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做市商制度是国际外汇市场上主要交易制度之一。做市商作为价格形成的中介与核心,不断进行双向报价,以自有资金与投资者进行交易,并通过买卖价差实现一定的利润,为市场提供流动性。2005年5月,我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外币做市商制度,中国银行等九家中外银行成为首批做市商,外币买卖包括欧元/美元、英镑/美元等八个货币对的即期交易。2006年1月,我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推出美元/人民币做市商制度和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并改进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方式。做市商制度的推出对于我国外汇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前中国人民银行是外汇市场中人民币对外币交易的唯一做市商,在美元/人民币做市商制度推出后,由中外银行组成的做市商成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力量,有利于更好地发现人民币的市场汇率水平,为进一步的汇改提供参照。引入做市商制度和询价交易方式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既可选择双边授信、双边清算的方式进行询价交易,也可选择集中授信、集中竞价的方式进行交易。对于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度的研究,国内的相关资料不多,且偏重于宏观层面的讨论。本文基于市场微观结构视角,分析外汇市场做市商的收益与成本,研究做市商的日内交易行为以及指令流的传递过程,并从提高做市商...  相似文献   

2.
银行间外汇市场发展历程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在回顾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建立背景的基础上,从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外汇市场的产品创新以及外汇交易中心提升市场服务水平等方面介绍了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发展历程;并认为要将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建设成为全球性人民币产品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还需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丰富外汇市场产品、扩大市场参与主体、加强市场风险管理、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2015年将迎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十周年。过去十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阶段,一个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正逐步形成。在外汇市场中,交易工具不断创新,目前已推出即期、远期、外汇掉期、货币掉期和期权等多种产品;交易模式更加丰富,逐步形成了集中竞价与双边询价并存、电子交易与声讯经纪互补的多样化交易模式;基础设施更加健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有关有组织交易  相似文献   

4.
牟海阳 《中国外汇》2007,(12):30-31
上榜理由自2005年中以人民币汇率波幅扩大为主要表征的汇改以来,人民币对外币交易的做市商制度已逐渐得到确立。虽然有着种种的局限,但目前中国外汇市场还是基本实现了由做市商驱动的市场机制。中国的银行间人民币外汇交易做市商制度实施不过两年,其间市场运行平稳,汇率还没有出现大的波动,而流动性也少有匮乏的时候。相信做市商银行作为中国外汇市场的核心群体,在中国外汇市场由初级阶段走向成熟市场的过程中必能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上半年银行间外汇市场总体呈平稳运行状态。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做市商制度、询价交易方式、一级交易商制度和人民币外汇掉期业务先后推出,进一步完善了外汇市场的交易机制,丰富了外汇市场交易品种。人民币在上下起伏中缓缓升值,波幅明显增大,弹性明显增强,市场因素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6.
内容交易制度对金融市场的运行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实施做市商制度前后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的分析,发现实行做市商制度后,我国外汇市场的流动性和市场效率都有所提高,美元/人民币的即期汇率波动虽然较以前增大,但依然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适应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外汇市场汇价波幅逐步有序拓宽,而面对不断扩大的汇率波幅,一些做市机构的交易员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文章指出,外汇做市商制度的切实履行和健全完善,对于规范做市交易与市场良性交易氛围的形成和推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我国外汇市场建立做市商制度的目的、所采取的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展望做市商考评机制的改进方向,并就进一步规范外汇市场发展提出相关倡议。  相似文献   

8.
金融双语     
OTC——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新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6年1月4日起,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方式(简称OTC方式),同时保留撮合方式。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既可选择以集中授信、集中竞价的方式交易,也可选择以双边授信、双边清算的方式进行询价交易。同时,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相似文献   

9.
2006年1月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度正式实施,有效改善了市场流动性,提高了交易效率,进一步增加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促进了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发展。但其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金融双语     
OTC——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新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6年1月4日起,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方式(简称OTC方式),同时保留撮合方式。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既可选择以集中授信、集中竞价的方式交易,也可选择以双边授信、双边清算的方式进行询价交易。同时,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为市场提供流动性。OTC方式是国际外汇市场上的基本制度,是指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主体以双边授信为基础,通过自主双边询价、双边清算进行的即期外汇交易。OTC方式与撮合方式有以下几点主要不同:首先,OTC方式是建立在双方信用之上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货币市场》2010,(10):57-69
2010年第三季度,银行间市场创新频出、整体运行平稳。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人民币兑林吉特交易,支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人民银行发布通知允许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银行间市场贷款转让业务上线交易,丰富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管理资产的手段。第三季度,货币市场资金面复杂多变,短期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明显,市场交易大幅增长;银行间国债指数继续上行,债券交易增长明显;外汇市场上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价格波动较大,市场交易趋于谨慎;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整体保持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祺 《海南金融》2007,(9):7-10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问题成为近年来国际经济事务中的焦点.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05年5月推出8种外汇交易品种以及引入外币间交易做市商制度,这一举措成为观察、试验做市商制度的序曲.本文研究认为,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有利于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但是由于我国外汇市场还不完善,引入做市商制度也会带来一定的成本.为了全面推广做市商制度,多方面配套问题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13.
当前银行机构外汇风险管理的十大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毅 《中国金融》2006,(7):40-41
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2006年1月4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引入了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是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有利于金融创新,促进银行开发外汇新产品、发展衍生交易业务,提高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外汇市场发展也给银行机构的经营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银行机构必须对外汇风险乃至整体市场风险管理认真加以研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银行在琥式公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连续发布通知,调整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汇价和银行对客户外汇买卖价格管理的规定,扩大银行结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交易,以及进一步发展银行间外汇市场,这一系列有关外汇市场的改革措施,作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外汇市场在过去十年基础上的再一次加速发展,进一步凸显了市场化的改革取向,市场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宣布.自2006年1月4日起.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引入询价交易方式(简称OTC方式).同时保留撮合方式.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既可选择以集中授信.集中竞价的方式交易,也可选择以双边授信.双边清算的方式进行询价交易.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相似文献   

16.
银行间外币买卖业务采用了做市商报价驱动的竞价交易模式,这是我国金融市场建设中在交易制度安排上的全新尝试。它将推动国内外汇市场向更有效率的市场发展,实现市场参与者的“多赢”,并有助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失去我国金融市场走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外汇市场交易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简要阐明价格形成机制与市场交易制度密切相关着手,分析了指令驱动和报价驱动这两种市场交易制度,在此基础上对国际外汇市场交易制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外汇市场的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18.
本币升值压力下的汇率政策选择比较:中国和马来西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汇率弹性指数对人民币和马来西亚林吉特汇率弹性进行分析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和林吉特的汇率弹性有所增大,但是货币当局也在力图控制本币的升值趋势。采用G-R模型进行分析表明,中国和马来西亚本币升值压力是国内货币市场失衡的结果。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两国外汇市场面临着更大的升值压力。分析还表明,如果外汇市场升值压力用汇率调整的方式吸收,外汇市场所面临的升值压力会减小,货币政策独立性会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化程度不够高。首先在市场性质上,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只是一个人民币与外币头寸转换的市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能够转移和处理外汇风险的外汇市场;其次.交易量在交易主体中的分布过于集中。在外汇市场300多家金融机构成员中,工、农、中、建、交的交易额占到了90%左右.这种市场主体的同质性、交易分布的集中性一方面使得中央银行有较大的被动人市干预的压力.同时也使得汇率形成的市场弹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是银行间外汇市场大发展的一年。一是相继推出几个重要新产品,5月推出8个外币货币对竞价交易,8月推出远期外汇交易品种;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生重大变革,7月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等等。在此背景下,银行间外汇市场运行平稳,交易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