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国农业灾害援助体系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着自然灾害与市场价格波动的双重风险。为稳定农村经济,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减轻不利天气、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需要政府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
传统农业下"公司+农户"模式效应弱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季刚  陈彤 《新疆财经》2006,(2):14-16,35
“公司 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对推动农业现代化,降低农户的经营风险起到了积极的功效。但在传统农业地区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订单违约现象,导致该模式效率弱化。本文利用经济学理论,从订单不完全性、信息不对称性、寻租行为及风险与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剖析了在传统农业特征下,“公司 农户”模式效率弱化的原因,并对如何提高该模式的运行效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经营风险,因此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有助于分散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减少自身经济损失,促进农业生产。苏州市是我国较早实行农业保险的城市之一,但近几年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数量呈现下降趋势。文章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访谈的方法,对苏州市东山镇杨湾、吴巷、渡桥、东河、太湖5个行政村的农户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对农业保险还存在戒备心理。并以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宇芳 《特区经济》2011,(1):186-187
近年来,我国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由于农业高新技术项目自身的特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面临较高的风险。本文从投资者、经营者以及经济管理者角度对农业高新技术风险进行说明与分析,归纳了三种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并就如何规避和管理这些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侯彩文 《中国经贸》2014,(14):206-207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必须要面对的经营风险之一,它与经营收益共存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如果财务风险并没能及时化解,一旦演化为财务危机,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因此尽早诊断出风险信号,并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对于降低经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特性及防范措施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日本有机农业的经营与产销协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从1992年起就开始制定有机农业相关政策与制度,积极推动包括有机农业在内的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发展。与传统农业相比,有机农业生产在劳动的强度、技术的难易度、技术的成熟度以及成本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产销协作不仅可以降低生产者的经营风险,还能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及健康,从而推动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广贵 《黑河学刊》2011,(5):12-12,82
农业保险是农业经营风险分散、化解和规避的重要工具,对于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许多矛盾,应通过"加快农业保险经营体制的改革,加快农业保险的相关立法,加大国家政策支持与财政扶持"等途径,推动农业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的经营风险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一方面表现为农业风险类型的特殊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农业风险发生及其结果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是市场本身所不能解决的,并且往往会造成宏观不利的结果,因此,各国政府都一直非常重视农业中风险的发生和反风险问题。农业风险控制的重要方式包括公共投资、稳定价格、农业保险和信贷支持等。  相似文献   

9.
从日美经验看我国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构建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我国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发展严重滞后,未能起到风险补偿、资金融通以及社会管理功能。日本和美国是较早实行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的国家之一,其成熟的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对于分散和降低我国农业生产的风险、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我国目前农业保险发展的实践来看,在借鉴国外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保险与相互制保险相融合的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及配套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外农业互助保险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但农业又是弱质产业,生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建立农业保险制度以降低农业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试点的几种农业保险制度模式中,农业互助保险制度与我国农业及农业风险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契合性,但当前我国的农业互助保险制度刚刚起步,不够完善。因此,有必要对中外农业互助保险制度实践进行比较研究,以优化和完善我国农业互助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保险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淑彬 《乡镇经济》2008,24(1):102-106
农业保险则是在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现代农业建设,防范农业经营风险的重要举措,这也是从实处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文章论述了我国开展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我国在开展农业保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开展农业保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Employee job satisfa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case of Keny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though developing countries that rely on agriculture continue to invest considerable amounts of resources toward the training of qualified agricultural manpower, the intensific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avourable agricultural policies, little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e organizational and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workplaces of the technical workers in agriculture. We argue that an understanding of what produces satisfied agricultural technicians is important in its own right, but is also important for indirectly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se developing countries. Following a social exchange theoretical argument, and using a national sample of technically trained agricultural personnel in Kenya, we identify the factors in the workplace that affect job satisfaction.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are drawn from these findings.  相似文献   

13.
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兴华 《改革与战略》2010,26(5):120-122
文章认为,农业经济组织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及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等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的农业发展实践中,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较为滞后,存在着行为不规范、传统意识影响严重和政府支持不够等问题。随着农业产业化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将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广泛实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以近3年重庆中高职农业人才培养机构状况,中高职涉农院校的专业设置、师资及设施设备情况,以及招生就业情况等的综合统计数据为依据,剖析重庆中高职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另外,对当前重庆重点农业产业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重庆现代农业产业现有人才队伍结构,测算出“十二五”期间重庆重点农业产业对农业职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并根据农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自然制约条件、农业人力资本投入、农业生产资本投入、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济的市场作用、农业生产条件制约因素等密切相关.本文选取反映农业经济增长的13个指标,对其1980-2012年的时间序列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与其误差修正模型,研究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我国农业长期经济发展与短期经济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农业长期与短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按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农业生产条件、市场作用、自然制约条件、农业生产资本、农业生产技术、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与应对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粮食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种业、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蔬菜业、水果业、花卉业等产业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减少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影响,推动农业健康发展,应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抓好春耕春播工作,保障乡村道路运输通畅,在南方地区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发展生态高值农业和"康养业+富硒+农业",尽快推进饲料企业和屠宰加工企业复工复产,加大对农业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农业经营成本,鼓励发展以村为单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培育农产品销售新业态,建立政府、企业和市场互动的农业灾害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7.
农业结构的形成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和农业比较效益、农民收入预期的影响。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不仅需要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而且要探索和建立一种有效的经营机制引导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以不断促进农业结构优化。文章拟就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及相关问题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构建与测度:2005—2018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巩前文  李学敏 《改革》2020,(1):133-145
农业绿色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科学界定农业绿色发展内涵,定量评价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探求现阶段农业绿色发展短板,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迫切需求。在界定农业绿色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低碳生产、经济增收、安全供给3个维度选择10个三级指标,构建了评价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并对2005—2018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以及2018年省域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8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上升趋势生成,2018年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我国推进农业低碳生产取得了初步成效,农业经营增收能力和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有待提升。推进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应推进农业用地规模化经营,加大农业生产源头化治理,促进农产品消费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9.
卞智勇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8):29-32
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就业必然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变迁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文章将以上两者同时加以考察,利用对农户调查的截面数据,分析了农村家庭中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就业对家庭采用农业生产技术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实证研究的结论进一步说明了农民非农就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依托北京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与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要求,密云农业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打造"绿色国际休闲之都",通过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完善经营主体形式、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等手段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休闲文化型、产业带动型两种模式实现农业园区化建设,依靠产品认证、基地建设及信息化管理等方式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进而提出"三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