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分析 1.城镇居民收入状况分析 城镇民居生活赞收入是全面反映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的综合性指际,我国一般使用该指标代表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1978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286.3元,1997年达到3980元,比1978年增加了3693.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是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平均每年递增13—14%,整个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的综合实力大为增强。中央政府采取的经济紧缩政策成效明显,以遏制通货膨胀为中心的宏观调控目标基本实现。上海同全国一样,市场物价得到有效控制,市场繁荣,购买活跃,物价涨幅逐年回落,从1994年的123.9,经1995年的118.2,回落到1996年的109.2。与此同时,上海居民家庭收入并没有因经济紧缩而徘徊不前,从1993年人均年生活费收入4057元起,先后突破5000元、6000元、7000元关口,1996年人均年生活费收入达到7721元。…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国目前农民的收入状况 应该说,经过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农村的生产、生活面貌改变亦很大。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的总体收入水平还很低下,而且发展的形势亦十分紧张,具体地讲,可以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与城镇相比,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低下。从 1995年到 1998年四年的统计资料来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是: 1577. 7元、 1926. 1元、 2090. 1元、 2162. 0元,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却分别达到: 4283. 0元、 4838. 9元、 5160. 3元、 5425. 1元。从数字…  相似文献   

4.
问题的提出 1999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932元,高于同年全国平均水平86.7%。改革开放20年来,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6倍。1999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5854元,这一水平上海早已于1994年达到,从这一意义上说,上海居民的收入水平要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约6年的时间。改革开放以来,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南京、广州、武汉、西安、沈阳、哈尔滨十大城市中,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仅次于广州,处于较领先地位。说明上海居民的生活水平不仅提前进入了小康阶段,而且正向着富裕这个更高目标层次迈进。按照恩格尔…  相似文献   

5.
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和特点,我市是一个农业市,农业人口占90%。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23元,人均生活消费为1315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144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为5326元。  相似文献   

6.
九十年代是上海改革和发展的重要 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生活质量稳步提高。然而,从对十年来上海居民收入和消费变动情况的分析,有些方面可以引起我们作进步的思考。 1、经济持续增长,但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上海人均GDP,1990年为5910元,2000年为 3. 46万元,比 1990年增加了2. 87万元,是1990年5 9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90年为2181.60元,2000年上升到11718.01元,比1990年增加了9536.41元,是1990年的5. 4倍…  相似文献   

7.
引言:本文所指“城区竞争力”是由“城市竞争力”概念演变而来,目的是分析“九五”期末上海九个中心城区的综合发展水平,分析力图反映城区发展的各个方面,体现全面发展和人均的思想。  一、城区竞争力及其指标体系  (一).城区竞争力的概念和含义  城区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区与其他地区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发展的能力。城区竞争力综合反映了城区的生产能力、生活质量、社会全面进步及对外影响。  城区竞争力强调与其他城区相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进行比较才能反映出竞争力的高低,它着眼于城区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膳食质量状况是食物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利用人均膳食质量分值(人均DDP分值)及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自1990年以来,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状况不断改善,但总体水平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不同类型家庭的膳食质量状况具有明显差异。人均收入、人均动物性食物热量摄入量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状况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人口规模、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提高收入水平、增加动物性食品消费量、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提高兼业程度和缩小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是提高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水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家庭住房状况的省际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成栋 《农村经济》2006,(12):103-106
根据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建立住房状况的综合评价体系,中国农村家庭住房状况的省际差异明显存在,聚类分析为四类。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家庭住房状况较好,农村住房状况省际差距主要体现在人均间数、人均面积、平房比、购建房费用和住房设施状况方面。收入是影响住房状况的重要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农村人均纯收入和购建房费用、住房设施指数正相关。此外,影响农村家庭住房状况的还有自然环境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绵阳市在四川崛起为第二大城市以后,其城郊农业伴随着绵阳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寻找21世纪农业发展的制高点,那就是彻底摆脱传统农业生产和农村封闭型经济活动的格局,转变为为城市服务,使郊区的农村和农业对城市发生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综合作用。一、绵阳市建立都市型农业的条件(一)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已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从绵阳市居民人均消费结构变动(见表一)可以看出,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用于吃的,特别是粮食的消费在绝对或相对地减少,人均总消费支出从1984年的562元增加到1997年的3979元…  相似文献   

11.
一、农场职工收入情况分析 据统计,2005年黑龙江垦区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179元,比上年增加586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比上年增长9.2%。其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增长6.5%,增加100.8元;农业收入比上年增长6.8%,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种植业纯收入2565.3元,比上年增加162.8元;畜牧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7.1%,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畜牧业纯收入592.4元,比上年增加86,5元;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5.6%,增加168.6元;  相似文献   

12.
信息窗     
京津沪三市农民收入对比 据有关京津沪三市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去年,京津沪三市农民收入均有增长,北京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29元,天津市农民为3890元,上海市农民达到5407元。 从农民家庭所得工资性收入水平来看,上海最高,北京居中,天津第三。去年,北京市农民家庭成员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  1. 上海市居民总体收入差距逐步扩大。据市统计局城市调查队和农村调查队测算,1997年,上海市城镇基尼系数为0.269,农村基尼系数为0.296,分别比1990年上升86%和32%。同时,按十分法对上海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分析,10%最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差距从1990年的1404.12元增加到1997年的3468.36元,10%最高收入家庭从1990年的4080.38元增加到1997年的15916.24元,10%最低收入家庭与10%最高收入家庭人均收入从1990年的2.5倍扩大到1997年的3.9倍。  2. 工资收入差距逐步拉开。工资收入依然是目前上海市城镇居…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将渗透到社会员全不的估动早任─—家庭,通过后民的生活状态、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反映出来。本文根据上海市区500户居民收支调查资料,对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收支、储蓄、消费结构状况及演变轨迹进行分析。一、不同收入组家庭收入差距的演革和现状根据抽样调查原理,在市区抽取500户家庭进行收支调查:对500户家庭收水平进行分组,10%为最低收人组,其中5%为更低收入组,10%为低收入组,20%为中下收入组,20%为中等收入组,20%为中上收入组,10%为高收入组,10%为最高收入组…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有关部门的测算,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标准应当是:GDP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城镇和乡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5%和35%,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到30%以下,城市人口占到50%,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呈现出扩大的特征。1990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为686.3元,占同期城镇人均居民收入之比为45.4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是2.2:1。此后波动下滑,1997年开始保持连续下降势头。到2003年,降至30.95%。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2.2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622.2元,城镇人均收入是农民人均收入的3.23倍。  相似文献   

17.
一,贫困户与小康农户经济结构差异现状 按收入水平进行划分,农民人均纯收入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低于500元的为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超过1100元的则为小康户。目前,广西约有20%左右的贫困户,约有15%的农户已达到小康收入水平。农村抽样调查资料显示,贫困户与小康户的收入差距十分明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以来,黑龙江垦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高标准小城镇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在结构调整、科技促农、政策惠农的多重因素作用下,粮食总产实现连续跨越,促使以农业生产为主的黑龙江垦区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不断登上新台阶.2012年,黑龙江垦区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20227元,扣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实际比201 1年增长16.7%,这一收入水平不仅超越黑龙江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和全国各省(区、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而且继续缩小了与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上海已出台了一个“专业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规划,今年计划培训“专业农民”1万人,培训对象为上海郊区以务农为主,具有发展潜力的农民,重点区域为中远郊农业比重较大的区县。通过职业化培训的方式,将目前收入相对较低的中远郊一部分纯农户逐步转型为“专业农民”。据统计,目前上海纯农户约20万户,人均收入在3000元左右,而去年上海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7337元。  相似文献   

20.
提高农民实际购买力水平的途径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农民实际购买力水平的途径与对策董岐山王凯一、农民收入增长与农产品商品化(一)农民货币收入增长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居民的货币收入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农民年人均货币收入从1980年的113.12元提高到1995年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