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在<正义论>中,罗尔斯的程序正义思想得到最为完整的表达.对程序正义的分类是<正义论>中关于程序正义的最直接的表述,但隐藏于为两个正义原则设计的证明程序和应用程序之后的程序正义思想,才是罗尔斯程序正义理论的真正内核.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的研究状况做了综述,简要介绍了他的正义理论的内容,并质疑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原初状态的成立条件、价值取向、实施条件。  相似文献   

3.
正义是法学理论中不可缺少的命题,每个部门法都在一般法理的基础上诠释着属于本部门法的特有正义观念。冲突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正义追求,探究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在冲突法中的体现,有助于理解冲突法的内在运行机制,判断冲突法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义"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重点探讨的一个问题.他首先针对当时流行的几种正义观逐一地进行了剖析和批驳,从而提出正义有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两种.最终,他从宗教神学的角度说明正义者比非正义者更能获得美好的报酬.  相似文献   

5.
司法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通过司法实现社会正义是整个社会正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命题。真正的司法正义理念是由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完美结合,它是一种以司法独立为先决条件,以实现矫正正义为基本目标的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6.
人们只有在特定的根基上才能对正义规范形成共享性的认识和理解,离开根基,人们不可能就正义的制度和规范形成共识。文章认为,交往实践是形成生产方式的最为深厚的源泉,是正义共识的真正根基,这既取决于交往实践的特性,也取决于共识本身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迫切需要自己的新政治经济学,建构中国国富论的关键是要建构社会主义经济正义。这需要对经济正义进行系统的思考和对马克思的经济正义思想进行时代的重新挖掘。张雄教授说"经济活动中,如果一种状态既是平等的,而又具有帕累托效率,那它就被描述为‘经济正义’的。"这一概念精准地抓住了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内核。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尤其是经济正义思想打开了现代正义讨论的新视域。他特别强调人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纬度的正义评价原则,强调经济制度正义的核心地位,强调人民经济正义的人民主体价值纬度和直面现实问题寻求解决路径的务实精神,更强调历史的现实的"按劳分配"等经济正义方案的全面理解问题,这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正义的现代构建和践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导。  相似文献   

8.
“正义”一词源于柏拉图且对后世政治理论影响深远。柏拉图为了建构没有变化的理想国而主张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个人服从国家的绝对信仰,而这些恰恰是与以平等主义和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的正义理念完全相反的,并且他不但从理论建构上曲解了而且从背叛苏格拉底的实践上彻底地践踏了正义,这是正义迷失之源。  相似文献   

9.
虽然罗尔斯在其正义理论中很少使用"国家"这个词,但是他实际上提出了一种"正义国家"观.他通过"正义国家"理论的构建,着重探讨了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即"正义国家"是否可能的问题,即人类社会应该在怎样的正义原则规范下才算是一个组织良好的"正义国家".作为理性的个人为了获得社会合作所产生的较大利益而进入一个合作体系进行社会交往时,选择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就是要逐步地选择稳定性和正义性更大的规范社会秩序的社会规则.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讲党性严要求正确对待和应用手中的权力,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从思想上树立起人民是权力的主体的观念,人民权力为人民的观念,人民权力受人民监督的观念;二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领导干部无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当好人民的公仆,社会的公仆;三要在清正廉洁上下功夫,严于律己,为官清正,坚持正义,不贪污腐化、损公肥私;四要在勤政为民上作文章,自觉防止和克服权力无为,尽职尽责,充分发挥权力的应有作用,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对图书馆学产生重大影响的文献、人物与事件及图书馆学理论中重要思想、理念的形成等方面概述了21世纪的公共图书馆发展历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图书馆学界完善了社会信息公平的理念,这是21世纪图书馆最重要的理论成果。而应用型数字图书馆的诞生,将承载着这个使命引领公共图书馆向更加兼容、更加多元化的广阔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司法公正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学术界探讨了司法公正的概念,分析当前影响司法公正建设的制度、法官、观念等因素,指出应从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法官素质和发挥媒体的作用等方面来进一步推动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3.
先秦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极为丰富,除政治、哲学、教育、伦理等思想外,还包含经济思想,如"惠民富民"的致富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分配观、"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的社会保障观念、"宁俭勿奢"的消费观、"见利思义"的取财观等,这对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论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经济思想,强调了科学发展观沣重资源配置效率、收人分配公平以及倡导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内核。在此基础上,从资源稀缺概念、价值伦理维度、增长约束囚素等方面探讨了科学发展观对西方主流经济思想提卅的挑战。最后,结合新的历史时代背景,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经济领域进一步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无梦楼随笔》记录了张中晓在生命的最后十年关于哲学、政治、历史和人生的思考轨迹。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他思考问题无一不以个人本位的维度为出发点,体现了他对个人价值和自由的高度重视。在极度困苦中,他坚持了知识分子的文化传统中最为可贵的一面,那就是,在逆境中也坚持对人类正义与良知的担当。面对人类现实的苦难和终极的不和谐,张中晓始终在探寻答案,在不屈不挠地和命运抗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目的是对西方最主要的几种公平正义观念做一个简要而系统的梳理,以便为探讨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提供思想资源。为此目的,本文从公平正义的语义和问题、古希腊的公平正义观、近现代欧美的公平正义观、公平正义观的当代发展等方面对西方的公平正义思想做了考察。本文最后从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具体内容的调整程序和方法三个方面简述了西方公平正义思想中值得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公共权力腐败的根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权力腐败是指公共权力超越公共性,演变成为个人和少数人谋取不当利益的工具.公共权力之所以会腐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综合考虑可归纳为:公共权力自由裁量性、扩展性、支配性等是公共权力腐败的自身根源;人治思想、特权思想、顺民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是公共权力腐败的思想根源;公共权力的资本化、商品化和市场化是公共权力腐败的经济根源;公共权力监督制度的不完善是公共权力腐败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18.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肇始的标志。“道”是虚无,又包括实有,决定实有。“道”哲学高度抽象,又贴近生活,讲求功利。老子出世、不争、无为,又入世、相争、有为,前者是表象、方式,后者是实质、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机会公平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平性的基本涵义是人人机会均等。提供公平公正的经济环境,是最大的公共品,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在GDP高速增长的中国,如何实现真正的公平增长,保障全体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是政府紧迫的任务和责任。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市场准入、分配过程的公平。其实,就业公平与分配公平仍是结果,还有更深层的始源性的问题,如:就业机会公平要首先解决教育公平,市场准入公平需要解决公共权力的运行公正,分配公平首先要解决起点公平。这些都是不能由私人提供而要由政府努力加以解决的公共品,构成政府不容回避、不能缺位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郑板桥是历史上为人称道的好官,也是清代极为重要的人文画家。郑板桥认为人的德与福是辩证统一的,多德多福,所以他强调在处世方面要以德接人。郑板桥对自己的作品有足够的自信,但他自信而不自大,喜欢自谦,也喜欢赞人,对他人及其作品都非常尊重。郑板桥的报恩情节较重,凡是对他有恩的人都力图报答。郑板桥主张广泛交友,因为交友可以合作,可以相互学习和影响。同时,郑板桥强调交友必须至诚,人与人之间应该讲真实,讲信用,真诚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