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7月21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即期汇率波动幅度加大,企业和居民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在远期市场上,套期保值是规避汇率风险的常用办法。当前经营人民币远期产品的市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境外NDF市场,另一类是境内远期外汇市场,包括银行间远期市场和远期结售汇市场。本文检验了境外NDF市场、境内远期外汇市场和即期外汇市场上人民币汇率的协整关系以及两类远期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对各市场汇率时间序列进行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国内远期外汇市场是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信息中心。最后,文章对当前的外汇管制政策进行了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境内外汇市场即期汇率、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即期汇率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研究对象,研究境内外汇市场的货币定价权问题。研究表明,境内外汇市场具有一定的人民币定价权,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存在相互影响,境内人民币日间波动幅度的扩大强化了境内人民币定价权;中国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定价权不完全由管制赋予;境内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供需及预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具有显著的外生性。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境内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是境内人民币定价权巩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1.外汇市场结构不合理中国的外汇市场实际上存在着泾渭分明的人民币外汇市场和非人民币外汇市场。在人民币外汇市场上,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汇率差别相对较大,实际上存在多重汇率。在零售市场上,进出口企业的外汇供求在单个交易日内惟有一个银行挂牌价格可选择,没有议价能力,单个交易日内外币兑人民币汇率基本不浮动。相反,在银行间的批发市场上,外币兑人民币汇率反而可以小幅波动。这样使得银行为了规避单个交易日内的市场风险,必然将零售市场上的买卖价差定得过高。这就提高了交易成本,降低了汇市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国际外汇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多,由此积累的汇率风险加剧了外汇市场的震荡。本文将对世界主要货币中美元、欧元、日元近期的走势进行分析,对未来的行情进行预测,并对如何应对复杂而波动的汇率市场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林欣 《海南金融》2006,(11):66-67,80
外汇市场的短期波动,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其它方面。各国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经常介入外汇市场,发挥着各自的功能,这包括影响汇率水平、减少汇率波动性和影响外汇储备量。本文从央行对外汇市场干预的目的出发,着重论述了干预的方法及对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并指出我国外汇市场干预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态势显著,整体上呈现先贬后升趋势。外汇市场韧性经受住考验,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相对平稳、零售市场外汇供求总体均衡、市场“风险中性”意识加强,汇率市场化成效彰显。在新发展格局下构建更加健全开放、有竞争力、多层次的外汇市场体系,可研究编制区域性人民币汇率指数、中小企业进出口指数,优化外汇管理实需原则,继续推动外汇市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英国脱欧"公投以来,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不断,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因此而频繁波动.汇率作为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其波动不仅关系着外汇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关系着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本文从公投前后汇率波动情况开始分析,探究公投对主要货币汇率的影响路径,以期寻求到相关对策应对这一波动.  相似文献   

8.
汇率制度与外汇市场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汇率制度的选择左右外汇市场的发展,而外汇市场的发展又影响汇率制度的运行。我国外汇市场目前还很不发达,尤其是作为汇率形成机制核心的银行间外汇市场还存在很多问题:市场交易量小,市场高度集中,市场流动性差,市场交易品种单一,集中交易集中清算成本高、风  相似文献   

9.
《中国货币市场》2005,(11):60-63
2005第三季度中国外汇市场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7月21日央行实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8月15日银行间市场正式推出远期外汇交易。9月23日扩大银行间外汇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波动幅度。在此情景下,第三季度银行间外汇市场运行平衡,汇率在新的均衡水平上企稳。  相似文献   

10.
自2022年3月起,四大交易主题先后登场,使外汇市场翻涌出汹涌波涛。随着波动率的上升,外汇市场出现显著分化,并对各国经济生产和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在国际市场风起云涌的同时,人民币再度展现自己稳健的特征。与双边汇率相比,CFETS汇率指数较好地分散了单一货币的影响,真正做到了“以我为主”做到了“以我为主”,因此进出口企业和金融机构应多加关注汇率指数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汇率波动与金融资产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越来越紧密。201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和我国股票市场出现了较大波动和共振格局,金融市场的波动对金融稳定和宏观调控都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在梳理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联动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二者联动的影响因素,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量化了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联动的关系,最后得出我国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联动效应存在非对称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牛珂荣  陈永忠 《新金融》1995,(12):29-29
目前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在部分城市开办了外汇室(个人外汇买卖)业务,满足了居民外汇套换增值的需要,但随之也出现了两种汇率并行而引起的套利问题。 第一种汇率是外汇室业务的挂牌汇率。该汇率是银行根据国际外汇市场的即时汇价加减一定幅度的差价后得出的,当国际外汇市场的汇价波动超过一定幅度时,银行将依据新的汇价相应调整其外汇室业务的挂牌价。粗略地说。  相似文献   

13.
从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内容看,此次汇率改革将重点放在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而不是汇率水平的变化,在中国目前情况下是很明智的,它为中国外汇市场提出了近一步发展的要求,而外汇市场发展包括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关键,则在于市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该文还探讨了银行和企业如何应对波动的汇率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货币市场》2014,(10):29-31
2014年以来,国际汇市风云突变,美元指数在沉寂中迎来爆发,而人民币即期汇率在中间价波幅进一步放宽的基础上呈现明显的双向波动态势。如何理解各个货币涨跌背后的逻辑?展望4季度以及明年上半年,包括政策面、外汇市场业务、宏观经济走势等在内的多重因素会对人民币汇率走势产生怎样的影响?国际汇市格局将如何演变?针对这些问题,本刊从第10期开始将陆续刊发一组稿件,邀请市场知名机构的资深人士发表对于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汇市走势以及外汇市场业务相关问题的预测和看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货币市场》2010,(10):57-69
2010年第三季度,银行间市场创新频出、整体运行平稳。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人民币兑林吉特交易,支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人民银行发布通知允许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银行间市场贷款转让业务上线交易,丰富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管理资产的手段。第三季度,货币市场资金面复杂多变,短期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明显,市场交易大幅增长;银行间国债指数继续上行,债券交易增长明显;外汇市场上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价格波动较大,市场交易趋于谨慎;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整体保持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市场预期及其影响因素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市场预期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研究了这两类因素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关系。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此理论框架进行实证,得出的结论是:市场预期是推动人民币汇率在2001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走强的重要因素。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市场干预活动、上一期人民币汇率、中美利差变动和2005年人民币新汇率制度改革等因素在不同方向上改变了市场预期,从而间接影响了人民币汇率走势。  相似文献   

17.
顾远 《海南金融》2021,(9):34-40
国内金融市场现有的外汇金融衍生品还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与此同时,与人民币在岸市场相比,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迅猛,部分阻碍了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由此,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应尽快推出在场内交易的人民币指数期货产品,让各类投资者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外汇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套利和投机性交易,以满足避险和获利的需要,同时,进一步发挥外汇市场的资源配置、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功能,更好对冲和吸收内外部汇率波动的冲击、抑制外汇市场大幅波动,维护国内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1995,(12):40-40
提高汇率风险意识减少汇率波动损失中国人民银行大连市分行年初以来,国际外汇市场波动剧烈。美元由于受美国经济相对衰退、国际游资投向转移和各国纷纷调整外汇储备结构、高估美元等综合因素影响,汇价不断下跌,一度跌至国际货币体系建立以来的最低价位。与之相反,日元...  相似文献   

19.
两种制度的区别 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最主要的优点是能够有效规避世界上其他货币的汇率变动带来的冲击,实现本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其次,被盯住的货币对货币篮子中的各种单一货币的汇率会有一些波动,这种波动有利于远期市场的培育和外汇市场避险工具的产生。第三,汇率会更加具有弹性,会经常波动,有利于向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过渡。最后,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有助于稳定汇率预期。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中国外汇市场迎来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在新的市场机制下,人民币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双向波动,人民币即期交易量大幅增长,远期和掉期市场在短短几年内经历了从无到有、飞速发展的过程。这表明,新的市场机制符合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了市场供求双方的需求。但2008年突然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本来就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外汇市场,带来了新的巨大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