设在北京以北50公里的怀柔县,来自世界各国关注妇女运动的人们飞跃千山万水汇聚在这座长城脚下的美丽小城,怀柔骤然间变得格外热闹起来。8月30日,为期10天的NGO会议在北京奥林匹克体育场拉开了帷幕,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000  相似文献   

14.
NGO作为第三部门在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中国由于NGO立法的瑕疵与缺位导致众多NGO的合法性受质疑.为充分发挥NGO在中国社会发展和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本文重点剖析制约中国NGO成长的法律制度层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李彦英 《中国经贸》2012,(14):82-82
随着公民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公益工作中去,各类的官方与非官方NGO组织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在最近几年影响中国的几大事件中都有NGO及NGO志愿者非常活跃的身影,笔者通过在一个国际NGO的全职人力资源工作和一个民间NGO组织的兼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中国现有NGO人力资源现状作了一些研究并提出一定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6.
NGO全称为"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翻译为非政府组织,是由自然人或法人创建的不属于政府、不代表政府利益的组织。我国NGO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涌现了大量NGO,并且在救灾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视野具有局限性、救灾中资金不足、优秀的专业人才匮乏、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较小等。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为NGO在救灾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梁娴 《特区经济》2013,(1):192-193
虽然我国NGO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总体上还很有限,但其影响也在逐步显现,尤其以环保NGO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最为活跃和发达。环保NGO的发展对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形成、政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等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怒江水电开发被搁置一案为例,从公共决策形成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环保NGO在公共决策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NGO参与海洋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对策。要通过立法确认环保团体原告主体资格;保障海洋环保NGO的诉权行使;加强海洋环保NGO的自身完善。  相似文献   

19.
过去,我国在公共事务管理领域过分依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但政府职能是有限的,尤其是当下处在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期,此时社会其他主体参与社会公众事务的重要性就显现了出来。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简称NGO)起步较晚,但是其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发挥的作用却不容小视。本文以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为例,阐述了我国NGO对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对其推动乡村发展及其问题进行研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发展程度越来越成熟的情况下,我国的NGO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从创办主体上看,高校教师成为创办NGO的一个新角色。文章以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为对象,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的层次分析了高校教师创办NGO对教师本人、学生、所属高校、政府部门等不同主体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