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毛主席在马背上吟咏的那首饱蘸激情、气壮山河的光辉词篇《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是笔者对广昌这个苏区县的最初印象.作为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耸于广昌县驿前镇贯桥村的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和一座座红军营房,见证了当年悲壮的历史;作为原中央苏区北大门的广昌人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街口风韵     
赣西武功山下有一条小小街口,名叫大安里。历史上这里是老苏区,至今还留下许许多多刀枪印记,和那一条条红军走过的麻石板路。街东,有一家小小的亭子,上写“悦来小吃亭”。亭子不大,几块木板和竹蔑搭就一座别致的厅面,象是水上楼  相似文献   

3.
正毛主席在马背上吟咏的那首饱蘸激情、气壮山河的光辉词篇《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是笔者对广昌这个苏区县的最初印象。作为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耸于广昌县驿前镇贯桥村的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和一座座红军营房,见证了当年悲壮的历史;作为原中央苏区北大门的广昌人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中央出台的《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  相似文献   

4.
中央苏区文学在创建无产阶级文学的背景下,作为三十年代左翼文学运动的一个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在红色苏区政权领域里,苏区妇女以文艺为手段进行自身教育与参与革命运动。作为工农大众文艺主体对象的客家妇女,在这次文艺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次文艺活动实现了苏区文学的大众化,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外国,不如兴国。”这是当年苏区人民传颂的佳话。早在苏区革命时,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来到兴国,创建了苏  相似文献   

6.
赣东北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弋横起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地。在革命斗争年代,赣东北苏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极大牺牲。鉴于赣东北苏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从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推动赣东北苏区加快发展,实现振兴,是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正>从2003年至今,福建省三明市苏区调研办实事项目整整开展了16个年头,苏区调研办实事项目着力解决苏区人民最急、最盼、最难的大事,激励着苏区人民朝着乡村振兴目标砥砺前行。10月,中共福建三明市委、三明市人民政府中央苏区调研办实事项目检查验收组一行,先后赴明溪、清流、宁化、建宁、泰宁、将乐、沙县等中央苏区县,检查验收"2018年市委市政府中央苏区调研办实事项目"落实情况。"我们希望每一个苏区人民的心声都得到尊重。"负责此次验收工作的市民政局副调研员迟建斌说。2018年,苏区调研办实事项目共9个,总投资368.99万元,  相似文献   

8.
中央苏区前后存在六年左右的时间,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一段极其光辉的历史。该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对人民革命不断镇压,为消灭苏区政权不仅在军事上“围剿”中央苏区,在经济上更是严密封锁苏区的商品流通,为此中共中央动员各方力量开展与国民党统治区间的“对外贸易”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及苏区广大军民的努力下,打破了敌人封锁,为巩固和发展中央苏区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期推介     
《老区建设》2012,(12):1
赣东北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方志敏、黄道、邵式平等领导的弋横起义的基础上成立和发展起来的,被毛泽东称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在革命斗争中,赣东北苏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极大牺牲。然而,新中国建立六十多年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赣东北苏区的经济、社会面貌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相对较差,赣东北苏区至今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鄂豫皖边区进行革命斗争而产生和遗留下来的革命遗址、革命精神、红色制度、红色艺术等的集合体,具有较高的育人价值。我党对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重视和宣传及传播技术的进步给苏区红色文化育人提供了机遇,同时红色文化育人也面临着展示与教育相分离、不能深入群众内心、传播形式单一、缺少创新力等挑战,严重制约着文化育人的功效。为此,要充分发挥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场馆的展览实效,大力优化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亲民路径,持续推进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资源进学校进课堂,为红色文化传播打造良好平台环境,充分发挥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老区建设》2005,(3):56-57
1974年1月7日,在寒冬将尽,春天还没有来临的时候,王树声大将因病逝世了。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噩耗传来,川陕苏区广元老区人民无不震惊、悲伤,并以各种方式寄托哀思。又30年过去了,广元人民回想起王树声副总指挥在广元苏区生活、战斗、叱咤风云的历史,历历在目,大将军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12.
读者评刊     
《中国老区建设》2015,(2):62-63
总书记的指示温暖了老区人民2014年第12期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的重要讲话,读后声声印脑海,句句暖心房,让人感动。给老区人民注入了强心剂,吃了定心丸,使老区人民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心。习总书记的指示,让我们相信,更多扶持老区的政策一定会出台,老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好。(刘天社)总书记让我们信心倍增2014年第12期《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区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读后倍受鼓舞。"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表明了党对老区工作的  相似文献   

13.
张莉芳 《老区建设》2010,(22):44-45
苏区医疗卫生体系是苏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在短短几年内得以迅速地建立和发展起来,这是适应革命战争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也得益于广大苏区人民群众无私无畏的支持。它的迅速建立发展,创造了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相似文献   

14.
黄道在闽赣     
黄道,1900年4月23日出生在江西省横峰县姚家垅。陈毅同志誉之为“江西人民革命领袖、中国共产党优秀领导干部、马列主义活动家、抗日的新四军的创造者之一”。黄道在他二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尤其是他对于闽赣抗日统一战线及新四军的建立,“能够以一支强有力的部队编入新四军适应抗战之爆发,这是黄道同志对革命对民族的绝大贡献。”力挽闽北狂澜扭转苏区局势一九三0年七月,党中央决定将闽北苏区的党组织划归赣东北特委领导,闽北苏区合并于赣东北苏区,成为赣东北苏区一个组成部分。这时,立三“左”倾…  相似文献   

15.
让老区先行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闽西老区考察时指出,当年苏区老区人民为了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不惜流血牺牲,今天这些地区有的还比较贫困,要支持和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我认为,习总书记提出“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实际上是为老区建设提出了一个基本要求。那就是要确保革命老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  相似文献   

16.
<正>福建省三明市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是中央苏区核心区、新中国建成的重工业基地、林深水美的中国绿都、闻名全国的文明城市。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三明老区苏区人民始终听党话、跟党走,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新三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人民群众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脱贫奔小康,2018年,三明城乡居民收入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分别增长332倍、296倍,全市3.75万户10.5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三明交通由过去"路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对老区苏区人民的深情厚爱、对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的殷切期望,对于闽西苏区广大干部群众来说,不仅是巨大的鼓舞,更是有力的鞭策。龙岩将从三方面发力,凝心聚力加快促进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让闽西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8.
穿过洪湖喧闹的市区,迈上长江干堤,眺望西南边的长江,一座高大的纪念碑会映入你的眼帘。湘鄂两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的中心,矗立着“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高27.6米,碑身为花岗岩砌成。碑座上铭刻着以国务院名义撰写的碑文,背面是贺龙元帅的题词:“革命烈士们的业绩鼓舞着我们永远前进”。碑的正前方,是贺龙元帅的铜像;西面是一座富有民族风格的建筑——烈士祠;东面则是一座正方形的两层现代化建筑——陈列馆。这样的衬托,使纪念碑显得更加巍峨壮观。  相似文献   

19.
官员在线     
<正>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市人民、全省人民、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广东省阳江市委书记焦兰生6月11日,焦兰生在阳春市调研时要求全市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区苏区工作的重要论述,饮水思源,始终把推动老区苏区发展的历史责任记在心里、抓在手上。  相似文献   

20.
赣南,是江西省赣州市的俗称。全市面积3.94万平方公里,辖18个县(市、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850万。赣南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与贡献,全市有9个苏区全红县、5个苏区县、286个老区乡(镇)、3321个苏区全红村、519个游击村,老区面积和老区人口分别占全市的80%和7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